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跨境电商在2024年如何避开抢卖家、攻城池、关税走钢丝的困境

红海厮杀:从“躺赚”到“内卷”的市场现实

东南亚、 欧美这些曾经让跨境卖家笑开颜的市场,现在却成了利润的绞肉机。2024年,超六成卖家净利润比2023年下滑,其中32%的人利润直接腰斩。物流仓储费涨得像坐火箭, 营销广告费更是离谱——2022年8月到2024年8月,“沃尔玛服装”这个词的点击费用居然翻了16倍。深圳做了十年跨境的张磊说:“以前投1000块广告能赚5000块, 现在投1000块可能只赚2000块,再这样下去真要喝西北风了。”

为什么这么惨?主要原因是人太多了。亚马逊上中国卖家已经占了顶级卖家的50%以上,美国卖家45%,剩下的是其他国家。沃尔玛的中国卖家占比从一年前的20%涨到30%。Temu和Shein更狠,把价格战打到了亚马逊家门口。去年11月亚马逊推出低价商城Haul, 专门对标Temu,卖20美元以下、1磅以内的白牌商品,后来啊黑色星期五期间靠50%折扣冲了一波量,但利润薄得像纸。Temu在美国的销售额已经冲到200亿-250亿美元,把沃尔玛挤到第三,eBay也岌岌可危。

跨境电商告别2024:抢卖家、攻城池、在关税上走钢丝
跨境电商告别2024:抢卖家、攻城池、在关税上走钢丝

社交电商的“降维打击”:亚马逊不得不低头

亚马逊的老大地位被撼动,不光是低价。TikTok Shop在2024年杀疯了全球GMV做到326亿美元,美国市场就占了90亿。eMarketer的数据显示,美国社交买家数量突破1亿,TikTok Shop成了最大功臣。亚马逊急了 2024年开放了Consult-a-Friend功能,让购物者能在App里问朋友意见,还加了Inspire社交板块——想当年亚马逊多看不起社交电商,现在真香了。

关税钢丝上的舞蹈:政策“枪口”对准谁?

跨境电商最怕什么?政策变脸。2024年,这根钢丝走得比以往都险。美国从2015财年1.39亿件豁免货物, 涨到2023年超10亿件,官员直接点名:Shein和Temu是主因。欧罗巴联盟更狠,20亿件低于150欧元的包裹从境外进来瞄准的就是中国廉价电商。越南去年12月直接把Temu和Shein按下了暂停键,订单清不了关,工贸部说:没批准别想做生意。

关税这把刀,砍的就是中国卖家的价格优势。以前靠“小额豁免”钻空子,现在各国都在堵漏洞。欧罗巴联盟计划针对Temu、 Shein和AliExpress的廉价进口产品,美国官员放话要重新评估中国作为货源地的地位。亚马逊副总裁2024年5月说:“我们会给数千名卖家办几十场活动。”潜台词是:别把鸡蛋都放在中国篮子里。

新兴市场的“香饽饽”:蓝海还是“新坑”?

红海混不下去了卖家们开始往非洲、拉美跑。Statista的数据说 2024-2029年电商增长最快的国家是土耳其、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都在拉美。做东南亚亏了本的李敏,去年底跑去南非考察,发现广告ROI能到40多倍,点击成本几毛钱到一两元。“国内物流公司的人来南非出差,说带很多人进过巴西、墨西哥,现在准备搞南非。”

拉美确实香,但坑也不少。Temu和Shein在越南的教训就在眼前——你以为的蓝海,可能是监管的下一个目标。一位深耕非洲的卖家说:“南非物流刚起步,清关效率低,选品不对分分钟积压库存。”产业带商家想出海,不光要盯着市场,还得摸清当地的“规矩”。

平台“抢人战”:产业带成了香饽饽

2024年,跨境电商平台对中国卖家的争夺到了白热化阶段。Shein去年6月在广东、 福建、江苏等13个城市搞了近20场招商,覆盖服饰、家电、家装20多个产业带,计划一年办150场。TikTok Shop更狠, “产业带100计划”要走进超100个产业带,打造10000个全球爆品,连第三方电商运营经验都不强求了——以前TikTok Shop要求有经验,现在直接敞开大门。

