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地球看月球,创业者打造中东宝宝树母婴生态
沙漠里的母婴绿洲:刘智君的中东时间轴
刘智君拎着行李箱站在迪拜街头时20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还在讨论要不要“走出去”。中东这个词,在大多数投资人嘴里要么跟着“战乱”一起出现,要么裹着“土豪”的金色外衣。那时的跨境电商圈, Jollychic已经在中东摸爬滚打了一年多,可整个市场安静得像沙漠里的黄昏,连风声都懒得吹过。
没人知道Mumshop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宝宝树”。但刘智君心里清楚,缝隙市场里藏着最坚韧的种子。他盯着地图上的中东,像站在地球看月球——不是看表面的环形山,而是看背面的光。2016年,他带着上一次创业13亿估值退出的底气,All in 中东。2017年, OneMENA拿到红杉资本2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2018年5月,Mumshop在阿联酋和沙特一边上线。沙漠里突然冒出了一片母婴绿洲。

中东妈妈的“三座大山”:被忽视的真实需求
刘智君团队在中东泡了两年, 跟当地妈妈们聊天时总听到同样的叹息。这些声音,后来成了Mumshop的创业指南针。
商品匮乏:沙漠里的购物清单
沙特妈妈萨玛的购物清单, 一半靠朋友代购,一半靠本地小超市。她想给孩子买一款有机辅食,本地店只有保质期半年的罐头;想挑一件纯棉连体衣,翻遍商场只有化纤面料。“不是我们不想买好东西,”萨玛在Hayaa里发帖,“是好东西根本到不了这里。”
中东母婴市场的第一个痛点,是商品多样性的真空。大型商超集中在迪拜、 利雅得等大城市,品类有限;线上渠道要么是Souq、Noon这样的综合平台,母婴频道像个“补丁”;要么是垂直小站,供应链碎片化。刘智君团队做过调研:2018年中东母婴电商的SKU数量,不足中国同期的1/5。价格呢?层层分销下来一款中国生产的婴儿推车,到沙特妈妈手上,价格翻了两倍。
内容荒漠:阿语育儿知识的“真空地带”
开罗的妈妈阿米娜,每天最焦虑的是给孩子找早教资源。手机里存着十几个英文育儿APP,可阿拉伯语的内容少得可怜。“我想知道怎么给1岁宝宝做辅食,想了解幼儿心理学,可这些知识要么翻译得生硬,要么根本不存在。”
中东的教育资讯匮乏,远比想象中严重。万国盟儿童基金会2017年的报告显示,阿拉伯语育儿内容的在线资源,不足全球总量的2%。大部分妈妈只能依赖口口相传的经验,或者硬啃英文资料。刘智君发现, Hayaa上线后女性用户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买什么”,而是“怎么养”——从孕期营养到幼儿教育,每个话题下都堆着成百上千条求助帖。
社交孤岛:被沙漠隔绝的女性连接
