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跨境电商平台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销售秘诀AMZKungfu

选品不是走量, 要选能持续赚钱的复购型产品

很多人做电商总想着走量,觉得每个产品赚一两美金,卖个几千几万就能赚大钱。但实际操作中,这种思路很容易烧钱呃。真正能赚钱的,是那些有4倍到9倍利润空间的产品,不然广告费、仓储费一扣,基本不剩什么。去年我跟深圳一位大卖家聊天 他说自己一开始选了个厨房小工具,毛利只有30%,后来啊广告投了三个月,销量上去了利润却没见涨,再说说不得不换品。

选品的核心其实是复购率。你想想,客户买一次就再也不来了你怎么持续赚钱?食品、日用品这类就很好,比如大家每天都要买咖啡豆、零食,用完了肯定还会再买。我有个朋友做宠物零食,复购率能做到65%,客户每个月固定买两次根本不用愁销量。反观那些一次性产品,比如手机壳,客户买了可能换一次就不买了你得不断找新客户,成本太高。

美国AMZKungfu CEO:跨境电商平台中那些鲜为人知的销售秘诀
美国AMZKungfu CEO:跨境电商平台中那些鲜为人知的销售秘诀

选品还要有趣,能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去年我看到一个做创意文具的卖家, 他们的笔记本封面会根据季节变化,春天是樱花,冬天是雪花,客户发朋友圈时很多人问链接,自然就带动了销量。这种产品放在Facebook、Instagram上,不用花太多广告费就能吸引流量。关键是要明确受众, 比如年轻妈妈、健身爱好者,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把产品做到他们心坎里复购自然就来了。

利润空间决定生死线

有卖家问我,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别人能赚钱我亏钱?问题就出在利润空间。我见过一个做蓝牙耳机的卖家, 进货价8美金,卖15美金,看起来毛利不错,但加上亚马逊佣金、物流、广告费,实际利润只有2美金。后来啊一个差评导致销量下滑,广告费一涨,直接亏钱。后来我建议他把价格提到25美金,虽然销量少了一点,但利润提升到10美金,广告费占比低了反而更稳。

利润空间不是随便定的,要算清楚所有成本。去年我帮一个客户做家居用品,他们之前忽略了一个隐性成本——退货处理费。产品有15%的退货率,每单退货处理费5美金,算下来每月多支出2000美金。后来我们优化了产品描述和尺寸,退货率降到5%,利润直接提升了20%。

复购率高的产品才是长期饭票

复购率高的产品能带来稳定现金流。我有个做咖啡豆的客户,客户次买咖啡机,客单价越来越高。复购率高的产品还有一个好处,客户信任度高,你推新品时他们愿意尝试。去年他推一款手冲咖啡壶,老客户复购率达到了40%,新品上市一个月就卖出了5000单。

但复购率不是选品后就不管了需要维护。比如定期给老客户发优惠券,推送新品信息,建立客户社群。我见过一个做母婴用品的卖家, 客户群里有5000人,每周分享育儿知识,顺便推新品,复购率能维持在50%以上。这种模式虽然前期累,但后期省心,利润也稳定。

没受众也能优化?低成本测试用户真实反馈

很多卖家觉得没受众、没广告预算就没法测试,其实不然。去年我在深圳做分享时有个卖家说想测试产品图片,但预算只有50美金。我建议他找50个目标客户,用A/B测试看哪个图片点击率高。后来啊左图的点击率比右图高了30%,转化率提升了25%。这个测试成本不到50美金,却帮他省了几千美金的广告费。

测试不需要复杂工具,用问卷星、微信群就能做。我有个朋友做宠物玩具,找了50个宠物主人,让他们选两个玩具包装,80%的人选了更简洁的那个。后来他用这个包装上线,转化率比之前高了20%。关键是测试要真实别找亲戚朋友,找目标客户,他们的反馈才有参考价值。

产品上线前测试还能避免差评。去年有个做厨房刀具的卖家, 测试时发现刀柄太滑,客户拿不住及时改进后才上线,差评率从15%降到了3%。测试不是浪费时间,是省钱,是避免后期更大的损失。

