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terest视觉搜索Lens如何实现增加购物链接功能
当街角的咖啡杯有了购买链接:Pinterest Lens如何重构“看到就买”的购物逻辑
当用户在街角咖啡馆看到一款造型独特的咖啡杯, 却找不到购买链接时Pinterest的Lens正在悄悄改变这种场景。这款视觉搜索工具像个“视觉翻译官”, 把现实世界的物体变成可点击的购物入口——用户只需对着咖啡杯拍照,Lens就能在几秒内跳出同款商品,标价、库存、购买链接一应俱全。这种从“心动”到“行动”的即时转化,正在 跨境电商的流量玩法。
技术底座:机器视觉如何读懂“模糊的购物欲”
Pinterest的Lens不是简单的图像识别工具,它更像一个“视觉需求解码器”。当用户上传一张模糊的家居照片时 机器视觉技术会拆解出“北欧风”“浅木色”“落地灯”这些视觉关键词,再通过Pinterest的图库匹配到具体商品。2023年数据显示, 这种技术让时尚产品的搜索匹配准确率提升了50%以上——过去需要输入“白色方领衬衫”才能找到目标,现在拍张闺蜜上身照就能精准定位。

标签系统的进化是关键。过去一年, Pinterest的女性时尚板块标签数量翻了一番,从“连衣裙”这种粗分类细分成“高腰碎花”“泡泡袖”“茶歇裙”等28个子类。这种“视觉颗粒度”的提升,让Lens能读懂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比如用户拍一张“ins风早餐”照片, Lens不仅识别出餐具,还会推荐同款吐司模具、咖啡滤纸,形成“场景化购物链路”。
从拍到买:Lens的链路缩短术
Lens的购物链路设计藏着“用户心理学”。用户点击搜索栏的相机按钮后界面会默认弹出“购物”选项卡——这个设计细节让转化率提升23%。Pinterest发现,多数用户用Lens就是为了购物,干脆把购物选项前置,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拍完照后 Product Pins会直接展示价格和库存,甚至标注“仅剩3件”,这种“稀缺性暗示”让加购率提高18%。
链路缩短还体现在“跨平台跳转”上。2023年6月, Pinterest与Shopify达成深度合作,商家后台可直接同步产品目录到Lens。当用户通过Lens找到商品时跳转的是商家自己的店铺页面而非第三方平台。这种“跳转即转化”的设计, 让某家居品牌在合作后首月通过Lens获得的订单量增长40%,客单价提升27%。
商业化棋局:Pinterest的电商野心与变现逻辑
联属营销与Shopify:双轮驱动变现
Pinterest的盈利模式藏在“每一次点击”里。当用户通过Lens的购物链接完成购买,Pinterest会抽取8%-15%的佣金。这种“按效果付费”的模式比传统广告更受商家青睐。2023年Q2财报显示, Pinterest的广告收入中,购物相关链接贡献了35%,同比去年增长21%。
与Shopify的合作是另一张王牌。2023年3月, Pinterest推出“Shopify商家工具包”,让中小商家能一键将产品同步到Pinterest。某独立服装品牌在接入工具包后 其商品在Lens中的曝光量每周增长12%,转化率比普通 Pins 高3.2倍。这种“小商家赋能”策略,让Pinterest在跨境电商领域抢占了大量长尾市场。
对抗Google与Instagram:视觉购物的新战场
Google Lens早已具备购物功能,但Pinterest的差异化在于“场景化”。Google擅长识别“已知物品”,而Pinterest更擅长挖掘“潜在需求”。2023年数据显示,Lens的用户中,63%是“主动购物”,远高于Google Lens的41%。
Instagram的Shopping功能则依赖KOL种草,而Pinterest走的是“用户自主发现”路线。2023年5月, Instagram与塔吉特合作推出“明星同款”购物标签,但转化率仅为Lens的60%。Pinterest的用户更像是“主动逛街”, 看到喜欢的物品会主动搜索,这种“高意向流量”让商家愿意支付更高佣金。
用户行为革命:为什么视觉搜索正在爆发
从“关键词搜索”到“所见即所得”
用户搜索习惯的变化是Lens爆发的根本原因。2023年Pinterest用户调研显示,72%的年轻用户更愿意“拍实物搜索”而非“打字搜索”。当用户看到朋友穿的衣服、餐厅的餐具,直接拍照比描述“米白色V领针织衫”更高效。这种“视觉优先”的搜索需求,让Lens的月活用户在2023年突破2亿,较2019年增长3倍。
