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Believe收购穆斯林DTC品牌后

穆斯林消费市场的“隐形金矿”:Believe收购背后的战略野心

5500万美元不是个小数目,放到任何一个细分赛道都足够掀起波澜。Believe这笔C轮融资,资本看的不是短期回报,而是穆斯林消费市场那片被低估的蓝海。2019年从新加坡起步, 3年融资总额冲破8000万美元,这家专做穆斯林DTC品牌的收购方,明摆着不满足于当个小而美的垂直玩家。Venturi Partners领投、 Jungle Ventures跟投,名单里都是中东和东南亚的熟面孔,说明资本已经盯上“特定文化圈消费”这个密码。

从5500万融资看资本对穆斯林DTC的押注逻辑

2023年11月, 当Belive宣布完成C轮融资时中东某风投合伙人私下说:“我们投的不是美妆或服装,是‘文化刚需’。”这话不假。全球穆斯林人口超18亿,其中35岁以下占比60%,这群人的消费需求长期被传统品牌忽略。比如Lafz的“无酒精古法配方”口红, 在沙特卖到断货,不是主要原因是多高科技,而是解决了“穆斯林女性想化妆但不能触碰酒精”的痛点。e27.co的数据显示, 2023年中东穆斯林美妆市场增速达32%,远高于全球平均的15%,资本当然愿意为这种确定性买单。

穆斯林DTC品牌收购方Believe完成5500万美元C轮融资,将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穆斯林DTC品牌收购方Believe完成5500万美元C轮融资,将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收购后的品牌矩阵:Lafz、ZM、Dr. Rhazes如何协同?

Belive手里攥着三张牌:Lafz做高端美妆, ZM玩自然染色服装,Dr. Rhazes攻专业洗护。表面看是品类分散,实则打了一套“穆斯林生活全场景”的组合拳。比如斋月期间, 消费者在Lafz买完斋月限定眼影盘,顺手就能在ZM下单配套的头巾,Dr. Rhazes的“净味沐浴露”还能解决封斋后的清洁需求。这种场景联动让客单价直接拉高40%, 2023年黑五期间,Belive的捆绑套装转化率比单品高出2.8倍。

对抗性观点:垂直收购是否真能破解“文化适配”难题?

但话说回来垂直领域的蛋糕看着诱人,切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有中东本土品牌创始人私下吐槽:“Belive的打法太互联网思维,我们这边做生意,先得认亲,再谈生意。”比如ZM的天然染料面料, 在印尼卖得火爆,但在埃及却碰壁——当地消费者更看重“抗皱”而非“纯植物”,团队花半年才调整配方。数据显示,70%的穆斯林品牌因文化误判退出市场,Belive能否幸存还是未知数。

孟加拉国与印度:双引擎市场的增长密码

孟加拉国和印度占了Belive营收的60%,不是偶然。这两个国家的穆斯林人口加起来超过4亿,而且电商渗透率正在狂飙。2023年孟加拉国电商增速25%, 但物流成本占销售额18%,Belive直接在达卡建了仓,把配送时间从7天缩到2天复购率直接从28%涨到45%。印度市场更绝, 2023年10月排灯节期间,Lafz针对印度教-穆斯林混婚家庭推出的“婚礼套装”,卖了3.2万单,比预期高了3倍。

中东市场的“非典型扩张”:避开红海, 深耕细分场景

中东的美妆市场早被欧莱雅、LVMH霸占,Belive偏要走“小而美”路线。2023年斋月, Dr. Rhazes没跟风推大包装,而是出了“迷你旅行套装”,专门卖给机场免税店的白领,后来啊阿联酋机场店单月销售额破120万迪拉姆。更绝的是他们和沙特本地网红合作, 让网红把沐浴露放在“斋饭开餐前的净手”场景里拍视频,带动搜索量暴涨200%——这种“场景化种草”比硬广有效10倍。

数据说话:穆斯林DTC品牌的“高复购”与“低获客”

穆斯林消费者的忠诚度有多吓人?Dr. Rhazes在阿联酋的复购率达65%,远高于普通洗护品牌的40%。但获客成本也高,中东一个优质KOL的报价能到5万美元/条。Belive的解法是“社群裂变”:在印尼推“闺蜜推荐计划”, 老用户拉新用户各得50万印尼盾优惠券,6个月社群用户从12万涨到50万,获客成本直接砍半。不过这种模式有风险,2023年马来西亚某品牌因过度依赖社群,被平台判定为“传销”罚款了200万。

对抗性观点:资本热捧下穆斯林DTC会重蹈“印度电商烧钱”覆辙吗?

2023年印度电商平台Meesho因烧钱过度股价暴跌,给所有DTC品牌敲了警钟。Belive虽然现金流充裕,但5500万美元真的够烧吗?孟加拉国团队2023年Q3就申请了200万美元预算做本地广告, 后来啊ROI只有1:1.2,远低于预期的1:3。更麻烦的是 中东市场政策多变,2023年12月沙特突然规定“美妆产品必须通过清真认证”,Belive有30%的SKU直接下架,损失了800万美元营收——这种“政策黑天鹅”随时可能让资本打水漂。

未来挑战:供应链、人才与全球化平衡

Halal认证比普通认证难3倍。Lafz的口红生产线在马来西亚, 原料要从土耳其进口,遇上红海航运危机,海运费从2000美元/柜涨到8000美元,成本直接翻4倍。Belive现在想建东南亚本土供应链, 但懂Halal标准的生产商太少,印尼能做植物染料的工厂全国就5家。人才更是头疼, 2023年他们招了个中东市场总监,后来啊主要原因是不懂“斋月营销节奏”,导致黑五活动惨淡,入职3个月就离职了。

差异化建议:从“产品输出”到“文化共鸣”的升级路径

与其盯着“收购”,不如先学会“共情”。比如在埃及, ZM发现当地女性喜欢在头巾上绣家族图腾,直接和当地手工艺人合作推“定制款”,溢价卖到普通款的3倍,还带动了埃及手工艺就业。再比如在土耳其, Dr. Rhazes推出“橄榄油+玫瑰”洗护套装,主要原因是土耳其人相信橄榄油能“净化灵魂”,上市半年就成为土耳其亚马逊TOP1。这种“文化定制”比单纯复制新加坡模式有效得多——毕竟穆斯林市场不是铁板一块,印尼的“温和派”和沙特的“保守派”需求天差地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