亚马逊和沃尔玛也不甘示弱。沃尔玛2月推出卖家中心中文版, 让卖家能用中文提交案例;3月深圳搞首届卖家峰会;6月“逐浪10城”跑遍杭州、上海、泉州等10个城市,面对面聊入驻政策。亚马逊在微信上几乎天天办研讨会,拉中国卖家入驻。

从“铺货”到“精耕”:招商背后的平台焦虑

平台为什么这么急?主要原因是流量贵了成本高了得靠中国卖家的供应链优势。Temu去年调整架构, 把招商组和买手组合并,按商品品类分成十几个小组,从“赛马招商”转向“精细化管理”——以前只追数量,现在要质量。Shein和TikTok Shop也在学, 不再满足于白牌,开始招天猫品牌、跨境大卖,比如速卖通的“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全托管半托管都欢迎。

产业带商家成了“香饽饽”,不是没有道理。国内电商洗礼过的产业带,供应链成熟、效率高,能快速响应海外需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卖家王芳说:“以前做内销,现在跨境电商平台来敲门,同款产品卖到欧美,利润翻几倍。”但平台抢人也有限度,不是所有产业带都能吃下——选品能力、合规意识、物流配套,缺一不可。

利润困局:红海“榨油”还是蓝海“淘金”?

超五成卖家2024年营收利润双不达标,物流和广告是两大“吸血鬼”。深圳大卖陈刚算了笔账:“海运费比去年涨了30%, 仓储费涨了20%,广告ROI从5降到2.5,再这么下去只能涨价,涨价又没单子,死循环。”

红海市场真没救了?也不尽然。亚马逊顶级卖家中,中国卖家占一半以上,说明有人能活下来。秘诀是什么?精细化运营。有卖家把“沃尔玛服装”改成“大码女装运动裤”,点击成本降了40%,转化率提了20%。还有的做“小众细分+品牌溢价”,比如卖宠物智能喂食器,不跟风价格战,利润反而稳定。

新兴市场的“机会密码”: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

非洲、 拉美的新兴市场,广告成本低、流量大,但不是随便冲就能赚钱。做南非市场的卖家发现,当地消费者更喜欢“功能实用+价格亲民”的产品,花里胡哨的包装没人买。还有物流问题,从中国到南非的海运要30-40天时效性差的品类根本卖不动。

“产业带100计划”里 TikTok Shop帮商家解决物流和本地化问题,比如在印尼建仓,72小时达。Temu在巴西跟本地物流合作,缩短清关时间。平台在帮卖家铺路,但卖家也得自己练内功——选品要贴合当地需求,语言文化要适配,售后体系要跟上。

破局之路: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2024年,跨境电商的底层逻辑变了。以前靠“低价+铺货”能吃遍天现在不行了。关税政策收紧、成本上涨、竞争加剧,逼着卖家转型。供应链效率、产品创新、品牌价值,成了新的护城河。

Shein和Temu也在转型,不再只卖9.9美元的T恤,开始推设计师品牌、环保材料产品。亚马逊Haul虽然对标Temu,但也强调“品质+低价”平衡。速卖通的“百亿补贴品牌出海”,直接把天猫品牌拉到海外卖的是“中国质造”的口碑。

产业带商家的“出海必修课”:合规与创新

产业带商家想抓住机会,得先过合规关。越南的教训就在眼前,没注册别想做生意。还有税务问题,欧罗巴联盟的VAT、美国的销售税,不合规罚款比赚的还多。创新更重要,浙江的家电产业带,把小家电改成“迷你+智能”,在欧洲卖爆了溢价30%还有人抢。

平台也在帮商家转型。TikTok Shop搞“产业带爆品孵化”, 提供数据分析和运营指导;沃尔玛给中国卖家开通中文支持,降低沟通成本。但到头来还得靠商家自己——供应链要够快,产品要够新,品牌要有故事。

2024年的跨境电商,就像在钢丝上跳舞,左边是红海的刀光剑影,右边是蓝海的暗流涌动。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些能在内卷中找到细分赛道, 在政策变化中守住合规底线,在成本压力下提升价值的人,才能从“走钢丝”变成“走坦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