图片测试:左图比右图好30%的秘密

图片是转化率的关键。去年我跟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合作,他的产品图片很复杂,背景杂乱,客户看不清产品。我建议他拍两张图,一张纯白底突出产品细节,一张场景化展示使用效果。测试时50个客户里有35个选了白底图,说看起来更专业。后来他用白底图,转化率提升了30%,广告点击成本降低了20%。

图片测试还要注意光线和角度。我见过一个做珠宝的卖家,之前图片光线太暗,客户看不清宝石颜色,测试时换成自然光,点击率提升了40%。关键是让客户看到产品最真实的样子,别用过度修图,否则收到货时落差太大,差评就来了。

50美金预算的测试,换来25%转化率提升

测试预算不用多,关键是精准。去年我在杭州遇到一个做电子产品的卖家,他预算100美金,找了100个大学生测试产品功能。后来啊发现50%的人觉得说明书太复杂,建议加视频教程。他后来做了3分钟的开箱视频,转化率提升了25%。100美金的测试,换来几万美金的销量,这笔投资值。

测试不是一次性的,产品迭代后要再测。我有个做护肤品的卖家, 次测试价格,每次都花50美金,但转化率从10%提升到了30%。持续测试才能持续优化,别怕麻烦,麻烦才能省大钱。

追踪竞争对手:七千万产品数据的秘密武器

想知道竞争对手在用什么策略?有个工具能追踪七千万产品的数据, 能看到他们用什么APP,热销产品卖多久,Facebook的分享转发情况。去年我用这个工具追踪一个做运动水杯的竞争对手, 发现他的广告在Facebook上每周更新3次素材都是用户使用场景。我借鉴了这个思路,自己做广告时也加入场景素材,点击率提升了25%。

这个工具还能看到竞争对手的供应商信息。我见过一个做服装的卖家,输入竞争对手的进口商名字,找到了他的工厂地址,甚至知道他每个月的发货量。信息透明是双刃剑,你能找到他,他也能找到你,所以关键是用这些数据优化自己的策略,而不是抄袭。

追踪竞争对手不是目的,目的是超越他。去年我跟一个做家居电器的卖家合作, 追踪到竞争对手的广告素材用了3个月没更新,我们就做了新的素材,用更年轻化的风格,后来啊抢走了他30%的流量。市场一直在变,对手也在变,持续追踪才能保持优势。

七千万产品数据的追踪平台, 藏着多少商机

这个追踪平台的数据很全,价格、销量、广告天数都能看。去年我用它追踪一个做蓝牙音箱的卖家,发现他的广告运营了378天说明一直在盈利。我分析他的广告素材, 发现他用了“防水”和“续航长”两个核心卖点,就借鉴到自己产品上,销量提升了40%。

数据不是拿来用的,是拿来分析的。我见过一个做手机壳的卖家,只看竞争对手的销量,没看他的差评率,后来啊自己上架后差评很多。后来他结合差评改进产品,转化率提升了20%。关键是要看完整数据,销量高不代表一切都好,差评率、退货率也很重要。

广告运营超过378天说明什么

广告能运营378天以上,说明它持续赚钱。去年我跟一个做宠物用品的卖家聊天他的一个广告运营了400天每天带来50单,利润20美金。他说秘诀是每周更新素材,保持新鲜感。我建议他也试试,后来啊他的另一个广告运营了200天后更新素材后转化率提升了30%。

广告运营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要看ROI。我见过一个做服装的卖家,一个广告运营了500天但ROI降到1:1以下还在投,后来啊亏钱。关键是设定止损线,ROI低于1:3就停,把预算投到更好的广告上。持续盈利的广告要珍惜,但别盲目跟投,分析它的成功因素,复制到自己的广告里。

从竞争对手广告里偷师, 比砸钱更有效

很多卖家喜欢砸钱做广告,其实从竞争对手广告里偷师更有效。去年我用Adbeat技术分析一个做运动鞋的竞争对手, 发现他的Facebook广告素材都是用户跑步的动态视频,点击率比静态图片高20%。我就模仿这个思路,自己拍视频广告,点击成本降低了30%。

分析竞争对手广告不是抄袭,是找灵感。我见过一个做化妆品的卖家, 竞争对手的广告用了“无添加”卖点,他就改成“敏感肌可用”,更精准,转化率提升了25%。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别完全照搬,否则客户会觉得你没特色。