利雅得的女性不能开车,不能单独出门。带着三个孩子的玛丽亚,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小区妈妈聚会,可这样的聚会,一个月也难有一次。“我们就像被困在各自的房子里 ”她在Anawin里写道,“想分享育儿心得,想找人吐槽,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中东的社交需求,被地理和文化双重禁锢。女性出行不便,孩子多,出门成本高;线上社交呢?WhatsApp群聊里全是广告,Instagram上全是滤镜下的完美妈妈,真实的育儿烦恼无处安放。刘智君团队看到的数据:2018年中东妈妈日均社交APP使用时长不足40分钟,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她们缺的不是社交工具,是能说真话、有共鸣的“妈妈圈”。
Mumshop的“破局三招”:避开巨头的缝隙战
2018年,中东母婴市场突然热闹起来。本土平台Mumzworld拿到2000万美元融资, Souq、Noon纷纷加码母婴频道,资本像闻到血味的鲨鱼,涌进这片沙漠。刘智君没跟着凑热闹,他带着Mumshop,在巨头缝隙里走了条“窄路”。
不做“大而全”, 只做“妈妈所需”
“中东电商不需要另一个亚马逊,需要的是懂妈妈的‘贴心闺蜜’。”刘智君在内部会议上这么说。Mumshop避开了综合电商的“全品类陷阱”, 只做0-7岁母婴相关产品——从奶粉尿布到童装玩具,从绘本积木到早教教具,甚至包括妈妈们常用的护肤品、家居用品。
选品上,团队有三个标准:本地妈妈高频购买、国内成熟供应链、阿语标签齐全。比如一款中国产的婴儿恒温壶, 他们专门做了阿拉伯语说明书,适配中东的220V电压,价格比本地超市低30%。上线3个月,这款恒温壶就成了沙特区的销量冠军。
内容社交:把“购物清单”变成“育儿日记”
“卖货不如帮妈妈解决问题。”这是马晓阳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北京二外阿拉伯语专业毕业、2013年就当了妈妈的人,她太懂中东妈妈的需求了。Mumshop的APP里“内容”和“社交”不是附加项,是核心功能。
他们开发了“妈妈日记”板块, 鼓励用户分享真实的育儿日常——辅食制作教程、哄睡技巧、带娃出行攻略。用户发的每篇日记,都会被AI打上标签,匹配相关商品。比如有妈妈发了“6个月宝宝辅食添加”的日记,系统自动推荐适龄米粉、研磨碗、辅食盒。这种“内容-商品”的闭环,让Mumshop的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出25%。
社交也没落下。“妈妈圈”板块按宝宝月龄分组,0-1岁、1-3岁、3-7岁,每个圈子有专门的版主,定期组织话题讨论。利雅得的用户法蒂玛说:“在这里 我找到了和我孩子同月龄的妈妈,我们互相推荐好物,吐槽育儿难题,感觉不再孤单了。”
本地化“毛细血管”:比竞争对手更懂细节
中东市场的复杂,超出了想象。沙特和阿联酋的货币不同,斋月期间的物流要调整,女性用户的支付方式偏好……这些细节,决定了生意的生死。
Mumshop的团队全部Based中东,连客服都招聘当地女性。他们发现,沙特妈妈更喜欢“货到付款”,但传统COD模式拒收率高。团队开发了“预付定金+尾款货到”模式, 拒收率降到8%;迪拜用户喜欢“次日达”,他们就和当地物流公司合作,在核心城市建了3个前置仓;斋月期间,所有商品包装增加“斋月快乐”的阿拉伯语祝福,用户复购率提升了15%。
这些“毛细血管式”的本地化, 让Mumshop在2019年Q3挤进了沙特综合电商排行榜前三,仅次于Souq和Noon。要知道,这个榜单上,大多是运营了5年以上的老牌平台。
争议与挑战:“太晚了”还是“刚刚好”?
