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Coupang和Gmarket
韩国电商的表面之下:年轻人正在悄悄逃离Coupang和Gmarket
韩国的电商地图上,Coupang和Gmarket像是两座无法忽视的大山那个。86%的消费者习惯在这两个平台加上亚马逊里转悠, 剩下的14%里10%直接冲商家官网,剩下那点零头,才是年轻人真正在玩的战场。别被主流数据骗了当20多岁的年轻人打开手机,屏幕里跳出来的早不是熟悉的橙色和绿色logo。他们在找不一样的东西,一种能让他们从“千篇一律的网购”里抬头的可能性。
Z世代的“反叛”:从“买得到”到“买得特别”
20多岁的韩国年轻人,对购物早有了自己的叛逆。Gmarket上那些标着“超值”“限时”的商品,在他们眼里越来越像流水线产物。64%的Gmarket用户是20-30岁,但这群人正在悄悄卸载app。2023年首尔大学商学院的调研显示, 78%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在大平台买衣服总撞衫,尴尬到脚趾抠地”。他们要的不是便宜,是“只有我有”的底气。

这种心态催生了小众平台的春天 比如ZigZag——一个主打设计师品牌的时尚平台,2023年6月累计交易额冲到1.3万亿韩元,77%的用户是10多岁的青少年和20出头的年轻人。这里没有9.9包邮的T恤, 只有独立设计师的手工染衬衫、限量款帆布鞋,价格贵一倍,却能在ins上收获一堆“链接求”的评论。
二手经济里的“信任链路”:Bungaejangter的年轻密码
说到“不一样”,二手平台可能是Z世代最爱的“反叛现场”。Bungaejangter——名字翻译过来是“放市场”,听着就带着点市井气的亲切。这个平台上, 60%的用户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卖的不是用烂的旧物,是“只穿过三次的绝版球鞋”“拆封但闲置的限量化妆品”。为什么愿意在二手平台花钱?主要原因是这里有年轻人建立的信任体系。
2022年平台推出的“鉴定先行”服务,买家收货前有专业团队验货,假货直接退一赔三。对比Gmarket上“中国人开的化妆品店有假货”的吐槽,这种看得见的保障让年轻人掏钱时少了犹豫。Karrot Market更绝,专门做母婴二手,年轻妈妈们在这里交易婴儿车、童装,甚至没开封的奶粉。平台数据显示, 2023年Q2母婴二手交易量同比增长210%,90后妈妈占了买家群体的72%——对她们花一半价格买成九新的名牌婴儿车,比买全新杂牌更“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