广告监测还要看停留时间。去年我跟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合作, 发现他的广告平均停留时间只有5秒,就建议他把开头3秒做成悬念,比如“你家的柜子还在乱吗?”后来啊停留时间提升到15秒,转化率提升了35%。细节决定成败,广告里的每个元素都要优化。

Adbeat技术:370多天广告运营的秘密

Adbeat技术能分析广告的运营时间、 素材、落地页。去年我用它分析一个做电子烟的竞争对手,发现他的广告运营了370天素材每周更新,落地页有用户评价。我就借鉴这些做法,自己的广告运营了200天ROI达到了1:5。

广告运营时间长,说明它有效。我见过一个做健身器材的卖家,一个广告运营了400天每天带来30单,利润15美金。他说秘诀是定期更新关键词,保持广告相关性。我建议他也试试,后来啊他的另一个广告运营150天后更新关键词后转化率提升了25%。

从竞争对手素材里找灵感,别盲目复制

竞争对手素材是宝库,但不能盲目复制。去年我跟一个做服装的卖家合作,竞争对手的素材用了模特走秀,他觉得好看就模仿,后来啊点击率很低。后来我建议他改成普通人穿衣服的场景,更接地气,点击率提升了40%。关键是要找目标客户喜欢的风格,别自嗨。

素材还要测试。我见过一个做数码产品的卖家, 用了竞争对手的素材,转化率不高,就自己拍了两版,一版产品特写,一版使用场景,测试后发现场景版转化率高20%。测试是关键,别凭感觉,用数据说话。

亚马逊千万美元卖家的实战经验:从车库到千万

Jeffrey Bezos从车库创立Amazon,现在成了电商巨头。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策略和坚持。去年我跟深圳一位亚马逊大卖家聊天他说自己从1000美金起家,现在每月销售额50万美金。秘诀就是选品准、广告优、供应链稳。

选品要像Bezos一样,看未来趋势。他当年做网上书店,看准了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卖家要关注健康、环保、智能家居这些趋势。去年我帮一个做智能家居的卖家选品,选了智能插座,销量每月增长30%,主要原因是现在人都喜欢便捷生活。

广告要像Bezos一样,持续优化。Amazon的广告系统一直在更新,卖家也要跟着调整。我见过一个做服装的卖家,每周优化广告关键词,ROI保持在1:4以上。持续优化才能跟上平台变化,别用老方法做新市场。

供应链要像Bezos一样,重视效率。Amazon的物流很快,主要原因是仓库布局合理。卖家也要找靠谱的供应商, 去年我跟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合作,他找了一家能48小时发货的工厂,客户满意度提升了20%,复购率也高了。

Bezos的车库创业, 给我们的启示

Bezos在车库里创立Amazon,现在市值万亿美金。他的启示是小成本也能做大事。去年我跟一个做手工艺品的卖家聊天他在家里做产品,成本很低,但质量好,现在每月销售额10万美金。关键是找到低成本高利润的产品,别一开始就烧钱。

创业要像Bezos一样,敢冒险。他放弃高薪工作创业,赌赢了。卖家也要敢尝试, 去年我建议一个做电子产品的卖家尝试TikTok广告,一开始没效果,坚持两个月后ROI达到了1:3。敢尝试才能找到新机会。

从千万美元卖家身上学到的3个核心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聚焦。Bezos一开始只做图书,现在才 到其他品类。去年我跟一个做运动用品的卖家合作,他只做瑜伽垫,细分市场,做到了类目前十。聚焦才能做深,别什么都想做。

第二个策略是数据驱动。Amazon的一切决策都用数据,卖家也要看数据。我见过一个做家居电器的卖家,每天分析广告数据,调整出价,ROI提升到了1:5。数据不会骗人,跟着数据走。

第三个策略是客户第一。Bezos说“客户至上”,卖家也要把客户放在第一位。我见过一个做母婴用品的卖家,客户反馈24小时内回复,满意度很高,复购率60%。客户是最好的老师,听他们的话,才能卖得好。

SHEIN的逆袭:从默默无闻到美国下载量第一

2021年5月, SHEIN取代亚马逊,成为美国iOS和Android平台下载量最多的购物应用。它的成功不是偶然背后是快时尚供应链和精准营销。去年我跟一个做快时尚的卖家聊天 他说SHEIN的成功在于“小单快反”,先卖少量产品,根据销量再补单,库存风险低。

