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直播中用Anker充电宝,安克股票涨停
直播镜头里的银色方块:特朗普与Anker的意外联动
8月13日的画面被无数截图定格:特朗普坐在马斯克的直播间里 右手随意搭在桌上,一个银色的小方块紧挨着水杯。镜头切近时左下角的Type-C接口在灯光下泛着光——眼尖的网友认出,那是Anker的充电宝。直播还没结束,安克创新的A股代码已经冲上涨停板,换手率飙到18.7%。谁也没想到,一个充电宝能让资本市场这么热闹。
从“意外出镜”到“股价涨停”:24小时内的品牌狂欢
直播结束后的10分钟,Anker的官方TikTok账号@ankerofficial收到了比过去一周还多的私信。有人问“特朗普用的型号链接在哪”,有人晒出自己同款充电宝的照片配文“我和前总统用同款”。根据Kalodata的数据, 直播当天下午6点,AnkerUS店铺的“PowerCore 10000”型号库存从5000件骤降到1200件,环比增长47%。更夸张的是那款69.99美元的高档充电宝,直播后3小时销量突破1200件,相当于平时一整天的销量。

安克创新的股价反应更直接。8月13日14点17分,直播进行到一半时股价突然拉升,从10.2元冲到11.3元,封死在涨停板上。龙虎榜显示,机构专用席位买入2.3亿元,占总成交的15.8%。有私募经理在股吧里说:“这不是炒作, 是市场给品牌溢价投票——特朗普不用别的品牌,偏偏用Anker,说明它的产品已经能‘隐形’进入高端场景。”
名人效应是“神助攻”,还是品牌实力的“照妖镜”?
有人把安克涨停全算在特朗普头上,说“这波蹭流量赚翻了”。但看看Anker的TikTok账号数据, @ankerofficial已经有297.17万点赞,互动率2%,远高于行业平均的1.2%。Tabcut特看的数据显示, 他们在美国的两家本土店铺,过去半年销售额分别做到574.58万美元和44.87万美元,其中34.99美元的平价充电宝在6月登顶美国手机数码品类销额榜首,一个月卖出136万美元。
“名人效应是双刃剑。”深圳跨境电商协会的李经理说“关键是你有没有资格被‘蹭’。如果产品不行, 特朗普用完只会被骂‘收钱推广’,但Anker的充电宝能通过平安认证、快充技术过硬,用户会自发觉得‘连特朗普都信得过’。”确实 直播结束后外网有网友扒出特朗普团队之前就采购过Anker的产品,这次更像是“回头客”的自然选择。
充电宝也能“隐形出海”:Anker的“场景化渗透”策略
为什么是Anker?其他中国品牌出海,总爱打“性价比”牌,但Anker不一样。他们不做手机,专注充电配件,却把“隐形冠军”做到了全球。根据他们2023年的财报,海外营收占比87%,其中北美市场占52%,比很多手机厂商的海外占比还高。
秘诀在于“场景化渗透”。比如商务人士需要边充电边通话, Anker就推出“带支架的充电宝”;旅行者怕机场没插座,他们做“20000毫安大容量+双快充口”的型号。特朗普用的那款, 主打“口袋大小+10000毫安+20W快充”,刚好契合“随时需要移动电源”的商务场景。这种“不抢C位, 但无处不在”的策略,让Anker的产品进入了星巴克、苹果零售店、机场免税店,甚至成了某些航空公司的头等舱赠品。
对比小米与大疆:Anker的“小赛道大生意”哲学
说到中国品牌出海,总绕不开小米和大疆。小米靠手机和生态链,大疆靠无人机,都是“大品类高曝光”。但Anker走了另一条路:不做手机, 但把充电宝做到全球每10个用户就有3个在用;不做无人机,但把充电器卖到苹果官网的“推荐配件”榜首。
“小赛道反而更容易建立壁垒。”跨境电商分析师张明说“充电技术看似简单,但快充协议、平安芯片、散热材料都是硬骨头。Anker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8%,比很多手机厂商还高,申请了500多项专利。比如他们的‘GaN氮化镓’技术,让充电器体积缩小50%,这可不是靠低价能打出来的。”
数据也印证了这点。Counterpoint的报告显示, 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Anker以23%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出8个百分点。他们的客单价达到45美元,是行业平均的1.8倍,真正实现了“技术溢价”而非“成本优势”。
从“特朗普的充电宝”到“美国人的日常用品”:品牌信任的长期主义
