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家土耳其电商如何将穆斯林女装生意做到20亿美金

裹袍子就不能时尚?这家土耳其电商偏要打破偏见

说到穆斯林女性的衣柜,你脑子里是不是立刻跳出黑袍头巾的刻板画面?说真的,这种偏见害惨了多少想穿得好看又得体的人。中东女性的购物清单里从来不是只有“遮盖”二字,她们要的是既能尊重信仰又能彰显个性的时尚。可传统零售市场里 想找一件既符合宗教要求又有点设计感的袍子,比登天还难——外来品牌要么不懂身材剪裁,要么忽略文化细节,本土老店又十几年不换款式,年轻姑娘翻来覆去就那几件,穿出去跟复制粘贴似的。直到2011年,一个叫Kerim Ture的土耳其人站出这事得改。

650名设计师+1个时装秀平台,Modanisa把“保守”做成了潮流

你敢信吗?专注穆斯林女装的电商Modanisa,手里攥着650名设计师的资源。这可不是随便招几个画图师傅就能凑出来的数字,他们要的是既懂伊斯兰教义又吃透全球时尚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比如设计师得清楚, 印尼女性的头巾喜欢轻薄透气的纱料,沙特姑娘更偏爱带刺绣的华丽款,而土耳其本土客户则能接受更西化的剪裁——光这些细分差异,就够传统品牌头疼半年的。Modanisa直接把这些设计师聚在平台, 让他们专门为穆斯女性定制,从袍子的开衩位置到头巾的系法细节,全按用户需求来。

这家土耳其电商将穆斯林女装的生意做到了20亿美金
这家土耳其电商将穆斯林女装的生意做到了20亿美金

更绝的是他们搞了个“Modest Fashion Week”,专门给这些设计师办秀台。2017年那场秀, 模特身上穿的袍子既有传统黑金配色,又加入了现代感的垂坠剪裁,头巾还用了渐变色设计——视频传到Instagram上,点赞量直接冲破百万。你看,谁说裹袍子就不能时尚?Modanisa偏要把“保守”做成潮流标签,让穆斯林姑娘们第一次觉得,穿得得体也能slay全场。

18%的搜索量背后 传统服饰才是刚需中的刚需

别被那些光鲜的时尚秀迷惑了Modanisa最赚钱的生意,其实是那些看起来“老掉牙”的传统服饰。平台数据显示, 高达18%的穆斯林电商消费者搜索的是Abayas和Shalwar Qamiz这类基础款,盖头更是常年稳居搜索榜前三。你以为年轻人只喜欢新潮款?大错特错。对很多中东女性 这些传统服饰是日常刚需,人手至少得备五套:一套居家穿,一套出门穿,一套参加婚礼,一套去清真寺,还有一套备用——毕竟袍子沾了油污可不好洗。

Modanisa摸透了这心理,把传统服饰的细分做到了极致。光盖头就分几十种:尼龙款适合运动,棉麻款适合夏天针织款适合春秋,还有带蕾丝花边的晚宴款。连颜色都按肤色分,小麦色姑娘推荐焦糖色,白皮适合豆沙色,黑皮涂鸦色反而最提亮。你说这种细致度,传统服装店能做到吗?人家开在街角的店,老板可能连“尼龙”和“棉麻”的区别都说不清,更别说按肤色推荐了。

社交媒体的“解放”:从黑袍到彩色头巾, 只用了三年

2015年前后Instagram和Pinterest在中东突然火了起来。穆斯林姑娘们第一次看到,原来头巾不只有黑色,袍子也能印花纹。有个沙特女孩在Ins上发了自己穿紫色渐变头巾的照片,点赞量破了10万,评论里全是“哪里买的”。这种社交裂变效应, 让Modanisa嗅到了机会——他们赶紧上线了“用户穿搭社区”,鼓励姑娘们分享自己的搭配照。

效果有多炸?2016年,平台彩色头巾销量同比增长300%,2017年直接翻了五倍。以前姑娘们买袍子只看能不能盖住脚踝,现在会问“袖口的荷叶边会不会太夸张”“裙摆的印花显胖吗”。你看,时尚这东西,从来不是地域问题,是信息差问题。社交媒体一打通,保守地区的女性突然发现,原来宗教和时尚根本不冲突,黑袍也能穿出层次感。

融资1050万美金,沙特阿联酋资本为何砸向它?