SHEIN的选品很准,紧跟时尚潮流。它有专门的团队分析社交媒体热点,比如某款裙子在Instagram火了马上生产。去年我帮一个做服装的卖家做选品, 借鉴SHEIN的方法,选了ins流行的oversize卫衣,销量每月增长40%。跟上潮流才能抓住客户。

SHEIN的营销也厉害,用KOL带货。它在TikTok上有大量KOL推荐,年轻客户很喜欢。去年我跟一个做美妆的卖家合作,找TikTok KOL推广,ROI达到了1:4。KOL营销比传统广告更精准,找对KOL很重要。

快时尚供应链:小单快反的魔力

SHEIN的供应链能快速反应,主要原因是它和工厂深度合作。去年我跟一个做快时尚的卖家聊天他说工厂能72小时内完成生产,所以他能快速补单。我建议他也找这样的工厂,后来啊库存周转率提升了30%,资金压力小了。

小单快反还能减少滞销。我见过一个做服装的卖家,之前大批量生产,滞销率20%,后来改成小单快反,滞销率降到5%。关键是测试市场,别盲目生产,先卖少量,再决定是否加单。

从SHEIN看跨境电商的下一个蓝海

SHEIN的成功说明快时尚还有机会。去年我在深圳全球流量大会上,专家说东南亚市场是下一个蓝海,年轻人口多,喜欢时尚。我跟一个做服装的卖家合作,进入越南市场,销量每月增长25%。跟着趋势走,才能找到机会。

蓝海市场不是没有竞争,而是竞争小。去年我跟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合作,进入中东市场,竞争对手少,很快就做到了类目前五。关键是找新兴市场,别扎堆成熟市场,那里竞争太激烈。

2018全球流量大会:出海玩家的实战干货

2018年11月1-2日 深圳全球流量大会上,Facebook、阿里巴巴UC Ads等平台的高管分享了出海经验。其中“跨境电商的下一个蓝海市场”论坛上,专家提到新兴市场的机会,比如东南亚、中东。去年我跟一个做电子产品的卖家合作,进入印尼市场,销量每月增长30%。

论坛上还提到广告优化的重要性。Facebook的高管说广告素材要本土化,比如在东南亚用家庭场景,在中东用宗教元素。我建议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在中东广告里加入祈祷毯,点击率提升了20%。本土化才能打动客户。

大会还强调了数据驱动。阿里巴巴UC Ads的高管说要用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比如点击、停留时间、转化率。我见过一个做数码产品的卖家,用数据优化广告,ROI提升到了1:6。数据是出海的眼睛,跟着数据走,才能不迷路。

新兴市场:东南亚和中东的机会

东南亚市场年轻人口多,互联网普及率高。去年我跟一个做美妆的卖家合作,进入泰国市场,销量每月增长35%。关键是选对产品,东南亚喜欢性价比高的美妆,别推高端产品。

中东市场消费能力强,但文化差异大。我跟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合作,进入沙特市场,发现客户喜欢金色装饰,就调整产品颜色,销量提升了25%。尊重文化差异,才能赢得客户。

广告本土化:素材要接地气

本土化广告才能打动客户。去年我跟一个做服装的卖家合作,在越南用家庭场景广告,点击率比通用广告高30%。关键是要了解当地文化,别用国内的素材,否则客户觉得不亲切。

本土化还包括语言。我见过一个做电子产品的卖家,广告用英文翻译,语法错误多,点击率低。后来找本地人翻译,点击率提升了20%。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别让语言成为障碍。

跨境电商的秘诀,其实藏在细节里

跨境电商没有捷径,只有细节。选品要准,测试要勤,追踪要细,广告要优。去年我跟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合作, 他关注每个细节,从产品图片到广告素材,都反复测试,现在每月销售额30万美金。细节决定成败,别忽略任何小环节。

还要持续学习。市场在变,平台规则在变,对手在变,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去年我在深圳参加了一个跨境电商培训,学到新的广告优化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业务中,ROI提升了20%。学习是终身的事,别停止进步。

再说说要有耐心。跨境电商不是一夜暴富,需要时间积累。Bezos从车库到万亿市值用了20年,SHEIN从默默无闻到第一用了10年。卖家也要有耐心,坚持做对的事,时间会给你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