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商大战中,Jiomart主推免费送货服务
印度电商战局突变:JioMart的“零门槛配送”炸出什么新玩法?
最近印度电商圈有点坐不住了 信实工业旗下的JioMart突然扔出一颗重磅炸弹——所有订单统统免运费,还不要最低消费门槛。这操作直接把亚马逊、Bigbasket这些老牌玩家的脸色给整僵了。要知道, 在印度这个连支付都主要靠COD的市场,免费送货本就是平台抢用户的常规手段,但JioMart这次直接把“门槛”给砸了搞得同行们有点措手不及。
从“600卢比门槛”到“全场免运费”:JioMart在赌什么?
翻翻JioMart的“账本”,你会发现这波操作其实早有铺垫。一开始这家平台搞免费送货, 也得订单金额超过750卢比才行,后来悄悄把门槛降到600卢比,后来啊上个月直接宣布:不管你买多少,一分钱不花也能送上门。反观亚马逊印度站, 普通用户想免运费,订单得凑够600卢比;Bigbasket更狠,非会员用户订单要超过1200卢比才能享受分时段配送,会员倒是能降到600卢比。JioMart这波“全场免运费”,简直像在电商圈里甩了句“随便买,我送”,底气从哪来?

说到底,JioMart赌的是“用户习惯”和“市场份额”。印度疫情反复那会儿,大家宅家隔离,生活必需品全靠电商平台供应,杂货电商的需求直接炸了。这时候谁先拿下用户,谁就能在战后分到最大蛋糕。JioMart算准了 免费送货对印度消费者来说就是“硬通货”,尤其对那些平时网购犹豫的人——反正不用掏运费,买多买少没心理负担,下单自然更痛快。7月20日JioMart又宣布免费送货覆盖到200多个城镇,这扩张速度,看得同行直冒冷汗。
印度电商的“COD依赖症”:免费送货到底是甜点还是毒药?
但印度这市场,免费送货真不是那么好啃的骨头。COD在这儿可是“王者”,占整个电商交易的60%以上。消费者习惯了“先看货再付款”,平台却得先垫付物流成本,万一用户拒收,运费和货款全打水漂。更麻烦的是印度城乡配送网络本就不完善,偏远地区配送一趟成本比商品本身还贵。亚马逊、 Bigbasket这些玩家搞免费送货,设个最低消费门槛,说白了就是用“高客单价”对冲物流风险。
JioMart偏不按套路出牌。它直接把门槛砍了哪怕你只买一包盐、一瓶洗发水,也免费送。这操作看着“豪横”,其实暗藏风险——物流成本会不会压垮平台?但JioMart背后站着信实工业这个“土豪爸爸”,人家不差钱。去年安巴尼在股东大会上放话, 要砸500亿美元打造印度版“互联网帝国”,JioMart就是这盘棋里的“先锋队”。烧钱换市场,信实工业玩得起,但其他玩家可不一定跟着陪葬。
有意思的是印度消费者对“免费”的执念超乎想象。去年Bigbasket搞过一次“会员免运费”活动,后来啊会员注册量暴增30%。JioMart这次直接把“免费”铺到全平台,等于给所有用户发了一张“免运费券”,刺激效果肯定拉满。但问题是用户冲着“免费”来了下次不免费了还走不走?这才是JioMart得琢磨的长期问题。
25万日订单的背后:JioMart的“流量+供应链”双引擎
JioMart敢这么玩,手里攥着两张王牌:流量和供应链。先说流量,它背靠Jio手机——印度第一大移动运营商,用户超过4亿。想用Jio手机上网?先得装JioMart APP,这入口简直“躺赢”。更绝的是JioMart还跟WhatsApp深度绑定了。今年5月,它在孟买郊区试点WhatsApp下单,用户直接在聊天框里发购物清单,平台半小时内接单配送。这种“社交化购物”体验,印度用户买账得很,试点期间订单量直接翻了一倍。
再看供应链,JioMart有信实工业的线下资源兜底。全国几十万家“夫妻店”成了它的前置仓,用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收货。7月16日 JioMart悄悄上线安卓版APP,界面设计得跟WhatsApp似的,主打“极简下单”,连老人都会用。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目标:让用户“买得方便,送得快”。数据也印证了这点——JioMart日订单量冲到25万, 虽然还比不过Bigbasket的35万,但增速已经甩开同行三条街。
反观亚马逊印度站,虽然有全球供应链经验,但在本地化上总有点“水土不服”。它搞“便捷配送”试点,退货服务也铺开了但配送速度还是比不过JioMart的“夫妻店网络”。Bigbasket倒是深耕杂货电商多年,但会员制度把普通用户挡在门外——谁愿意先交年费才能享受免运费呢?JioMart这波“无门槛免费配送”,等于直接把Bigbasket的会员壁垒给拆了。
免费配送的隐形成本:JioMart能撑多久这场消耗战?