2015年, Modanisa拿到沙特STC Venture的500万美金投资;2017年,阿联酋Wamda Venture又追投550万。中东资本向来谨慎,这次却集体押注一个土耳其电商,凭什么?人家看中的不是“穆斯林女装”这个概念,而是Modanisa把“文化适配”做成了硬通货。

举个例子:印尼客户反映, 袍子的领口容易卡脖子,设计师立马调整版型,把圆领改成V领;沙特客户说头巾的丝巾太滑容易掉,供应链马上换成防滑面料。这些细节改起来成本不高,但用户感知极强。中东消费者最烦的就是“外来品牌瞎指挥”, Modanisa偏偏反着来——让用户提需求,他们来改,这种“用户导向”的思路,直接打动了本地资本。毕竟谁能比中东人更懂中东人呢?

130个国家怎么管?自建仓库+本地客服,把退货率压到30%以下

做跨境电商最怕什么?退货。女装行业平均退货率25%-30%, 中东市场更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姑娘买衣服不试穿,直接按码数下单,后来啊尺码不合。Modanisa的招数很简单:在沙特、 阿联酋、印尼这些核心市场自建仓库,保证下单后3天内送达;再配上本地客服,用阿拉伯语、印尼语沟通,教用户怎么量尺寸、选码数。

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平台退货率控制在28%,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你以为这2%很简单?对百万级订单每降低1%退货率,就能省下几十万美金物流成本。更关键的是用户体验上去了复购率跟着涨。有个印尼客户在评价里写:“第一次买袍子,客服居然发视频教我怎么系头巾,还提醒我袖口要卷两圈才显瘦。”你看,服务这东西,有时候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2700亿美金市场里Modanisa的“敌人”是谁?

汤森路透的报告说 全球穆斯林时尚市场有2700亿美金空间,到2023年能冲到3610亿。这么大块蛋糕,谁不眼红?中东本土电商Noon、 Souq都在发力女装,Shein、Jollychic这些快时尚平台也杀进来打价格战。Modanisa却没慌,他们知道,这些玩家的“软肋”是文化理解。

举个例子:快时尚平台卖的头巾,印着欧美流行的骷髅图案,穆斯林姑娘敢戴吗?本土老店的袍子,款式十年不变,年轻人愿意买吗?Modanisa就卡在这个缝隙里——既保持传统元素,又紧跟时尚潮流;既有价格优势,又有文化信任。2017年,他们在土耳其市场的份额做到35%,沙特市场28%,直接把这些对手甩在身后。

从2亿到20亿美金,目标背后藏着什么野心?

2017年, Modanisa交易额2亿美金,Kerim Ture放话2020年要做到20亿。这个数字是不是太激进了?仔细想想,还真有可能。他们已经在130个国家铺开网络, 重点市场印尼、巴基斯坦加起来4亿人口,其中60%是女性,消费需求刚被激活。而且他们不只卖女装,还开始拓展男装、童装、配饰,想把“穆斯林时尚”做成全品类生态。

更关键的是他们手里攥着650名设计师这个资源库。未来完全可以把设计师开放给其他品牌,做平台分成;或者推出自有设计师品牌,溢价空间更大。你看,20亿美金的目标,不是空喊口号,是建立在“用户洞察+设计师资源+供应链效率”这个铁三角上的。

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才是Modanisa的护城河

再说说说个事:很多分析文章都讲Modanisa的成功靠“市场大”“定位准”,但没人提他们怎么解决“袍子洗三次就变形”这种小问题。其实 这才是真正的壁垒——他们专门找了土耳其的纺织厂,开发了一种不易起皱的混纺面料,成本只比普通面料高5%,但用户体验直接翻倍。还有头巾的针脚,普通品牌1厘米10针,他们做12针,摸上去更细腻。

这些细节看起来不起眼,但用户能感受到。穆斯林女性买衣服,买的不是布料,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Modanisa就是抓住了这点,从产品设计到客服话术,每个环节都还有什么比“懂用户”更厉害的武器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