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巴基斯坦电商被阿里巴巴关注,其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

阿里与Daraz的拉锯战:巴基斯坦电商藏着什么秘密?

去年开始就传得沸沸扬扬, 阿里巴巴要收购巴基斯坦最大电商Daraz,谈判拖了一年多,后来啊呢?动静不大。这事挺有意思,一个巨头盯上一个新兴市场,背后藏着多少故事?巴基斯坦电商真有传说中那么大潜力?还是说这只是一场看起来很美的“资本游戏”?

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陷阱?1.93亿人的双面性

巴基斯坦人口1.93亿, 世界第六,每年还新增370万,增长率1.89%,比隔壁印度还高。数字看着亮眼,但现实呢?识字率54.9%,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人看不懂商品详情页。银行卡全国就1980万张借记卡、130万张信用卡,银行账户4900万——平均4个人里才有1个账户。这样的人口结构,电商的“用户基础”到底有多扎实?

被阿里巴巴盯上的巴基斯坦电商,市场潜力很大吗?
被阿里巴巴盯上的巴基斯坦电商,市场潜力很大吗?

隔壁印度电商能做起来人家识字率74%,银行账户是巴基斯坦的10倍。巴基斯坦的人口红利,可能更像“人口陷阱”——人多,但能买、会买、敢买的人,到底有多少?

电商渗透率0.34%:数字零售的荒原与绿洲

Statista的数据,2017年巴基斯坦电商销售额6.22亿美元。听起来不少?对比下:印度200.5亿,中国1.2万亿。巴基斯坦电商占零售业比例0.34%,印度1.85%,中国21.19%。这差距,不是一个数量级。

但荒原里也有绿洲。移动端用户在涨,ZONG在巴基斯坦投了30亿美元,4G用户2017年就达200万,覆盖300多城市。网络覆盖上去了手机端购物是不是就有机会了?毕竟很多人没电脑,但可能有智能手机。

支付困局:蚂蚁金服的“破冰局”能走多远?

巴基斯坦电商最要命的是支付。PayPal不能用,主流就一个Easypaisa,挪威Telenor旗下的。2024年3月13日 蚂蚁金服花了1.845亿美元,买了Telenor Microfinance Bank 45%的股份,想啃下这块骨头。

但问题来了:Easypaisa用户虽然多,但主要是在大城市,农村地区根本覆盖不到。而且巴基斯坦人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线上支付信任度很低。蚂蚁金服在国内玩得转的“信用支付”“移动钱包”,到了巴基斯坦,会不会水土不服?

Daraz的“老大哥”位置:被收购背后的本地化难题

Daraz是巴基斯坦电商老大, 2017年月独立访问者930万,德国Rocket Internet旗下的。阿里想收购,看中的就是它的地盘和用户。但收购容易,运营难。

东南亚Lazada被阿里收购后折腾了好几年才扭亏为盈。巴基斯坦的物流、客服、供应链,比东南亚还复杂。Daraz本地团队行不行?能不能把阿里的“中国经验”改成“巴基斯坦模式”?这可不是钱能解决的。

基础设施硬伤:电力短缺下的电商“续航”问题

巴基斯坦最头疼的是基础设施。全国经常停电,仓库里的冷柜、电脑、服务器,断电了怎么办?某做食品电商的卖家跟我说2023年夏天他们主要原因是停电导致30%的生鲜订单坏了赔了200万卢比。

物流更是坑。公路质量差,从卡拉奇到拉合尔,走高速要8小时走国道得12小时。快递员送个包裹,可能要等3-4天客户早就急了。这种条件下电商的“履约体验”怎么保证?

中层消费崛起:电商增长的“隐形引擎”?

虽然问题多,但也不是没希望。巴基斯坦中层消费在涨,年轻人占比高,对品牌商品需求越来越大。Daraz的数据显示, 2023年平台上服装类销售额增长了45%,电子产品增长了38%,都是年轻人买的。

这些中层消费者,没时间去逛街,喜欢在网上比价、看评论。他们愿意为“方便”买单,只要物流和体验能跟上。电商对他们不是“要不要用”的问题,而是“离不开”的问题。

垄断的阴影:PTCL如何拖慢电商脚步?

巴基斯坦电商发展慢,还有一个原因是垄断。最大的电信公司PTCL,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它制定网络政策,自己还搞电商、搞物流。

2014年才引入3G,比印度晚8年。网络质量差,很多农村地区连3G信号都没有。某电商平台做过调研,2022年他们平台用户主要原因是“页面加载太慢”跳出的比例高达70%。这种网络环境,电商怎么玩?

差异化破局:不复制中国模式,巴国电商需要“土味”创新

巴基斯坦电商不能照搬中国模式。文盲多,那就搞语音导航、图片搜索。物流差,就和本地小店合作,搞“再说说一公里”驿站。支付信任低,就推出“货到付款+7天无理由退换”。

有个叫Clicky的时尚电商,就是这么干的。他们用本地模特拍视频展示衣服,用乌尔都语写详情页,2023年转化率比行业平均高了20%。这说明,“土味”创新,比生搬硬套更有效。

阿里入局:是“救世主”还是“搅局者”?

阿里来了对巴基斯坦电商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带来资金、技术、经验,肯定是好事。但巨头一来本地小商家会不会被挤压?就像印尼,Shopee进来后很多小电商都死了。

巴基斯坦电商需要“鲶鱼效应”,但不需要“一家独大”。阿里能不能带着本地玩家一起玩,而不是自己吃掉所有蛋糕?这决定了它是“救世主”还是“搅局者”。

潜力与风险并存:巴国电商的“时间窗口”有多宽?

巴基斯坦电商潜力确实大:人口多、年轻、消费在升级。但风险也不小:基础设施差、支付薄弱、垄断严重。这个“时间窗口”,可能就5-8年,等基础设施跟上,巨头们都进来了现在的小玩家可能就没机会了。

阿里收购Daraz的事,到底会不会成?成了之后能走多远?没人说得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巴基斯坦电商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是“下一个东南亚”还是“又一个雷声大雨点小”,得看各方怎么玩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