Mumshop的崛起,没少挨质疑。“巨头已经入场,你还有机会?”“内容社交+电商,宝宝树都做了好多年,你凭什么复制?”这些声音,刘智君听得耳朵起茧。
巨头夹缝:小玩家的生存法则
2019年, Souq被亚马逊收购后母婴频道投入翻倍;Noon拿到软银10亿美元融资,母婴品类成了重点攻坚对象。这些巨头的优势太明显:流量、资金、供应链。Mumshop怎么活?刘智君的策略是“不跟巨头拼规模,拼深度”。
他们的打法是“垂直深耕”。巨头追求“全品类”, Mumshop只做母婴;巨头的内容是“货架式推荐”,Mumshop的内容是“妈妈真实分享”;巨物的客服是“标准化流程”,Mumshop的客服是“妈妈帮妈妈”。比如有用户反映某款尿布不透气, 客服会直接对接产品团队,24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这种响应速度,巨头很难做到。
数据不会说谎。2019年, Mumshop的用户复购率达到4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客单价85美元,是Souq母婴频次的1.3倍。这些数字背后是“垂直+深度”的胜利。
文化鸿沟:比供应链更难跨越的坎
中东的文化复杂程度,远超商业计划书。沙特女性不能露脸, APP里的头像必须用卡通图案;斋月白天不能吃喝,内容推送时间要避开白天;有些地区的妈妈,连“婴儿车”这个概念都接受不了觉得“推着孩子出门不吉利”。
马晓阳带着团队挨个“踩坑”。2018年斋月,他们照常在白天推送促销信息,后来啊用户投诉“打扰我们祈祷”。后来调整成“夜间专属折扣”, 点击量提升了3倍;有款童装图案有小狗,沙特用户直接反馈“不符合伊斯兰教义”,团队连夜召回所有库存,重新设计图案——这次他们提前找了当地宗教人士做顾问。
这些“文化功课”,没有捷径可走。刘智君说:“做中东生意,不是把中国模式复制过来是把心沉下去,变成‘本地人’。”
时间轴上的长跑者:5年、 10年、50年的赛道
“创业不是百米冲刺,是马拉松。”刘智君喜欢站在5年、10年甚至50年的时间轴上看赛道。2016年,他All in 中东时很多人说“太早”;2018年Mumshop上线,有人说“太晚”。在他眼里时间轴上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关键节点上。
从0-3岁到0-7岁:延长用户生命周期
母婴电商的普遍做法是聚焦0-3岁,主要原因是这个阶段的消费最刚需。但刘智君发现, 中东妈妈在孩子3岁后依然有强烈需求——早教玩具、兴趣班、儿童读物……“0-3岁是‘生存需求’,3-7岁是‘成长需求’,后者才是真正的‘长尾市场’。”
2019年, Mumshop把品类 到3-7岁,增加了绘本、益智玩具、儿童运动装备等。他们还和当地早教机构合作,推出“早教课程+教具”的打包套餐。用户从0岁用到7岁,生命周期直接拉长了一倍。数据显示,3-7岁用户贡献的GMV占比,从2019年初的5%,提升到了年底的22%。
非标品探索:从“卖货”到“服务”
标品竞争激烈,利润薄;非标品才是利润增长点。刘智君早就盯上了这块蛋糕。2019年, Mumshop试水“OEM定制童装”,根据当地气候和文化特点,设计透气、遮阳、符合伊斯兰审美的童装——上线首月就卖出了3000件,客单价比普通童装高40%。
他们还在探索“线下+线上”的融合。2020年初, 在迪拜开了第一家“母婴体验店”,妈妈们可以带孩子试玩玩具、体验早教课程,现场下单还能享折扣。体验店周边3公里的用户,转化率比线上高35%。
全球母婴生态:让沙漠连接世界
刘智君的终极目标, 不是“中东宝宝树”,而是“全球妈妈的生态平台”。“未来 我们希望让挪威的奶粉、日本的绘本、中国的玩具,都能通过Mumshop走进中东家庭;也让中东的手工艺品、天然椰枣,通过我们的平台卖到全世界。”
2020年, Mumshop启动了“全球品牌入驻计划”,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母婴品牌加入。他们还和菜鸟合作,搭建了中东到中国的跨境物流专线,时效从30天缩短到10天。这种“全球买、全球卖”的生态,正在沙漠里慢慢发芽。
沙漠花开:时间给耐心者的礼物
2021年, Mumshop的用户数突破500万,日活达到80万,成为中东母婴电商的“隐形冠军”。刘智君站在迪拜的办公室, 看着窗外的沙漠,想起2012年刚来时的场景——那时的寂静,如今变成了喧嚣;那时的质疑,如今变成了掌声。
创业从来不是“站在月球看地球”的上帝视角,而是“站在沙漠里种树”的踏实过程。刘智君和他的团队, 用5年时间证明:中东不是“战乱和土豪”的标签,是充满机遇的母婴蓝海;母婴电商不是“烧钱换流量”的游戏,是“懂用户、做内容、拼本地化”的长跑。
沙漠里的花,开得慢,但开得久。Mumshop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