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商速递大战谁将领跑?阿里支持的Paytm
印度电商速递战火燎原, Paytm的“当日达”野心
印度电商市场的战火,早就从单纯的商品比价烧到了配送时效的比拼那个。最近一个消息让行业绷紧了神经:阿里支持的Paytm Mall要杀入“当日速递”赛道了。消息人士透露,这家印度第三大电商平台计划在电子产品、食品杂货和健康产品领域推出超本地当日配送服务。别小看这个动作,这相当于在亚马逊印度和Flipkart已经白热化的竞争中,又扔进了一颗“定时炸弹”。
从支付工具到电商“黑马”, Paytm的逆袭路
说起Paytm,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印度版支付宝”。没错,它确实是从电子钱包起家的。2010年上线时谁能想到这个新德里的创业公司,十年后会搅动印度电商的格局?2016年,Paytm电子钱包用户就突破了1.77亿,独立访客超2亿,这流量基础让阿里嗅到了机会。2015年阿里砸了5亿美元, 后来又领投多轮融资,直接把Paytm的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的股份干到了40%。阿里的算盘打得精:与其自己从零建生态,不如扶个“本地代理人”。

Paytm也没让人失望。2019年推出Paytm Mall, 直接照搬天猫的“平台+商家”模式,短短几年就攒下14万卖家、6800万种商品。更狠的是 它把电商和支付场景深度绑定了——用Paytm钱包下单能立减,这招直接把印度消费者的支付习惯给“锁死”了。2021年搞节日大促时 Paytm Mall一口气抛出10亿种全球商品,这规模已经能和亚马逊印度的5亿商品掰手腕了。不过光有商品不够,印度消费者最头疼的“再说说一公里”问题,始终是块心病。
超本地配送成新战场, Paytm的“曲线救国”
所谓“超本地配送”,说白了就是“今天下单今天到”。在印度,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难在物流基础设施差,城市堵车能把人逼疯;简单在印度人太吃这一套——谁不想早上下单的下午就能拿到手机?Paytm Mall盯上了这个痛点,但没敢硬碰硬。他们没学亚马逊自建仓储, 也没学Flipkart收购Shadowfax搞90分钟极速达,而是玩起了“农村包围城市”:和1万家社区小店、夫妻老婆店合作,让他们当前置仓。
你想啊,社区店就在居民楼下卖的都是柴米油盐、手机配件,这距离比什么物流中心都近。Paytm负责引流,用户在App上下单,系统自动派单给最近的合作店,店员直接送货上门。这模式妙在“轻”——不用自己压货,不用养庞大的配送队,还能帮小店拉生意。2023年封锁期间, Paytm总部从新德里迁到班加罗尔,就是要更贴近南部市场,加速推进这个“店仓一体”计划。不过他们也很谨慎,暂时不碰药品和生鲜,这两类供应链太复杂,万一出问题砸了招牌。
竞争对手的“快”与“慢”, Paytm的机会藏在细节里
Paytm杀进来时战场早不是空荡荡的了。沃尔玛旗下的Flipkart, 2022年就用Shadowfax搞出了90分钟杂货配送,靠的是自有仓+社区店双线作战;亚马逊印度更狠, Prime会员能体验“2小时达”,但只限大城市;Snapdeal也想凑热闹,主打非处方药配送,后来啊被物流成本拖垮,创始人带头降薪。就连搞外卖的Swiggy、搞支付的JioMart,都借着流量优势杀入了速递领域。
但Paytm发现了个“缝隙”:巨头们都在盯着新德里、 孟买这些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反而成了“配送洼地”。数据显示,印度35%的人口住在小城市,他们同样需要“当日达”,但巨头的服务覆盖不到。Paytm过去两年就在下沉市场扎根,合作的小店很多都在班加罗尔、浦那这些二线。2023年雨季, 他们测试过一个案例:在浦那通过社区店配送手机壳,平均时效从48小时缩到12小时订单量直接翻了两番。这说明什么?下沉市场对“快”的渴望不比大城市弱,只是没人好好服务。
阿里系资源加持,Paytm的“弹药库”有多猛?
