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哪家零售商在即将到来的黑五之战中更有可能独占鳌头

黑五战场变了:消费者不再只盯着价格战

说真的, 现在谈黑五,还以为大家半夜排队抢电视呢?早就不是那个事儿了。2023年11月初,NRF做了一调研,56%的人已经在看圣诞礼物清单了比十年前多了8个百分点那个。有意思的是这些人里只有4%买完了——说明什么?消费者早就不信“一天优惠”了他们要的是“持续性获得感”。亚马逊Prime Day玩明白了 2023年7月那场销售额直接干翻去年黑五加网一总和,消费者被惯坏了:凭什么黑五才能打折?

现在零售商头疼的是怎么把“大促焦虑”变成“日常信任”。沃尔玛2023年10月底就悄悄上“Early Drop Deals”, 不叫黑五,就叫“提前放价”,后来啊黑五前两周搜索量就冲上去了——消费者买账吗?买,但买的不是便宜,是“你懂我早开始购物”的心理。

“黑五之战”即将打响 哪家零售商更有可能成为“大赢家”?
“黑五之战”即将打响 哪家零售商更有可能成为“大赢家”?

提前开打促销战,沃尔玛的“提前量”策略

沃尔玛这招“早鸟牌”打得有点东西。2023年官方公告写得明白,感恩节前一周就开始打折,家电打8折,玩具满减,但愣是不提“黑五”俩字。消费者呢?就吃这套。Captify 2023年11月第三周数据,搜“Walmart black friday”的人数是亚马逊的两倍多——你猜怎么着?人家根本没开始黑五,只是提前放了个风。这招叫“心理预售”,让消费者觉得“我先占便宜了”,到真黑五那天反而没那么冲动。对比亚马逊,非得到11月20号才公布折扣,后来啊呢?11月第三周搜索量被沃尔玛压一头, 但黑五当天又反超——说明亚马逊用户是“死等党”,沃尔玛用户是“早鸟派”,两种人群,两种打法。

亚马逊的“Prime Day效应”:消费者对大促的期待阈值

但亚马逊真急了吗?未必。2023年Q3财报显示,Prime会员数增长8%,这些人早被Prime Day喂饱了。Prime Day时打7折的耳机,黑五再打8折?消费者只会骂“耍我呢”。所以亚马逊2023年黑五玩了个“梯度优惠”:Prime会员提前6小时抢, 非会员正常折扣,后来啊前1小时订单量比2022年同期涨35%。高盛2023年11月调研, 34.6%的人把亚马逊列为首选购物平台——不是主要原因是便宜,是主要原因是“习惯性信任”。不过亚马逊有个隐患:提前促销太克制, 2023年黑五前一周搜索量增速比沃尔玛慢12%,说明“神秘感”玩过头,消费者都跑去沃尔玛蹲点了。

数据不会说谎:搜索量、 流量与销售额的真实博弈

别听那些“销售额破纪录”的通稿,要看真实数据。Hitwise 2023年黑五数据,亚马逊占在线交易56.8%,沃尔玛8.4%,看着碾压?但位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 沃尔玛黑五当天门店流量占全美零售业的3.4%,亚马逊线下店?几乎没有。这说明什么?线上亚马逊是王者,但沃尔玛靠线下“兜底”。2023年黑五沃尔玛官方说2200万人进店, 人均消费200美元,算下来44亿美元——比亚马逊线上39亿美元还高。但问题来了:这44亿里有多少是冲着“Early Drop Deals”提前买的?又有多少是黑五当天临时加购的?没人说清楚,数据背后都是“算盘”。

移动端成为主战场,谁能更快抓住“指尖消费”?

现在谁还用电脑逛黑五?Adobe Analytics 2023年数据,移动端订单占比68%,比2022年涨5个百分点。关键在“加载速度”——SimilarWeb 2023年11月测, 亚马逊APP打开速度比沃尔玛快1.2秒,转化率直接高15%。沃尔玛急了2023年黑五前上线了“AR试妆”和“3D看家电”,后来啊呢?移动端订单量涨了22%,但还是没追上亚马逊。不过沃尔玛有个杀手锏:“线上下单,门店自提”。2023年黑五这天 BOPIS订单量占线上订单的35%,消费者当天就能拿到货,比亚马逊次日达还香——你说这算不算“线上流量+线下履约”的完美结合?

