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内,俄罗斯电商市场将扩大两倍
俄罗斯电商:被低估的增长密码
俄罗斯互联网渗透率80%, 智能手机用户占比66%,这两个数字放在任何国家都算得上是数字基建的优等生。但奇怪的是 电商销售额只占零售总额的3%——这比例低得让人想挠头,像极了拿着全套顶级厨具却天天点外卖的暴发户。可别急着下结论说俄罗斯人不爱网购, 摩根士丹利2018年的报告早就把底牌亮出来了:实体商品电商市场规模2017年才180亿美元,2020年直接冲到310亿,2023年更是要干到520亿,五年翻两倍不是梦,是板上钉钉的事。
低渗透率背后的高增长陷阱
为什么渗透率低反而能撑起高增长?这事得从俄罗斯人的购物习惯说起。他们不是不网购,是以前没得选。线下零售店分布不均,偏远地区买个快递能等半个月,价格还比莫斯科贵一截。2016年AKIT的数据显示, 全俄只有12%的城市居民能在一小时内收到快递,这种物流环境搁谁谁不犹豫?但2017年转折点来了 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杀疯了3.8亿件包裹从中国飞到俄罗斯消费者手里比2016年暴涨27%,平均配送时间从21天压缩到12天价格只有本土电商的三分之一。俄罗斯人尝到甜头才发现:原来网购能这么爽?

本土巨头的生死时速
眼看着肥肉被外人抢走,俄罗斯本土玩家急了。Yandex和Mail.Ru这两大巨头掐得你死我活。Yandex手握2000万日活互联网用户和1100万移动端用户, 还背靠Sberbank这棵大树——后者占俄罗斯人口70%,全国1400个网点,简直就是天然的仓储配送中心。2017年Yandex和Sberbank合资搞了个“Beru”平台, 直接对标亚马逊,Sberbank砸了5亿美元进去,第一年就整合了2万家线下店铺,用户复购率比独立电商高18个百分点。
反观Mail.Ru, 虽然控制着VKontakte这种国民级社交软件,但电商业务起步晚,直到2018年才拉上阿里巴巴搞联盟,想把社交、电商、游戏捏成个生态闭环,可惜阿里在俄罗斯的影响力主要靠速卖通,和Mail.Ru的本土资源始终有点“两张皮”的意思。
物流:俄罗斯电商的生死线
做俄罗斯电商,物流不解决好就是找死。全国横跨11个时区, 冬天零下30度,西伯利亚的公路一半是土路,这种环境下快递成本能占到商品价格的30%-50%。Yandex的骚操作是把4亿司机变成配送员, 用户下单后附近司机抢单,3小时内送到,比传统快递快3倍,成本还低20%。但光靠司机游击队不够, 2019年Yandex在莫斯科州建了3个自动化分拣仓,分拣效率提升5倍,破损率从12%降到5%。Mail.Ru更狠, 直接和俄罗斯铁路公司合作,用货运车厢改过成流动仓库,从莫斯科到海参崴的包裹运输时间从7天压缩到3天这种“铁公机”联运模式,让偏远地区的订单量一年暴涨了45%。
支付:现金为王与数字支付的博弈
俄罗斯人跟钱较劲的程度不输中国人。2018年调查显示,65%的网购订单还是货到付款,刷卡的反而成了少数。Sberbank看准这点, 把Beru平台和自己的支付系统深度绑定,用户绑定银行卡能享9折优惠,货到付款也能手机扫码付,后来啊支付转化率直接从38%冲到67%。Mail.Ru的VK Pay就没这么幸运, 社交场景和支付场景割裂,用户用习惯了微信支付式的便捷,突然要输入16位卡号谁乐意?2020年Mail.Ru不得不把VK Pay和支付宝打通,这才把支付失败率从22%压到15%。
跨境玩家的本土化困境
速卖通在俄罗斯能称王, 靠的不是低价,是本土化玩得溜。2019年双11前, 速卖通在莫斯科开了个线下体验店,用户能摸到商品再下单,退货直接在店里办,不用寄回中国。这种“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模式,让客单价从25美元涨到48美元,退货率从18%降到8%。但其他跨境玩家就没这么幸运, 比如某快时尚平台坚持用中文客服,俄罗斯人看不懂,退货只能靠翻译软件沟通,投诉量比速卖通高3倍。更坑的是关税, 2018年俄罗斯把跨境电商关税起征点从200欧元降到50欧元,不少平台直接放弃低价路线,转推“精品小众”,这才没被税制调整整趴下。
下沉市场的蓝海与暗礁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电商渗透率已经25%,再往上卷就是红海了。真正的机会藏在下诺夫哥罗德、叶卡捷琳堡这些二线城市。Yandex在2019年推出“乡镇合伙人计划”, 找当地小超市当自提点,店主每单抽15%佣金,半年就铺了5000个网点,这些自提点的订单转化率比普通快递点高30%。但下沉市场也有坑, 比如很多人没绑定银行卡,Yandex只好推出“先买后付”,和信贷公司合作,用户分12期付款,年化利率18%,虽然利息高,但订单量却翻了一倍——俄罗斯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了“现在就拥有”,利息算什么?
社交电商:被低估的增长引擎
俄罗斯人刷VKontakte的时间比刷脸书还长,社交电商的潜力大得吓人。2020年Mail.Ru在VK上线了“购物圈”, 用户可以直接在帖子下面买同款,带链接的帖子点赞量比普通帖子高7倍。某美妆博主试色视频挂上商品链接,单场直播卖了2万支口红,转化率22%,比传统电商高5倍。Yandex也不甘示弱, 把Yandex.Music和电商打通,听歌时看到歌手同款衣服,点击就能下单,这种“场景化购物”让冲动消费率提升了40%——原来俄罗斯人也是“剁手党”,只是得找到对的场景。
技术驱动:AI如何改变俄罗斯电商
俄罗斯程序员多,AI玩得比谁都溜。Yandex的推荐系统牛到什么程度?用户搜“冬靴”, 系统会用户朋友圈动态,你刚发了滑雪照,就给你推滑雪装备,这种“比你还懂你”的套路,让复购率提升了33%。
挑战与隐忧:繁荣背后的阴影
市场增长这么快,问题也不少。物流成本高企,头部企业物流投入占总营收的35%,利润被压得死死的。还有人才荒, 懂俄语又懂电商运营的中国人少,懂技术又懂俄罗斯市场的本地人更少,某平台2019年运营岗位空缺率高达40%。更麻烦的是政策, 2021年俄罗斯要求所有电商平台数据本地化,跨国企业得把服务器搬过去,成本陡增,有些小平台直接放弃了俄罗斯市场。
未来五年:谁主沉浮?
摩根士丹利说俄罗斯会出现一个100亿美元的电商巨头。目前来看,Yandex和Mail.Ru最有戏,一个靠技术+金融,一个靠社交+跨境。但也不是没变数, 垂直领域的黑马杀出来也说不定,比如专注母婴的“Детский мир”,2020年线上销售额占比从12%冲到28%,估值一年翻了3倍。俄罗斯电商这盘棋,现在才刚进入中盘,胜负还早着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