蓝城兄弟推出的男性健康DTC品牌
11月5日 一个男性健康DTC品牌的诞生
11月5日蓝城兄弟旗下的男性健康平台荷尔健康,把“荷尔先生”这个名字推到了台前那个。这个被标注为“全新男性健康消费品牌”的新物种, 试图在早已拥挤的健康消费市场中,撕开一道属于现代男性的口子。没有盛大的发布会, 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只是一条低调的官宣消息,却让不少长期关注男性健康领域的从业者捏了把汗——荷尔先生到底想做什么?它能从那些深耕多年的巨头嘴里抢到肉吗?
男性健康市场, 早就该被“重新定义”了
说到男性健康,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要么是药店货架上包装简陋的保健品,要么是直播间里嘶吼着“猛男必备”的壮阳药。这些产品要么把男性消费者当成“只会关注下半身”的冲动动物,要么用“速效”“猛药”的噱头掩盖成分的含糊。真正的健康需求——比如皮肤敏感时的舒缓护理, 工作压力下的睡眠改善,或者对性健康知识的科学认知——在这些传统渠道里几乎是被集体忽视的。

荷尔先生的出现,像是往这潭死水里扔了块石头。它不搞“猛男人设”, 也不承诺“一夜回春”,而是把产品线拆解成了“皮肤个护”“日常保健”“性健康”三个看似平常却直击痛点的板块。皮肤个护不是简单的“男士洗面奶”, 而是针对男性油脂分泌旺盛、剃须后敏感等问题设计的细分产品;日常保健跳出了“补这补那”的套路,聚焦于现代男性常见的亚健康状态,比如久坐导致的血液循环问题;性健康更是打破了传统避套品牌的单一功能,加入了润滑、清洁等衍生产品,甚至计划推出针对不同肤质的情趣护理系列。
隐私保护, 不是“附加项”而是“必需品”
荷尔先生最让人在意的一点,是它对“隐私”的执念。所有产品的包装都采用了极简设计,没有花哨的图案,没有暴露功能的文字,甚至收货箱上都只印着一个代号。这种“隐秘性”不是营销噱头, 而是基于对男性用户心理的精准洞察——特别是在LGBTQ群体中,对健康产品的隐私需求远高于普通男性。
蓝城兄弟作为一家深耕LGBTQ社区多年的企业,明摆着比任何品牌都清楚这一点。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 他们联合北京同志中心做过一个调研,后来啊显示超过68%的LGBTQ男性在购买健康产品时会主要原因是担心暴露身份而放弃线下渠道,其中32%的人甚至所以呢延误了健康问题。荷尔先生的隐私包装,本质上是在用产品语言告诉用户:“你的健康需求,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从“诊疗”到“消费”, 蓝城兄弟的“健康闭环”野心
很多人没注意到,荷尔先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背后站着的是蓝城兄弟旗下的男性健康服务平台“He Health”。这个早在2019年就上线的平台,已经积累了数百万男性用户,其中不乏对健康问题有深度需求的精准人群。今年4月, He Health获得了国内医疗机构资质许可,开始提供在线诊疗服务——这意味着蓝城兄弟已经打通了“健康咨询-专业诊疗-产品消费”的完整链条。
荷尔先生的出现,更像是对这个闭环的“消费端补位”。当用户在He Health上咨询了皮肤问题, 平台可以直接推荐荷尔先生的舒缓乳液;当用户接受了性健康指导,配套的护理产品就能一键下单。这种“诊疗+消费”的模式, 在传统健康品牌中几乎找不到——它们要么只卖产品不管效果,要么只做诊疗不开药方。蓝城兄弟明摆着想用这种“闭环”模式,把用户牢牢锁在自己的生态里。
数据不会说谎:DTC模式在男性健康领域的“逆袭”可能
为什么荷尔先生敢在这个时间点切入?答案藏在数据里。根据艾媒咨询2023年的调研, 中国男性健康市场规模已经突破800亿元,但其中70%的份额被传统品牌和渠道占据,DTC品牌的市场占比不足5%。只是 在5%的DTC品牌中,用户复购率却比传统渠道高出27%——这说明男性消费者并非不愿意为优质健康产品买单,他们只是苦于找不到真正懂自己的品牌。
荷尔先生的优势在于, 它背靠蓝城兄弟的社区资源,能直接触达那些“被传统渠道忽视”的男性用户。比如在蓝城兄弟旗下的Blued等社交平台上, 荷尔先生可以精准推送产品内容,避开传统电商的流量竞争。2023年“双11”期间, 荷尔先生在Blued平台的首发活动,就实现了单日转化率12.3%的成绩,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部分头部美妆品牌的DTC新品。
争议与挑战:DTC品牌的“流量依赖症”能治好吗?
当然荷尔先生并非没有隐忧。作为一个新生的DTC品牌,它最大的短板在于“品牌认知度”。在男性健康领域,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建立周期很长,荷尔先生想从杜蕾斯、杰士邦等老牌巨头手中抢市场,光靠“隐私”和“细分”远远不够。
更现实的问题是流量成本。DTC品牌的生存逻辑是“流量-转化-复购”,但因为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荷尔先生虽然背靠蓝城兄弟的社区,但社区流量终究有限,如何向外拓展?是继续深耕LGBTQ群体,还是向更广泛的普通男性市场渗透?这两类用户的需求差异巨大,产品策略稍有不慎就可能“两头不到岸”。
还有产品同质化的风险。当男性健康成为风口,必然会有更多玩家涌入。如果荷尔先生不能持续推出真正差异化的产品,很容易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毕竟所谓的“细分需求”,在资本眼里可能只是“可替代的卖点”。
行业观察:男性健康DTC品牌的“破局点”在哪里?
从荷尔先生的探索中,或许能窥见男性健康DTC品牌的未来方向。第一是“场景化”, 把产品和具体生活场景深度绑定,比如“熬夜党护肝套餐”“出差族清洁套装”,让用户一遇到场景就想到你的产品;第二是“社群化”,像荷尔先生这样依托社区资源,建立用户归属感,数据,用专业背书打破消费者的质疑。
蓝城兄弟创始人马保力说荷尔先生要“提供心灵抚慰”。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虚, 但恰恰戳中了男性健康的核心——现代男性需要的不是“猛药”,而是被理解、被尊重的健康解决方案。荷尔先生能不能做到?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至少,它迈出了“不一样”的一步。
写在再说说:男性健康, 不止于“健康”
荷尔先生的推出,与其说是一个新品牌的入场,不如说是对“男性健康”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它试图告诉市场:男性健康不是“壮阳”“补肾”的代名词, 也不是“羞于启齿”的隐秘话题,它可以是日常的、科学的、有尊严的消费体验。
我们究竟该为男性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健康产品?是继续用刻板印象绑架他们,还是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那些未曾被言说的需求?答案,或许藏在每一个男性消费者的购物车里也藏在每一个敢于“不一样”的品牌故事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