疫情加速了这种趋势。居家让用户更依赖“线上逛街”,而Lens让“逛街”变得更直观。2023年“黑五”期间, 通过Lens进入商家的用户平均停留时间是普通用户的2.3倍,加购率高出45%。用户不再是“搜索-浏览-购买”的线性流程,而是“看到-搜索-购买”的即时反应。
标签进化:让“模糊需求”变“精准匹配”
Pinterest的标签系统像个“需求放大器”。2023年7月, 平台新增“场景化标签”,比如“露营必备”“开学穿搭”,用户拍一张露营照片,Lens会推荐帐篷、睡袋、折叠桌整套装备。某户外用品品牌在接入场景化标签后通过Lens获得的订单中,客单价超过200元的占比提升到68%。
AI的让标签更“懂用户”。机器学习会分析用户的搜索历史、保存记录,给同一张图片打上不同标签。比如拍一张沙发照片,新用户可能看到“简约沙发”,而装修博主可能看到“可储物沙发”“可拆洗沙发”。这种“千人千面”的标签体系,让Lens的转化率比传统搜索高27%。
商家落地指南:如何抓住视觉搜索红利
选品与标签优化:被“看见”的第一步
商家想在Lens中脱颖而出,选品必须“视觉化”。那些“出片率高”的商品——比如颜色鲜艳、造型独特、适合拍照的家居用品、服装——更容易被用户搜索到。2023年, Pinterest数据显示,通过Lens搜索的家居商品中,“莫兰迪色系”的曝光量是普通色系的2.1倍,“几何造型”比“纯色”点击率高38%。
标签优化是另一关键。商家需要为商品打上“视觉标签”, 比如“ins风”“适合拍照”“高颜值”,这些标签会被Lens优先识别。某饰品品牌在优化标签后其商品在Lens中的搜索排名提升15位,日均点击量增长500+。商家还可以参考Pinterest的“热门趋势标签”, 比如2023年“Y2K复古”“奶油风”等,提前布局相关商品。
从Lens到Shop:构建视觉购物闭环
商家需要打通“Lens-店铺-复购”的链路。当用户通过Lens进入店铺后 首页可以设置“同款推荐”“搭配套餐”,比如用户买了咖啡杯,推荐同款托盘、勺子。这种“关联销售”让某家居品牌的客单价从85元提升到132元,复购率提高22%。
KOL种草结合Lens是高效玩法。2023年, Pinterest推出“Shopping Spotlights”功能,让KOL可以在图片中标注“可购买商品”。某美妆KOL通过Lens标注口红色号,其粉丝点击率比普通链接高3倍,带动该色号销量增长180%。商家可以邀请KOL合作,让商品在“视觉种草”中自然曝光。
未来展望:视觉搜索的下一站在哪里
AR试穿与场景化购物:更沉浸的体验
Pinterest正在测试AR试穿功能, 用户拍张自拍,就能“试穿”Lens推荐的服装。2023年9月,某快时尚品牌接入AR试穿后Lens的转化率提升35%,退货率降低18%。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让购物从“想象”变成“现实”。
场景化购物会更深入。未来用户拍一张“卧室照片”, Lens不仅推荐家具,还会根据房间尺寸、装修风格生成“3D布置方案”,并链接购买所有商品。这种“一站式场景解决方案”,可能让家居行业的客单价提升50%以上。
跨平台整合:视觉搜索的生态扩张
Pinterest正把Lens能力输出到其他平台。2023年10月, Pinterest与亚马逊达成合作,用户可以在亚马逊App内使用Lens搜索商品,直接跳转Pinterest的购物链接。这种“跨平台生态”让Lens的流量池扩大,也让商家的曝光渠道更多元。
本地化购物是另一方向。2024年, Pinterest计划在Lens中添加“附近商店”功能,用户拍完商品后不仅能线上购买,还能看到附近的实体店库存和导航。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可能让传统零售商的到店客流提升25%。
视觉搜索正在 “人-货-场”的逻辑。当街角的咖啡杯、 朋友的穿搭、杂志上的家居都能变成可点击的购物链接,跨境电商的流量入口已经从“搜索框”变成了“摄像头”。Pinterest Lens的实践证明, 技术的终极价值不是炫技,而是让“看到就买”从幻想变成日常——而这或许就是电商的下一片蓝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