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推出支付服务,卖家若拒绝使用

一封邮件炸锅:亚马逊的“支付邀请”藏着什么算盘?

2月初的英国卖家群里截图像病毒一样传开——亚马逊的邮件标题刺眼得让人心慌:“关于您的亚马逊支付账户更新”。打开内容, APUK、“提供支付服务”、“影响销售”这些词混在一起,像一串密码,卖家们却瞬间破译了潜台词:选亚马逊,或者被边缘化。

有人盯着邮件里的“同意键”发呆,手指悬在半空不敢点。这哪是邀请,分明是通牒。亚马逊在2月1日甩出的公告, 把“支付服务商计划”包装成“提升不合规行为发现能力,保护消费者和卖家”的善举,可卖家们谁不知道,平台把支付环节捏在手里意味着什么?2019年就有风声说亚马逊要碰支付,2021年这把刀终于架到了英国站的脖子上。

强硬!亚马逊推支付服务  卖家拒绝或将影响产品销售
强硬!亚马逊推支付服务 卖家拒绝或将影响产品销售

“同意键”下的默认陷阱:60天不操作=自动接受?

邮件里那句“若希望继续正常开展业务并保持现有可用选项, 则无须采取任何措施”,翻译成人话就是:60天内不管不问,默认你同意了。有卖家算过这笔账, 收到邮件时离60天期限只剩40天中间还要处理春节订单、备货、广告投放,哪有时间细读几十页的APUK条款?等反应过来账户已经被绑上了亚马逊的支付链,想解绑?难。

更让人憋屈的是拒绝的后果。邮件说“可能会影响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具体怎么影响?没人给准话。有卖家试过拒绝,后来啊产品链接直接被限流,关键词排名掉出前三页,订单量腰斩。找客服?客服只会复制粘贴:“请查看邮件指引。”这哪是选择权,分明是“二选一”的升级版——选亚马逊,活;选自己,等死。

英国站只是开胃菜?亚马逊的支付版图要吞下多少站点?

群里早有卖家猜:英国站只是小白鼠。亚马逊的物流、仓储、广告早就啃下了支付是再说说一块肥肉。一旦英国试点成功,德国、法国、美国……迟早都要跟进。想想就后背发凉,到时候卖家从备货到收款,全被亚马逊握在手里议价权还剩多少?

对比其他平台,亚马逊的强硬显得格外扎眼。eBay让卖家绑定PayPal,但至少第三方支付也能用;Wish的支付系统开放,还能连国内微信支付。亚马逊倒好,直接把门焊死了——要么用我的,要么滚蛋。有在欧洲混了10年的老卖家感慨:“以前亚马逊是房东,现在要当银行,下一步是不是要开工厂卖货了?”

卖家的“憋屈”:自主选择权正在被蚕食?

“我开店6年,从亚马逊物流到广告投流,哪一样没听平台的?现在连收款都要被管,还有完没完?”英国站3C卖家李哲的吐槽,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他给算了笔账, 之前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手续费1.2%,换亚马逊支付后直接涨到2.5%,一个月多掏3000英镑手续费,“这不是抢钱是什么?”

更让卖家寒心的是“被自愿”的感觉。亚马逊在公告里说“提升发现、防范和处置不合规行为的能力”,可谁见过不合规行为通过支付环节解决了?倒是有卖家主要原因是账户被冻结,钱压了3个月才拿回来那时候亚马逊的支付服务还没推出呢。说白了所谓“防不合规”,不过是给垄断找借口。

支付服务商的“生死局”:选亚马逊还是第三方?

