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印度排灯节期间,Club

灯火下的狂欢:当排灯节遇上Club Factory的“草根逆袭”

印度每年十月的排灯节,总像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大烟火。家家户户点亮油灯,街道上飘着甜香的酥油饼,连空气中都浮动着“以光明驱散黑暗”的期待。但很少有人注意到, 这场古老节日正悄悄重塑印度的电商格局——在2019年的排灯节季,一个叫Club Factory的平台,用700%的订单量增长,硬是在亚马逊和Flipkart的“巨头围猎”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被巨头“忽略”的增长密码

提到印度电商, 大多数人脑海里蹦出的总是亚马逊的Prime Day,或是Flipkart的“大促销”。但Sensor Tower在2019年9月的数据像一记闷棍:Club Factory的安装量突然冲到全球第一, 超过Snapdeal成为印度第三大购物应用,甚至在Google Play购物类登顶。这背后藏着什么?楼云说“我们没跟巨头拼品牌,而是让中小卖家活了下去。”

印度排灯节Club Factory订单量同比增长700% 时尚生活和手机配件热销
印度排灯节Club Factory订单量同比增长700% 时尚生活和手机配件热销

比哈尔邦和特兰甘纳邦的订单增长快得吓人。这两个邦长期被大平台“边缘化”——物流跟不上,消费者习惯货到付款,大品牌嫌偏远不愿入场。但Club Factory在这里发现了金矿:100多名本地卖家,硬是刷出了每天1.5万个订单的记录。有个德里卖男士T恤的商户, 排灯节期间单周销量比过去半年还多;苏拉特做女士民族服装的卖家,直接把库存卖到断货。这些“小作坊”凭什么抢走巨头的生意?答案藏在Club Factory的“零佣金”规则里——它不抽成, 只帮卖家找流量、管物流,中小商家终于能跟大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手机配件和T恤:新德里的“反常”热销

新德里人买什么?大数据显示,排灯节期间最火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时尚生活用品”和“手机配件”。这跟常识有点反——按理说节日该买家电、买黄金才对。但Club Factory的用户画像揭开了谜底:印度年轻人买手机壳, 是为了给新手机“排灯节装扮”;买民族风T恤,是节日聚会拍照的刚需。楼云说“我们以为手机和电子是主角,后来啊生活方式产品的需求像火山一样喷出来。”

这背后藏着印度消费的升级逻辑。过去大家觉得“便宜就行”,现在更看重“有没有节日仪式感”。比如手机壳, 不再是简单的保护套,上面要印着排灯节的油灯图案;民族服装,不能只是传统款式,还得带点现代剪裁,适合年轻人穿去派对。Club Factory的本地化团队提前三个月就开始跟供应商沟通,把“节日感”揉进产品设计。后来啊就是:新德里的订单里这类“带情绪价值”的产品占比超过60%,转化率比普通商品高出35%。

70%中小卖家:一场“去中心化”的胜利

Club Factory的卖家里70%是中小企业。这数字背后是印度数百万“小生意人”的生存困境。传统电商平台入驻门槛高,佣金抽成狠,小卖家根本玩不起。但Club Factory说“你们只管做货,其他交给我们”。它帮小卖家对接供应链, 用AI预测需求,甚至提供“无货源”服务——卖家不用囤货,平台接到订单直接从工厂发货,零风险试错。

西孟加拉邦有个做手工刺绣围巾的妇女合作社,过去一年只能卖几十条。排灯节前, Club Factory的运营团队帮她们拍短视频、写产品故事,围巾的“手工温度”打动了很多消费者。后来啊就是:合作社的订单从每天5单暴增到800单,收入翻了160倍。这样的故事在Club Factory的印度生态里不是个例。楼云说“我们不是在做平台,是在帮‘小而美’的生意长成大树。”

仓库和物流:藏在节日狂欢背后的“硬骨头”

700%的订单增长,最考验的是物流。2019年排灯节前,Club Factory在印度只有3个仓库,根本不够用。团队紧急在孟买开了一个新仓库,跟当地物流公司合作,把配送范围扩大到70%以上地区。更关键的是“再说说一公里”——印度很多乡村没有固定地址, Club Factory就采用“货到付款+村头自提点”模式,农民在村口就能拿到包裹。

有个细节很说明问题:排灯节期间, Club Factory的物流延迟率只有2.3%,远低于行业平均的8%。这得益于它的“智能分仓系统”——根据用户历史订单,提前把商品调到离用户最近的仓库。比如比哈尔邦的消费者下单民族服装,货物直接从本地仓库发出,24小时内就能送到。这种“快”不是偶然是平台提前半年布局的后来啊。

巨头围猎下的“差异化生存”

亚马逊和Flipkart在印度烧钱烧得凶,主打“品牌+大件”。但Club Factory走的是另一条路:做“集市式市场”。楼云说“未来印度电商会有三个玩家:品牌零售商、在线杂货平台,还有我们这样的集市。消费者要买家电去亚马逊,但买手工刺绣、民族风T恤,得来我们这儿。”

这种差异化让Club Factory避开了正面竞争。2019年9月, 当亚马逊还在忙着搞“会员日”时Club Factory已经用中小卖家的“节日限定款”吸引了年轻消费者。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 它的用户留存率比Snapdeal高出20%,主要原因是用户在这里总能找到“新鲜玩意儿”。

零佣金模式的“长期主义”

不收佣金,Club Factory怎么赚钱?楼云的答案是“靠服务增值”。它给卖家提供数据分析、流量推广、供应链金融,这些增值服务才是盈利点。比如有个手机配件卖家, 通过Club Factory的“精准营销工具”,把广告投放ROI从1:3提升到1:8,平台从中抽取10%的服务费。这种“先让卖家赚钱,再跟着赚钱”的逻辑,让中小商家死心塌地跟着平台走。

但也有人质疑:零佣金能持续吗?2019年排灯节的700%增长,是不是昙花一现?Club Factory的回应是“我们投了3个仓库,跟几十家物流公司签了独家协议,这些都是长期资产。”毕竟电商的本质不是“抢节日流量”,而是“能不能让中小卖家365天都赚钱”。

灯火之外:印度电商的“下一个战场”

排灯节的灯火会熄灭,但印度电商的故事才刚开始。Club Factory用700%的增长证明:中小卖家的需求, 被巨头低估了;本地化的“烟火气”,比标准化的大品牌更有穿透力。未来的印度电商, 或许不是“赢家通吃”,而是“百花齐放”——就像排灯节,每盏灯都有自己的光芒,汇聚起来才能照亮整个夜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