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和Tokopedia在印尼获得贸易部交易许可了吗

印尼电商市场变局:TikTok与Tokopedia的“合规求生”之路

2023年9月26日 印尼贸易部官网悄然更新了一则部长令,编号2023年第31号,内容却掀起轩然大波。这纸文件明确规定“社交电商只能促进商品或服务的促销, 禁止提供支付交易”,直接让TikTok Shop在印尼的业务陷入停摆。当时谁也没想到, 这场由政策引发的“合规危机”,到头来会以TikTok斥资8.4亿美元收购本土电商Tokopedia 75.01%股份的方式,找到看似可行的解法。而近期Tokopedia通讯主管Aditia Grasio Nelwan的确认——双方已获得在TikTok应用程序上进行交易所需的许可,更是让这场博弈进入新的阶段。但细究背后的细节,故事远比“获批许可”四个字复杂得多。

政策急刹车:社交媒体与电商的“强制隔离令”

印尼政府的这一纸禁令,背后逻辑其实并不难理解。总统Joko Widodo早前就明确表态:“我们需要电子商务, 如果有监管,它可能会非常好;但如果没有监管,它可能会变得很糟糕。”这句话道出了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核心焦虑——既想拥抱数字经济的增长红利,又警惕科技巨头不能一边掌握用户的社交关系链和购买行为数据,本质上是为本土中小商家构建一道“防火墙”。

TikTok与Tokopedia已获得印尼贸易部交易许可
TikTok与Tokopedia已获得印尼贸易部交易许可

对TikTok而言,这无异于一场“釜底抽薪”。在印尼这个拥有2.7亿人口的年轻市场, TikTok Shop凭借短视频内容种草+直播带货的模式,曾创下上线半年GMV突破5亿美元的成绩,用户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出近30%。但政策落地后支付功能被叫停,小黄车消失,商家端瞬间陷入混乱。据印尼电商协会2023年10月调研, 禁令实施后TikTok Shop上超过40%的中小卖家暂停了运营,部分商家甚至转向了合规性更强的Shopee和Lazada。当时业内普遍认为,TikTok要么彻底放弃印尼电商市场,要么必须找到一条“曲线救国”的路。

本土化破局:TikTok与GoTo的8.4亿美元豪赌

就在外界以为TikTok会黯然退场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合作伙伴出现了——印尼科技巨头GoTo集团。这家由Gojek和Tokopedia合并而成的超级App, 在本地拥有超过1亿的月活用户,旗下Tokopedia更是印尼本土电商的“扛把子”。2023年12月, 双方官宣达成战略合作:TikTok Shop印尼业务将与Tokopedia合并,成立新实体PT Tokopedia,TikTok以8.4亿美元收购75.01%股份,并承诺追加15亿美元长期投资。

这笔交易被业内称为“东南亚电商史上最本土化的并购案”, 本质是TikTok用资本换“合规身份”——既然印尼政府要求社交与电商分离,那我就收购一家本土电商,让Tokopedia负责交易,TikTok只做内容导流。

GoTo为何愿意接受这笔交易?背后是自身的业绩压力。据Tokopedia母公司GoTo 2023年Q3财报显示, 其电商业务亏损同比扩大20%,市场份额被Shopee蚕食至不足15%。与TikTok合作不仅能引入对方的流量优势,还能推荐能力,目标是把内容转化率再提升15%。这种“各取所需”的联盟,看似双赢,实则暗藏风险——印尼政府会接受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合并吗?

许可尘埃落定:交易获批背后的技术分离与系统迁移

时间来到2024年初,答案终于揭晓。Tokopedia官方确认, 双方已获得贸易部颁发的交易许可,这意味着TikTok应用上的购物功能可以重新上线。但仔细阅读声明会发现, 关键细节在于“技术分离”——所有支付和交易活动已从TikTok Shop迁移到PT Tokopedia系统,用户数据也将实现隔离。据Asia Tech Review 2024年1月报道, TikTok用于交易的小黄车功能在关闭70天后重新开放,但底层跳转链接已全部指向Tokopedia的支付页面整个过程用户甚至能感受到页面加载速度的微妙变化,这正是系统迁移的痕迹。

技术团队的压力远超想象。Aditia透露, 整个迁移过程涉及超过2000万商家数据的对接、500万SKU的商品信息同步,以及支付网关的兼容性测试。“我们几乎是在边拆墙边砌墙, ”一位参与项目的工程师匿名表示,“TikTok的数据库和Tokopedia的架构完全不同,为了确保用户不重复登录,光身份认证系统就调试了整整一个月。”据内部测试数据, 迁移完成后订单处理时效从原来的平均3分钟缩短至45秒,这为试用期内的用户体验提供了基本保障。

3-4个月试用期:政府“敲打”与企业极限应对

许可获批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印尼贸易部明确给出3-4个月的过渡期, 并警告若期间仍发现违规交易,将对TikTok和Tokopedia实施制裁。贸易部国内贸易总监Isy Karim的表态耐人寻味:“过渡期是给予所有平台的政策, 不仅仅是TikTok,Shopee等跨境平台也需要遵守。”这番话既像安抚, 又像“敲打”——暗示政府会严格监控所有平台的合规性,不会主要原因是TikTok的资本实力而网开一面。

对TikTok而言,这几个月堪称“极限试炼”。还要安抚商家和消费者的习惯迁移焦虑。据Tokopedia2024年1月商家调研, 超过60%的卖家对新系统的操作流程不熟悉,转化率在迁移初期下降了15%。为此, PT Tokopedia专门组建了“合规培训团队”,在雅加达、泗水等主要城市开展线下培训,一边上线了24小时客服专线。一位服装类卖家在受访时说:“刚开始确实不适应, 但现在发现Tokopedia的流量更精准了上个月订单量反而比禁令前多了20%。”

合规试炼场:社交数据与交易数据的“防火墙”之战

政策的核心矛盾在于数据隔离。印尼政府担心的正是TikTok中,”技术团队负责人解释,“Tokopedia只能看到用户的购买历史、浏览偏好和收货地址,这种‘双盲机制’是合规的底线。”

但实操中仍有模糊地带。比如TikTok的直播带货场景, 主播在直播间挂的Tokopedia商品链接,观众点击后是否会触发基于社交关系的推荐?据Bisnis Tekno 2024年1月报道, 印尼贸易部已要求PT Tokopedia提交详细的“数据流说明”,明确用户从TikTok进入Tokopedia后的数据访问路径。这种细节的较真,反映出政府并非“走过场”,而是真正在施行“社交与电商分离”的原则。对TikTok如何在保证用户体验的一边满足监管要求,将成为长期课题。

未来战场:TikTok印尼市场的不确定性博弈

试用期过后TikTok在印尼的命运仍有两大变数。一是政策风向,印尼政府是否会根据过渡期表现进一步收紧监管?比如限制TikTok对Tokopedia的技术赋能程度。二是市场竞争, Shopee和Lazada早已虎视眈眈,据Euromonitor 2024年1月数据,Shopee在印尼电商市场的份额高达42%,而Tokopedia合并后仅占18%。TikTok能否通过内容优势缩小差距,还要看PT Tokopedia的运营能力。

对跨境电商玩家而言,TikTok的案例极具参考价值。它证明了在东南亚这种强监管市场,单纯的“模式创新”可能敌不过“合规优先”。一位东南亚跨境电商从业者感慨:“以前觉得流量是王道,现在发现读懂当地政策比砸钱投流更重要。”或许, TikTok与Tokopedia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篇章——3个月后的试用期考核,将是真正的“大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