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否计划投资50亿美元与印度Reliance共建合资企业
印度零售暗战:阿里50亿美元豪赌的背后
2018年8月的孟买,热浪裹挟着资本的味道。穆克什·安巴尼的办公室里马云和他谈了整整三个小时。没人知道具体内容,但第二天印度媒体炸了锅——阿里巴巴正和信实零售谈一笔50亿美元的合资大单。这个数字像块巨石砸进印度电商池塘,涟漪直接波及亚马逊和Flipkart的办公桌。
当数字巨头撞上传统零售巨鳄
Reliance Retail在印度是个什么存在?截至2018年2月, 这家公司手里攥着8533家门店,从新德里的奢侈品商场到孟买贫民区的小卖铺,5200个城镇都有它的足迹。更可怕的是它的增长速度:上一财年折旧利息税前利润直接翻倍,干到2529千万卢比。这种体量,在中国相当于把苏宁、大润发、永辉拧成一股绳。

阿里巴巴呢?淘宝天猫加起来10亿商品,每月活用户11.8亿。2016年, 阿里和Reliance偷偷摸摸算了笔账,两家加起来交易额4786亿美元,目标2020年冲到9000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生意了是两个商业帝国的暗合。
支付生态的致命一击
2018年7月,印度央行突然给Paytm泼了盆冷水。这家阿里巴巴持股49%的印度版支付宝,被勒令停止注册新用户。理由?数据平安。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中资企业在印度遭遇的又一次狙击。
马云明摆着被刺痛了。两个月后他就飞到孟买,和安巴尼谈合资方案。知情人士说阿里愿意掏50-60亿美元换Reliance Retail 50%的股份。这笔钱要是砸下去,阿里在印度的支付、零售、物流就能拼成完整拼图。Paytm被卡脖子?没关系,Reliance的线下门店就是天然的支付场景。
亚马逊的印度困局
提到印度电商,绕不开亚马逊这个巨头。2017财年,亚马逊印度亏了7亿美元,但还是咬牙宣布再投50亿美元。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印度市场增速全球第一, 但用户忠诚度低得可怜——今天在亚马逊买肥皂,明天可能就去Flipkart抢大米了。
阿里和Reliance的合资要是真成了亚马逊的处境会更尴尬。Reliance的门店网络是亚马逊梦寐以求的,毕竟物流成本占印度电商运营成本的35%。2018年阿里刚投资了印度物流公司XpressBees, 现在又想拿下Reliance的线下渠道,这是要把亚马逊往死里逼啊。
中资企业的印度魔咒
印度市场就像个带刺的玫瑰。Snapdeal被阿里投资后 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15%跌到2018年的5%;Paytm被央行盯上,业务直接停摆。中资企业在印度总感觉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摸不着。
这次阿里学聪明了。不直接控股,搞合资;不碰敏感数据,让Reliance当控股方。但印度商工部会不会放行?谁知道呢。2018年4月,印度刚把中国手机企业的持股比例限制在49%,这次轮到零售业了?
线下到线上的致命翻转
印度电商有个怪现象:线上增长快,但线下才是真金白银。Reliance Retail的8533家门店里4533个是Jio数码店——专门卖手机和电子产品的。这些门店一天能吸引多少客流?保守估计200万。要是把这些流量导到线上,阿里就能在印度复制“新零售”神话。
2018年2月,阿里投资了印度杂货电商BigBasket,但效果平平。主要原因是没有线下支撑,杂货配送成本太高。现在有了Reliance,问题迎刃而解——门店就是前置仓,30分钟达不是梦。
腾讯的釜底抽薪
阿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腾讯和软银早就入股了Flipkart,2018年又追加了10亿美元投资。Flipkart在印度有3亿用户,亚马逊有2.8亿,阿里系加起来才1.2亿。差距太明显了。
但阿里有个杀手锏:菜鸟网络。2018年5月,菜鸟宣布在印度建10个分拨中心,把物流成本从20%压到15%。Flipkart和亚马逊还在用第三方物流,这就是阿里的机会。Reliance的门店网络加上菜鸟的物流,能把配送速度甩开对手两条街。
数据合规的生死线
印度对数据平安有多敏感?2018年6月,印度政府要求所有电商公司把印度用户数据存在本地服务器。阿里云在印度只有2个数据中心,亚马逊有5个。这次要是和Reliance合资,阿里得再投至少3亿美金建数据中心,不然数据合规这道坎就过不去。
更麻烦的是用户数据共享。Reliance有1.2亿Jio手机用户, 阿里想把这些用户导到电商平台,但印度《个人数据保护法案》规定,用户数据必须明示同意。2018年9月,印度还专门成立数据保护委员会,专门盯着中资企业。
90天窗口期的生死时速
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和Reliance的谈判有个90天窗口期。2018年10月前要是没签协议,高盛就要撤了。为什么这么急?主要原因是印度大选在2019年4月,政策风向可能变。莫迪政府2014年上台后对外资政策越来越严。
阿里内部压力也大。2018财年,阿里海外收入只占8%,印度市场要是再拿不下国际化战略就悬了。马云在2018年投资者大会上说:“未来十年,要么在印度成功,要么在印度失败。”这话听着像豪言壮语,背后是焦虑。
农村市场的终极战场
印度70%的人口在农村,但电商渗透率不到5%。Reliance Retail在5200个城镇有门店,其中3000个是三四线城市。阿里要是能把这些门店改过成“农村电商服务站”,就能撬动万亿级市场。
2018年7月, 阿里在印度农村做了个实验:通过Reliance门店卖农产品,把中间环节从5层砍到2层。后来啊呢?土豆价格从每公斤20卢比降到12卢比,农民收入提高40%。这种模式要是复制到全国,亚马逊和Flipkart根本没法玩。
资本游戏的残酷真相
50亿美元听着吓人,但阿里真亏得起?2018年二季度,阿里净利润79亿人民币,50亿美元相当于450亿人民币。这笔钱要是砸下去,2019年阿里净利润增速可能从45%掉到20%。股东答应吗?2018年8月,阿里股价从180美元跌到140美元,华尔街已经用脚投票了。
Reliance也不是省油的灯。安巴尼2018年说要搞“JioMart”,对标亚马逊。现在突然找阿里合资,是想借力打力,还是想把阿里当垫脚石?谁知道呢。商场如战场,今天的朋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敌人。
未来已来的模糊轮廓
要是真合资成功,印度电商格局会变成什么样?亚马逊和Flipkart可能被迫联手,腾讯的软银背景会不会站队Flipkart?2018年11月,沃尔玛宣布收购Flipkart160亿美元,这盘棋就更复杂了。
阿里和Reliance的合资要是成了可能会诞生全球第三大零售集团。但印度市场的水太深,政策风险、文化差异、数据合规,每一步都是雷区。2018年9月, 印度商工部突然要求所有电商公司解释“独家销售协议”,矛头直指亚马逊和Flipkart。谁知道哪天会不会轮到阿里?
资本永远在寻找下一个风口,但风口下面可能藏着深渊。阿里这次在印度的豪赌,到底是破局之路,还是又一个陷阱?答案或许藏在2019年的大选后来啊里 藏在Reliance的财报数字里藏在孟买街头那些排队进店的农民眼神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