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2017年,京东投资4400万美金进军越南电商

越南电商:被巨头盯上的“速度与激情”

东南亚的互联网故事里越南从来不是配角。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刷手机时长能甩开邻国好几条街,上网时长在东南亚排第二,仅次于新加坡。更夸张的是79%的越南消费者习惯打开手机app或者网站搜产品信息——这简直是给电商递来的投名状。2017年冬天京东揣着4400万美金跳进了越南这片浑水,不是小试牛刀,是直接下场抢地盘。说真的,这时候杀进来是不是有点晚?阿里的Lazada早就在那儿扎了根, 腾讯系的Shopee也杀红了眼,越南电商的牌桌上,已经挤满了老玩家。

4400万美元背后:京东的越南算盘打得响吗?

2017年11月, 京东宣布投资越南本土电商平台Tiki,金额不多不少,4400万美金。放在京东动辄几十亿美金的海外投资里这笔钱不算大头,但意义不小。Tiki在越南有点像当年的京东——卖书起家,后来 到3C、家居,主打正品和自营物流。京东看上它,不就是看中这块“本土京东”的牌子吗?问题是越南的消费者真的吃这一套吗?

2017越南电商市场盘点:京东投资4400万美金圈地,阿里优势地位恐不保
2017越南电商市场盘点:京东投资4400万美金圈地,阿里优势地位恐不保

同期,阿里在越南的棋局已经铺开了。Lazada背后站着马云,蚂蚁金服刚跟越南国家支付公司NAPAS签了合作协议,支付宝能在越南刷了。淘宝、速卖通虽然Google Play下载量不高,但Lazada的搜索量能把其他平台甩几条街。腾讯更狠, Shopee2016年6月杀进来2017年搜索量已经冲到越南Top5,双十一、双十二期间,搜索量直接拉满。京东这时候入场,就像牌局进行到一半才摸到好牌,对手的筹码已经堆成山了。

本地电商的“夹缝生存”:Sendo和Tiki凭什么硬刚?

巨头们砸钱的时候,越南本地电商也没闲着。Sendo、Tiki、Gioi Di Dong这几个名字,在越南消费者的手机里可不只是app图标。2017年第四季度,Sendo和Tiki的搜索量直接翻了一倍,这增速让巨头们眼红。Gioi Di Dong更狠, 专做电子产品,农历新年期间搜索量噌噌往上涨,越南人过年换手机、买家电的习惯,被它拿捏得死死的。

本地电商的底气在哪?说到底,还是“懂人”。Tiki知道越南人讨厌等快递, 搞“当日达”;Gioi Di Dong知道线下体验重要,在胡志明市、河内开了几十家门店,让你能摸到真机再下单;Sendo跟越南本土银行合作,推出“分期免息”,年轻人买手机、家电直接分期,压力小多了。反观Lazada、 Shopee,虽然背靠大树,但“水土不服”的问题一直没解决——物流慢、客服听不懂越南话、商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坑让本地电商钻了空子。

货到付款与Facebook明星:越南电商的“非主流”密码

在越南做电商, 不玩“货到付款”,基本等于自废武功。越南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他们不信网上支付,就喜欢收货时给现金。2017年,越南电商市场的交易里货到付款占了70%以上。Lazada、 Shopee这些平台一开始也推在线支付,后来啊发现用户根本不买账,后来只能乖乖上线“货到付款”选项。京东投资Tiki, 看中的就是它成熟的货到付款体系——这玩意儿不是砸钱就能建起来的,需要时间沉淀,需要跟快递员、线下网点磨合。

另一个“非主流”密码是Facebook明星营销。在越南,电商平台不做明星代言,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电商。Lazada请了歌手Toc Tien, Shopee签了流量小生Son Tung MT,Tiki则找了演员Chi Pu。这些明星的Facebook动辄几百万点赞,一条推广视频能传遍越南年轻人的朋友圈。有意思的是这种“明星效应”不是万能的。2017年双十二期间, Lazada请了Toc Tien直播带货,观看量是高了但转化率比平时只提升了15%,远不如预期。越南人看明星直播图个热闹,真掏钱的时候,还是更信本地电商平台“靠谱”的评价。