Paytm敢在速递赛道上猛冲,底气来自背后的阿里。别以为阿里只是投了钱,人家是把“中国经验”打包输出过来了。2018年阿里领投Paytm Mall 2亿美元融资时 就明确说了:要把东南亚Lazada的卖家资源、菜鸟的物流经验都搬过来。果不其然 2021年Paytm Mall的商品里有30%是“中国制造”,从深圳华强北的手机到义乌的小商品,通过阿里的供应链直接送到印度消费者手里。
更关键的是支付场景的协同。Paytm Mall的用户,70%是用Paytm钱包支付的,这比信用卡、货到付款成本低多了。阿里给的数据显示,用Paytm钱包下单的转化率,比普通支付方式高15%。这意味着什么?同样的流量,Paytm能多赚15%的钱,这多出来的利润完全可以补贴物流成本。知情人士透露, 阿里接下来还会把欧洲、美国的第三方卖家导流到Paytm,两年内要把平台运营规模翻倍——这可不是吹牛,阿里的全球电商版图,就是Paytm的后花园。
疫情下的生存法则, Paytm的“下沉”与“上探”
2020年疫情封锁,印度线下零售差点团灭,倒逼着小商家扎堆上线。Paytm抓住机会,推出“0佣金入驻”,吸引了几万家小店。这些小店没能力搞独立配送,但加入Paytm的社区计划后订单量平均增长了40%。有个典型案例:班加罗尔一家卖杂货的夫妻店, 以前一天卖5000卢比,接入Paytm配送后能卖到1.5万卢比,还不用自己雇送货车——Paytm派单,他们只管打包。
不过Paytm也没放弃“上探”。2023年他们和BigBasket谈判,想投资这家印度头部的在线超市。BigBasket在生鲜杂货配送上有经验,Paytm看中的就是他们的供应链能力。知情人士说如果谈成,Paytm就能快速补齐生鲜配送的短板,和Flipkart、亚马逊正面硬刚。但Paytm很清楚,不能什么都抓。杂货业务现在占了他们GMV的40%, 这才是现金流支柱,常规电商业务也不能丢——毕竟二、三线城市的用户,买家电、数码还是更习惯大平台。
速递大战的胜负手,Paytm需要跨过哪些坎?
想领跑没那么容易。第一道坎是物流成本。当日配送的运费是普通快递的3倍,Paytm靠小店降低了成本,但大城市里堵车能把时效拖成“次日达”。2023年9月,他们在孟买测试时就主要原因是暴雨导致30%的订单超时用户投诉率飙升了20%。第二道坎是巨头挤压。亚马逊印度每年在物流上砸20亿美元, Flipkart背靠沃尔玛的钱包,Paytm想靠阿里输血,但阿里的资源也要分给东南亚、欧洲,能分到印度多少不好说。
但机会也不是没有。印度互联网用户才6亿, 还有3亿人没触网,这些人一旦上网,大概率会从“支付+电商”一体化平台开始,Paytm的先发优势明显。而且印度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Paytm用“钱包立减+社区店低价”的组合拳,比亚马逊的Prime会员费更接地气。2023年Q3的数据, Paytm Mall的复购率达到了28%,比行业平均高10个百分点——这说明用户真的愿意等他们的“当日达”。
行业数据揭秘,谁更有可能领跑?
看数据能发现些门道。亚马逊印度虽然有5亿商品, 但60%集中在电子产品,杂货品类少;Flipkart的5000万商品里3C占了一半,下沉市场覆盖不足;Paytm Mall的6800万商品,杂货、家居、小商品占比达45%,更贴近日常需求。在配送时效上, Flipkart的90分钟达只覆盖5个大城市,Paytm的当日达已经进了15个二线城市。
但要说谁能领跑,还得看谁能把“快”和“省”平衡好。有个对比案例:2023年排灯节期间, Paytm Mall推出“当日达满300减50”,订单量增长了200%,但物流成本也涨了180%;亚马逊Prime的“2小时达”不包邮,客单价反而更高。这说明印度消费者既要快,又要便宜,谁能把这两者捏合在一起,谁就能笑到再说说。Paytm现在手握阿里资源、 社区小店、支付场景三张牌,但能不能打好,还得看他们能不能把“再说说一公里”的痛点,真正变成自己的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