直播事件后有人问“安克会不会昙花一现”。但看看他们的用户画像:TikTok账号@ankerofficial的粉丝里 54.65%是男性,25-44岁占比68%,正是消费能力强、决策理性的群体。这些用户不是被名人一时带动的“路人粉”,而是真正为产品买单的“长期用户”。
“品牌信任是靠十年磨一剑出来的。”Anker的创始人阳萌在2022年的采访里说。2011年,Anker刚成立时亚马逊上充电宝杂牌横行,平安事故频发。他们从“做平安充电器”切入,连续5年获得亚马逊“最平安品牌”认证,慢慢积累口碑。直到现在他们的产品页面还写着“30天无理由退货+18个月质保”,这在配件行业很少见。
这种长期主义带来了复购率。数据显示,Anker的老用户复购率达到35%,比行业平均高20个百分点。有位美国网友在亚马逊评论里写:“这是我买的第五个Anker充电器, 个放背包,第四个给女儿——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它从不掉链子。”
跨境电商的“新战场”:从“卖货”到“卖场景”的转型
Anker的成功, 给跨境电商提了个醒:流量红利见顶,单纯“卖货”已经不够了。现在的消费者,特别是欧美用户,更在意“这个产品能不能解决我的具体问题”。
“以前做跨境电商,找爆款、投广告、刷评论就行,现在不行了。”深圳某3C类目卖家王磊说 “我去年跟风卖充电宝,价格压到19.9美元,后来啊差评一大半是‘充太慢’‘发烫’。后来学Anker,针对露营场景做了‘太阳能充电宝’,加上户外博主测评,销量反而上来了。”
这种“场景化运营”正在成为新趋势。比如有的品牌针对游戏玩家做“带RGB灯的充电器”, 针对宝妈做“可消毒的充电宝”,针对摄影师做“多口快充充电器”。eMarketer的数据显示, 2024年全球场景化电商市场规模达到3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场景化配件”增速最快。
警惕“名人依赖症”:品牌长青的“反脆弱”能力
当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复制Anker的“特朗普效应”。有些品牌过度依赖名人合作,一旦名人出事,品牌跟着遭殃。比如某手机品牌曾找流量明星代言,后来啊明星塌房后品牌销量下滑40%,至今没恢复。
“真正的品牌要有‘反脆弱’能力。”品牌战略专家陈静说“所谓反脆弱,就是既能借势名人,又不被名人绑架。Anker厉害在哪?他们把特朗普的‘使用’变成了‘用户证言’, 而不是‘商业代言’——用户会自发觉得‘这是好产品,所以特朗普才用’,而不是‘特朗普用了所以是好产品’。”
这种反脆弱能力,背后是产品力和用户运营。比如Anker的社群里 用户会自发分享“用Anker给相机充电拍日出”“用Anker在野外给无人机续航”的故事,这些真实场景的UGC内容,比任何名人广告都有说服力。
下一个“Anker”藏在哪个赛道?中国配件出海的想象力
充电宝只是开始。中国配件出海的想象力,远比想象中大。比如智能配件:无线充电器、 车载充电器、数据线;比如音频配件:蓝牙耳机、便携音箱;比如智能穿戴配件:手表充电座、手环表带。
“配件的优势是‘依附于大生态,但独立于品牌’。”跨境电商平台SHEIN的招商经理说 “比如苹果用户买充电器,不会只认苹果原装,会找第三方优质品牌;安卓用户也一样。这些小品类竞争没手机那么激烈,但技术壁垒和利润空间反而更高。”
数据显示, 2024年全球智能配件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美元,中国品牌占比45%,但高端市场占比只有28%,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谁能像Anker一样,把“小配件”做出“大信任”,谁就能成为下一个“隐形冠军”。
品牌没有“意外”, 只有“必然”
直播结束后有人问Anker的公关团队“是不是提前安排的”。他们笑着说:“如果是安排的,我们会让镜头给产品特写。”其实 真正的品牌从不需要刻意安排——当你的产品足够好,用户会主动让它出现在镜头里;当你的信任足够深,名人会自然选择它。
特朗普的充电宝事件,与其说是“意外走红”,不如说是“十年厚积薄发”。从亚马逊小卖家到全球充电巨头,Anker用产品力说话,用长期主义赢市场。这或许能给所有出海品牌一个启示:流量会变, 热点会过但真正让品牌立足的,永远是那个能让用户说“我信得过”的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