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卖家,现在像踩在钢丝上。有人偷偷联系了WorldFirst,客服说暂时不受影响,但“建议关注平台政策变化”。潜台词大家都懂:亚马逊的刀迟早要砍下来。Payoneer的群里卖家们讨论着要不要转场,可转去哪里?eBay流量不如亚马逊,Temu利润薄如纸,离开亚马逊,等于自断经脉。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也没闲着。有传言说某服务商正在开发“抗亚马逊”工具,帮助卖家绕开平台支付,但具体能不能成,谁也不敢打包票。毕竟亚马逊的规则改起来比翻书还快,今天让你用第三方,明天找个理由封你账户,你连哭都没地方哭。

亚马逊的“野心”:从电商平台到生态霸主的野心

把亚马逊的版图画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物流中心覆盖175个国家, FBA仓库塞满全球商品,AWS服务器撑着整个电商生态,现在再加上支付——这不是电商平台,这是电商界的“宇宙中心”。亚马逊要的不是赚卖家的手续费,而是掌控整个交易链条的数据、资金流、信息流。

想想看,卖家从上架产品到收到货款,每一步数据都在亚马逊手里。它能知道哪个产品卖得好,哪个卖家利润高,甚至能预测市场趋势。有了这些数据,亚马逊自己卖货不是更轻松?2020年亚马逊自有品牌销售额暴涨120%, 2021年还在推“精品店”,这背后支付环节收集的数据功不可没。

“支付卡脖子”:跨境电商卖家的新困境

“被卡脖子”这三个字,现在成了卖家的日常。以前担心物流卡脖子,担心广告卡脖子,现在轮到支付了。有卖家说:“以前收款靠第三方, 还能比比哪家费率低;现在只能用亚马逊,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连讨价价价的余地都没有。”

更麻烦的是合规风险。亚马逊的支付服务要求卖家提供更多财务信息,税号、银行流水、公司架构……一个不对,账户就受限。某家居卖家主要原因是税号更新慢了两天被亚马逊冻结了5万英镑货款,理由是“涉嫌洗钱”。再说说花了3个月请讼师、找税务师,钱才拿回来生意都耽误了。

卖家破局:在亚马逊的规则下如何“平安跳舞”?

反抗没用,只能适应。有经验的卖家已经开始布局:双账户运营, 亚马逊支付绑定主账号,第三方支付绑定副账号,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提前测试亚马逊支付的手续率、到账时间,算清楚成本账,别到时候利润被吃干抹净;加入卖家联盟,共享政策解读,总比自己瞎琢磨强。

合规还是第一位的。别想着钻空子,亚马逊的支付系统盯着你的每一笔交易,一旦发现不合规,轻则罚款,重则封店。有卖家主要原因是刷单被亚马逊支付系统标记,后来啊不仅账户被封,连带其他站点的销售都受了影响。

“温水煮青蛙”还是“主动出击”?卖家的生存智慧

2021年Q1的英国卖家论坛上,有人发起投票:“你会接受亚马逊支付服务吗?”70%的人选了“无奈接受”。但剩下的30%,选择了“主动适应”。某电子卖家小林就是其中之一, 他提前3个月联系了亚马逊的支付服务支持团队,把公司财务流程梳理得明明白白,政策一落地,他的账户就顺利转过去了没受一点影响。

“与其等亚马逊来卡你,不如自己先卡住亚马逊的规则。”小林说。他发现亚马逊支付对“高复购率产品”有隐藏优惠, 于是把店铺里卖得好的家居用品全部转到了亚马逊支付,虽然手续费高一点,但主要原因是复购率提升了30%,整体利润反而多了15%。

未来已来:支付服务的“蝴蝶效应”将席卷整个行业?

2022年,亚马逊德国站开始试点支付服务;2023年,日本站也跟上了脚步。亚马逊的支付版图,正在像藤蔓一样蔓延。有机构预测, 到2025年,亚马逊将覆盖全球80%主要站点的支付服务,跨境电商卖家的“支付自由”将成为历史。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也在求变。有的转型做支付解决方案,帮卖家对接多个平台;有的深耕细分领域,比如专注小语种市场的支付服务。可无论如何, 亚马逊的“生态绞杀链”已经形成,卖家想在里面活下来要么成为链条的一部分,要么被链条绞碎。

说到底,亚马逊推出支付服务,不是偶然是必然。当一家公司掌控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它想做什么没人拦得住。卖家能做的,不过是看清规则,在刀尖上跳舞,别让自己成为第一个倒下的那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