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印尼宠物市场,养宠人占比67%

67%养宠人背后:印尼宠物市场的真实面貌

印尼有67%的人养宠物。这个数字放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炸裂。东南亚地区宠物市场增速最快的是印尼,2021年同比增速46%,领跑全球。未来十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9.5%,到2033年市场规模可能接近60亿美元。谁说东南亚宠物市场还是蓝海?印尼这片爪尖经济的热土,早就开始冒泡了。

猫比狗多655倍?养猫热潮背后的多重密码

提到印尼养宠,绕不开一个现象:猫的数量比狗多654.8%。欧睿国际的数据很直观,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宗教因素——印尼87%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观念认为狗“不洁”。但Compawnion的联合创始人Stephani Herman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直接怼回来:“不止宗教。印尼猫绝育率太低,繁殖速度快得吓人,这才是根本原因。”

养宠人占比67%,印尼宠物消费是蓝海市场?
养宠人占比67%,印尼宠物消费是蓝海市场?

数据也印证了这点。Rakuten Insight 2022年的调查显示,69%的印尼受访者养猫,只有13%养狗。16到24岁的年轻人里73%养过猫,55岁以上人群这个比例降到54%。年轻一代对猫的偏爱,让养猫从“传统选择”变成了“潮流标配”。谁说宗教是唯一原因?繁殖成本、居住空间、甚至猫咪“高冷”的反差萌,都在推波助澜。

年轻女性撑起半边天:印尼宠主的年龄与性别画像

印尼宠主的主体是谁?Meet Intelligence 2021年的数据给出答案:61%是女性,超70%在18到34岁之间。年轻女性正在用钱包投票,把宠物变成“毛孩子”。她们养宠不是主要原因是看家护院,而是情感陪伴——疫情后社交距离拉大,宠物成了缓解焦虑的“毛绒疗法”。

这些年轻宠主的消费偏好很特别。她们愿意为宠物花多少钱?每月15美元以内的占60%,但25%的人还会给宠物做自制食物。矛盾吗?不。她们既追求性价比,又注重“精细化养宠”。宠物食品占消费45%,家居用品占29%,营养补充剂和清洁用品是心头好。给猫买进口粮,自己却吃平价餐,这种“宠我优先”的消费逻辑,在中国品牌出海时必须吃透。

从吃饱到吃好:宠物食品消费占比45%, 但非食品赛道更香

宠物食品在印尼市场占比45%,看似是必争之地,但这里有个坑:95%的市场被国际品牌把持。玛氏、希尔思、雀巢普瑞纳这些巨头,靠着渠道和品牌认知,把本土品牌压得喘不过气。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显示, 2020年印尼宠物食品进口额1.198亿美元,泰国占70%,法国和美国紧随其后。

但非食品赛道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宠物喂食器、家具、玩具、水族设备这些品类,品牌集中度低,竞争没那么激烈。Shopee Data和Meet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 宠物发饰、鞋袜、颈部配件的新品占比高,说明印尼消费者愿意尝试新鲜玩意。特别是智能喂食器、GPS项圈这类“科技养宠”产品,城市年轻群体买账得很。中国品牌pidan的猫砂、休普的颈绳,在Lazada、Shopee上卖得火,早就摸透了这条门道。

线下是主战场, 线上悄悄崛起:印尼宠主的购物习惯

印尼宠主买东西,还是爱往线下跑。Rakuten Insight 2021年的调查显示,70%的人去宠物专卖店,剩下的逛超市、便利店。为什么?宠物美容、医疗、训练需要专业服务,线下体验更放心。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研究指出, 雅加达、万隆这些城市的宠物美容和寄养服务需求暴涨,但农村地区还是空白——基建跟不上,机会反而更大。

但线上增长不容小觑。疫情后印尼人尝到了电商的甜头。Compawnion的CEO说 他们家的猫粮线上占比已经从20%涨到30%,超市和大卖场占50%,剩下的在专卖店。宠物玩具、家具这些轻小件,线上增速更快。特别是年轻宠主,刷着TikTok被“种草”,直接下单,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3倍。社交媒体+跨境电商的组合拳,现在打正合适。

本土品牌Compawnion的突围:冷鲜粮如何杀出重围

2020年成立的Compawnion,用“冷鲜粮”在印尼宠物食品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他们的Pawmeals产品,主打“人类食品级”标准,在13个城市铺开,利润增长超10倍。Stephani Herman说:“印尼猫虽多,但狗粮市场更大。我们盯的是中高收入人群,他们愿意为宠物健康多花钱。”

本土品牌的优势在于懂本地需求。印尼宠主对“性价比”敏感,但“平安”和“新鲜”同样重要。Compawnion用本地采购的鸡肉、蔬菜,避开进口粮的高关税,价格只有进口粮的60%,品质却不输。这种“降维打击”,给中国品牌提了个醒:别总盯着高端市场,本土化创新才是破局关键。

国际品牌占95%:宠物食品市场的“高墙”与“窄门”

想进印尼宠物食品市场?先过两道关:畜牧和动物健康服务总局的审查,农业部对生产设施的批准。进口粮的门槛比本土粮高得多,但国际品牌还是占了95%的份额。为什么?渠道和品牌力碾压。玛氏、雀巢在雅加达的宠物店随处可见,广告铺天盖地,本土品牌想挤进去,难如登天。

但“窄门”也存在。宠物零食、功能性食品这些细分品类,国际品牌布局不多。2023年,印尼宠物营养补充剂市场增速达18%,比主粮高5个百分点。中国品牌如果能在“功能性”上下功夫,比如益生菌罐头、美毛零食,或许能找到突破口。毕竟印尼宠主对“精细化养宠”的追求,才刚开始。

中国品牌的破局点:供应链优势如何撬动印尼市场

中国宠物用品供应链的优势,印尼市场吃得很透。工艺成熟、产能大、价格低,干湿粮产品刚好匹配印尼宠主的消费能力。pidan的猫砂、嬉皮狗的宠物家具,在东南亚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比本土品牌低30%,品质却更好。这种“性价比+品质”的组合,打中了不少年轻宠主的痛点。

更重要的是非食品赛道的竞争还没白热化。智能喂食器、宠物监控、GPS项圈这些“科技养宠”产品,中国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比国际品牌快。Papifeid的智能喂食器2022年进入印尼市场,当年就卖了5万台,复购率28%。这说明,印尼宠主愿意为“解决痛点”买单,而中国品牌最擅长把复杂技术做成简单易用的产品。

提前布局比什么都重要。印尼宠物市场还在增长期,年轻宠主的消费习惯正在养成。谁能抓住“本土化+性价比+科技感”这三个关键词,谁就能在这片爪尖经济的热土上分到一杯羹。毕竟67%的养宠人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和真金白银的商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