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在TikTok上热衷于购买养生饮品
养生饮品在TikTok爆火的背后:年轻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谁也没想到,主打“养生”的饮品会在TikTok上成为年轻人的新宠。那些被戏称为“脆皮年轻人”的群体, 一边熬着最深的夜,一边抢着能缓解焦虑的马黛茶粉;一边吐槽咖啡因伤胃,一边下单添加益生菌的能量饮料粉。这波看似矛盾的操作, 藏着当代年轻人对健康最真实的渴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温杯泡枸杞,而是能在快节奏生活中“无痛养生”的解决方案。2025年2月, TikTok美区一款马黛茶速溶茶粉7天卖出1.26万单,单季度GMV冲到358万美元,数据不会说谎,养生饮品正在成为跨境电商的新风口。
从咖啡依赖到马黛茶平替:年轻一代的健康焦虑如何被满足?
在美国,每天一杯咖啡提神几乎是刻在年轻人DNA里的习惯。但最近两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戳破“咖啡无害”的神话——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导致心悸、失眠,甚至加剧焦虑。TikTok上#coffeeanxiety话题播放量破亿,年轻人开始疯狂寻找替代品。这时候,Brainista推出的马黛茶速溶茶粉精准踩中了痛点。

这不是简单的饮料替换,而是对“健康提神”需求的全面升级。
它保留了马黛茶原有的烟熏草香和回甘, 又通过添加菊苣菊粉、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解决了传统马黛茶苦涩难接受的问题;再搭配猴头菇和L-茶氨酸,直接把功能拉满: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升专注力。桃子芒果的风味更是让“养生”这件事变得没那么苦大仇深, 办公室、健身房、出差路上,一冲即饮的便捷性完美适配年轻人碎片化的生活场景。
TikTok的算法魔法:为什么养生饮品能在社交平台一夜爆红?
养生饮品能在TikTok爆火,靠的绝对不是运气。这个平台的算法天生就擅长挖掘“小众但精准”的需求,再通过达人矩阵把产品种草成现象级话题。Brainista的马黛茶粉之所以能在2024年11月黑五网一期间突然发力,关键在于它搭上了“健康替代咖啡”的概念风潮。健康、 护理、美食领域的KOL们用“测评+对比”的方式,把马黛茶粉和普通咖啡、高糖能量饮料摆在一起PK——同样是提神,马黛茶粉低糖无负担;同样是方便,速溶形态秒杀手冲咖啡。
真实的使用场景展示,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原来养生可以这么轻松”。2300位达人合作,4800条带货视频,这种饱和式营销直接把产品推到了TikTok美区销量榜前十。达人@glowuppqueen一个人就贡献了64条视频, 带出63.92万美金GMV,数据背后是无数用户被“种草”后的真实购买力。
UGC的力量:用户自发分享如何成为最强种草机?
比KOL带货更有说服力的,是普通用户的自发分享。在TikTok上,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在健康打卡视频里加入马黛茶粉——健身后喝一杯,说“益生菌让肠胃很舒服”;加班时冲一杯,配文“L-茶氨酸让我不再焦虑到啃指甲”;睡前来一杯,备注“猴头菇助眠效果绝了”。这些UGC内容没有华丽的剪辑,只有真实的使用体验,反而成了最硬的“安利”。品牌很聪明地把这些视频整合到独立站首页,当潜在消费者看到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都在用,信任感直接拉满。更妙的是这些内容自带传播属性,用户之间互相转发,形成“自来水”效应,让爆款的热度持续发酵。这种“用户教育用户”的模式,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多渠道布局的胜利:为什么马黛茶能一边征服TikTok和亚马逊?
很多人以为TikTok爆品靠的是短视频直播带货, 但Brainista的数据给了我们另一个视角:在马黛茶粉的总成交额里商城商品卡展示、店铺主页、橱窗等“非直播渠道”占了25.79%。这说明什么?说明品牌从一开始就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TikTok,它同步布局了亚马逊、eBay这些传统电商平台,形成了“社交种草+电商转化”的闭环。
在亚马逊上, 虽然价格比TikTok略高,但凭借TikTok积累的口碑和“Best Sellers第一名”的标签,上个月照样卖出10000+件。多渠道布局不仅让品牌触达了不同消费习惯的用户,还降低了单一平台的依赖风险。你看,真正的爆品从来不是靠某个渠道的流量红利,而是建立立体的销售网络,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买到。
中式养生饮品的出海机会:荷叶茶、玉米须茶能否复制马黛茶的成功?
马黛茶的成功,其实给中式养生饮品指了一条路。当荷叶茶、 玉米须茶、红枣枸杞水这些带着东方养生智慧的饮品出现在TikTok上时很容易引发海外用户的好奇——为什么中国人喝这些?有什么功效?关键是要把传统养生理念翻译成现代消费者能理解的语言。比如荷叶茶可以主打“天然利尿消肿, 适合久坐上班族”,玉米须茶强调“零卡糖解腻,健身人士必备”,再搭配“办公室随手冲”的便捷包装。中草药养生文化本身就有神秘感和健康背书, 加上TikTok上“东方神秘养生术”的话题热度,完全有可能复制马黛茶的路径。当然 口味适配很重要,不能直接把国内的配方照搬过去,得根据欧美市场的喜好调整甜度、浓度,甚至加入本土熟悉的果味。
功能性饮品的未来:下一个爆款会是什么模样?
马黛茶粉和Supercalm粉状混合饮料冲剂的走红, 已经揭示了功能性饮品的几个方向:一是成分要“看得懂”,比如益生菌、L-茶氨酸这些有科学背书的成分,消费者能明确感知到功效;二是场景要“嵌得进”,不能是“喝完要养生2小时”的复杂产品,而是“15秒搞定”的便捷方案;三是人群要“分得细”,针对健身人士的蛋白饮品、针对熬夜党的护肝饮料、针对经前期的情绪调节饮品,细分市场里藏着巨大机会。
但也要警惕同质化竞争, 现在TikTok上“功能性饮品”已经越来越卷,单纯添加几个热门成分很难突围。真正的机会在于“微创新”——比如把传统中草药和现代提取技术结合,或者开发“一饮双效”的产品。毕竟年轻人的需求永远在变,能抓住他们“既要又要还要”心理的品牌,才能在养生饮品的赛道上跑得更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