但话说回来免费送货这事儿,看着风光,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烧出来的。印度物流行业有个“潜规则”:单笔订单运费低于50卢比,基本就是亏本买卖。JioMart全场免运费, 平均每单物流成本至少30卢比,25万日订单就是750万卢比一天一个月就是2.25亿。这还没算仓储、人力、推广的费用。信实工业当然不差钱,但投资者能容忍它一直烧钱吗?
亚马逊印度站去年亏了13亿美元,今年再烧下去,股东怕是要拍桌子。Flipkart背靠沃尔玛,虽然有钱,但也要给母公司交业绩答卷。反观JioMart,安巴尼直接说“不计短期盈利”,这底气,其他玩家真学不来。不过 JioMart也不是光烧钱不赚钱——它悄悄在APP里开了“广告位”,商家想上首页推荐,得交广告费;还搞“捆绑销售”,买大米送食用油,客单价上去了物流成本就能摊薄。这些“小九九”,说明JioMart的“免费”不是傻送,而是有套路的。
更麻烦的是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反击了。亚马逊印度悄悄把Prime会员的免运费门槛从500卢比降到300卢比, 还推出“当日达”服务,针对JioMart的“快配送”;Bigbasket则把会员费从299卢比降到199卢比,还送“免运费券”,试图把被JioMart抢走的用户拉回来。这场“免运费大战”,眼看要从“拼价格”变成“拼服务”了。
从杂货到全品类:JioMart的野心不止于“免费送货”
JioMart的野心可不止于杂货电商。在信实工业年度股东大会上,安巴尼直接放话:要进军时尚、医疗健康、电子产品和药品零售领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JioMart要从“卖菜的”变成“全能选手”。7月16日安卓APP上线后首页悄悄增加了“手机数码”“美妆护肤”板块,明显是在为全品类扩张铺路。
这招跟阿里巴巴当年“从淘宝到天猫”的路子像极了。但JioMart有自己的打法——用杂货电商吸引高频用户,再用全品类留住他们。比如你在JioMart买完大米,APP会给你推手机壳;买了洗发水,再推蓝牙耳机。这种“高频带低频”的策略,能大幅降低获客成本。亚马逊印度站也搞全品类, 但它得靠广告拉新,成本高得多;JioMart直接靠Jio手机流量导流,简直是“降维打击”。
不过全品类扩张对供应链是巨大考验。杂货电商可以靠夫妻店配送,但电子产品得用专业物流,药品还得冷链运输。JioMart现在正在跟第三方物流公司谈合作,试图补上这块短板。要是供应链跟不上,全品类战略就是“空中楼阁”。
印度电商大战的终局:谁会笑到再说说?
说到底,印度电商这场“免运费大战”,打的还是“钱”和“用户习惯”。JioMart有信实工业当靠山, 敢烧钱抢市场;亚马逊、Bigbasket有全球经验,靠服务和会员粘性抗衡。但印度消费者最吃哪一套?现在还不好说。
有人觉得JioMart的“免费配送”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烧钱换来的用户忠诚度不高;也有人觉得,在印度这种价格敏感的市场,谁先拿下大众用户,谁就能笑到再说说。今年双11期间, JioMart搞过一次“免运费+满减”活动,单日订单量冲到了40万,比平时翻了60%,这说明“免费”这招确实管用。
但长期来看,电商竞争终究要回归本质——供应链效率、用户体验、盈利能力。JioMart现在靠“免费”抢用户,以后怎么赚钱?亚马逊靠会员制赚订阅费, Bigbasket靠会员赚年费,JioMart会不会也搞“JioMart会员”?或者学拼多多搞“拼团”降低成本?这些都有待观察。
印度电商市场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变数太多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JioMart的“零门槛配送”已经搅动了整个行业, 接下来亚马逊、Flipkart这些玩家肯定会出更狠的招数。这场大战,才刚刚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