从Lazada到Shopee:下载量反超背后的大战

2017年越南电商的下载量榜单,像坐过山车。第一季度,Lazada还是王者,iOS和安卓下载量稳居第一。谁都以为它会一直霸榜, 后来啊第三季度,Shopee突然杀出,下载量反超Lazada,第四季度直接把优势拉大到30%。这变化背后是腾讯的“钞能力”在发力。Shopee上线了“0元购”活动, 每天送1000部iPhone,还在越南搞了“Shopee女王节”,请来了Son Tung MT开演唱会,年轻人为了抢演唱会门票,顺便就下载了app。

Lazada也不是吃素的。阿里给它输血了20多亿美元, 2017年双十一期间,推出了“满100减30”的大促,物流时效从3天压缩到1天。但问题是越南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对“便宜”的耐心有限。Shopee的“0元购”看似亏本,却用最低成本拉来了新用户。Lazada的“满减”虽然实在但用户早就看惯了国内电商的玩法,吸引力没那么大了。2017年底, 越南电商圈有个段子:“Lazada在烧钱做物流,Shopee在烧钱买用户,京东在烧钱投资Tiki,只有本地电商在赚钱。”这话有点夸张,但道出了巨头们的焦虑。

25.98亿美元市场:谁在笑到再说说?

Statista的数据显示, 2018年越南电商市场规模是25.98亿美元,而且接下来五年,每年都会以13.7%的速度增长。这蛋糕看着诱人,但分起来不容易。Lazada占了36%的市场份额, 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腾讯系的Shopee增速太快,2018年市场份额冲到了28%,跟Lazada只有8个百分点的差距。京东靠Tiki占了10%,剩下的26%被Sendo、Gioi Di Dong这些本地瓜分。

有意思的是本地电商虽然市场份额小,但利润率比巨头们高得多。Tiki2017年的营收增长了120%, 但净利润率有8%,远高于Lazada的3%、Shopee的亏损5%。为什么?本地电商没那么多“烧钱”的包袱——不搞明星演唱会, 不送iPhone,物流成本也低,很多订单都是门店自提,省了快递费。巨头们为了抢用户,把价格压得比成本还低,越南消费者捞够了便宜,但平台自己却亏得底裤都不剩。

中国经验在越南:水土不服还是降维打击?

京东、阿里、腾讯把国内电商的玩法搬到越南,发现根本行不通。国内电商讲究“快”——快递次日达,客服秒回;越南电商讲究“稳”——货到付款,能摸到实物才买。国内电商靠大数据推荐,越南消费者更相信朋友在Facebook上的推荐。2017年, 阿里在越南推“淘宝直播”,请来中国网红卖美妆,后来啊越南人根本不买账——听不懂中文,也不知道网红是谁,直播间冷冷清清。

反倒是本地电商,把“土味”玩到了极致。Tiki搞“乡村站长”, 在每个村找个人负责推广,用户买东西找站长,站长还能拿提成;Gioi Di Dong在门店设“体验区”,让你能玩到最新款手机,不满意当场退货;Sendo跟越南本土品牌合作,卖“越南制造”的服装,价格便宜又合身。这些做法巨头们看不上,却切中了越南消费者的痛点。说到底,电商不是比谁钱多,而是比谁更懂这个市场。

2018年预言:Tiki能靠京东翻盘吗?

京东投资Tiki后很多人问:Tiki能复制京东的成功吗?2018年的数据给出了答案:Tiki的营收增长了45%, 市场份额从8%提到了10%,虽然还是没追上Lazada和Shopee,但增速在越南电商里排进了前三。京东给Tiki带来了什么?供应链技术、物流经验,还有国内的商家资源。Tiki上线了“京东同款”专区, 卖小米、华为的手机,价格比越南本地渠道便宜20%,一下子抢走了不少用户。

但Tiki的麻烦也不少。京东的物流体系在越南水土不服——越南的农村路不好走, 京东的快递车经常陷在泥里;越南的消费者喜欢砍价,Tiki的“一口价”模式让他们不适应;最重要的是Shopee、Lazada这些巨头在2018年加大了对越南的投入,Shopee请来了越南顶流歌手My Tam开演唱会,Lazada推出了“免运费月卡”,Tiki的压力越来越大。2018年底,Tiki的CEO在内部会议上说:“我们不是跟巨头竞争,是跟越南消费者的习惯较劲。”这话,道出了所有在越南做电商的人的心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