物流和库存:看不见的“弹药库”决定胜负

消费者抢完就后悔,多半是等不到货。亚马逊2023年黑五前吹嘘“95%美国人口次日达”,后来啊加州暴雨,仓库积压,3C产品断货率12%。沃尔玛就聪明多了 2023年Q3和FedEx签了独家协议,偏远地区配送时效缩30%,黑五期间断货率只有7%——为啥?人家有4700家门店当“前置仓”,洛杉矶缺货,直接从门店调货,比亚马逊从中心仓调快6小时。但亚马逊也不是吃素的, 2023年11月中旬在德州新开3个机器人仓库,黑五当天3C产品发货速度比2022年快40%。物流这事儿,就像下盲棋,你看不见对手的棋子,但能感受到他的杀气。

价格战的“双刃剑”:谁在亏本赚吆喝?

Target 2023年黑五疯了 电视打7折,游戏机买一送一,后来啊Q4毛利率直接跌8%。沃尔玛学精了 2023年黑五不碰3C和家电,专攻生鲜和日用品,“天天低价”口号喊了十年,黑五期间反而没大促,客单价涨了12%——消费者觉得“平时就便宜,黑五更值”。亚马逊呢?2023年黑五对自家Echo音箱打5折,亏本吗?不Prime会员年费涨了20%,算下来还是赚。价格战打到这份上,已经不是“谁便宜谁赢”,而是“谁敢用不赚钱的品类引流,靠赚钱的品类回血”。2023年Bain调研, 黑五期间客单价超过100美元的零售商,复购率比打低价的高23%——说明消费者买的不是便宜,是“值不值”。

新兴玩家搅局:TikTok Shop的“社交冲击波”

别以为黑五是亚马逊和沃尔玛的二人转。TikTok Shop 2023年双12在东南亚干出300%的增速, 美国市场黑五期间直播带货转化率8.5%,是行业平均的2倍。你敢信?一个20岁的网红推一款联名口红,3小时卖掉5万支,比丝芙兰一天还多。沃尔玛坐不住了 2023年11月和TikTok搞“#WalmartFinds”挑战,播放量破5亿,但问题来了:TikTok用户下单后货还得靠沃尔玛发,履约时效比亚马逊慢48小时。

亚马逊更狠, 2023年黑五前收购了TikTok竞品Pulse,搞“短视频+一键下单”,但用户买账吗?年轻人喜欢“种草”, 但讨厌“被收割”,TikTok Shop的复购率只有12%,比亚马逊低18个点——社交电商看着热闹,但“信任链”没搭起来终究是昙花一现。

中小零售商的“夹缝生存”:差异化是唯一出路

大玩家打架,小玩家有活路吗?有。户外品牌REI 2023年黑五搞“户外体验套餐”:买帐篷送露营课,销售额涨35%。母婴品牌Babylist 2023年黑五推“新手礼包”, 包含尿不湿、奶粉、育儿指南,转化率6.7%,比亚马逊高3倍。2023年Shopify数据,独立站黑五转化率平均6.7%,平台才3.1%——为什么?中小零售商懂“垂直人群”。亚马逊卖母婴用品,用户看的是价格;Babylist卖的是“新手妈妈的理解”。2023年黑五期间, 中小零售商通过私域社群复购率25%,比大商超高15个点——说白了黑五早不是“流量游戏”,是“人心游戏”。

未来趋势:黑五会消失吗?零售商的“长线思维”

Adobe Analytics预测2024年黑五销售额增长缩水到15%,而“黑五前一周”促销占比会到40%。消费者对“套路”免疫了2023年Bain调研,68%的人觉得“黑五折扣和平时没区别”。亚马逊2024年要搞“会员周”, Prime Day结束后折扣延续;沃尔玛直接推“季度性折扣”,不再搞“一天狂欢”。

零售商终于想明白了:与其让消费者等你打折,不如让他们觉得“天天都能捡便宜”。2023年黑五后复购率最高的品牌, 不是打价格战的,而是搞“会员专属权益”的——Costco黑五后会员续费率涨了9%,说明什么?黑五或许会变,但“消费者对信任的需求”永远不变。零售商的战场,早就从“一天”拉长到了“一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