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在拉美首次举办Prime Day

拉美电商的“新玩家”入场

亚马逊把Prime Day搬到了拉丁美洲,这事儿听着挺热闹。毕竟全球最大电商平台突然盯上这片“潜力股”,拉美市场的本土玩家们估计都坐不住了。不过仔细想想, 亚马逊这次更像是想给拉美市场“秀肌肉”,但肌肉底下藏着不少青筋——Prime Day在欧美玩得风生水起,到了拉美真能复制成功吗?

Prime Day的“拉美首秀”

2023年7月, 亚马逊首次在墨西哥、巴西两国推出Prime Day促销活动。这可不是随便选的日子,选在北半球夏季,正好卡在拉美地区的“年中购物季”档口。亚马逊墨西哥营销负责人Gloria Canales在发布会上说得挺激动:“我们要给拉美消费者带来和美国会员一样的狂欢体验。”但台下记者们更关心的是:狂欢之后账单谁来买单?

与本土玩家展开较量 亚马逊在拉美推出首个Prime Day活动
与本土玩家展开较量 亚马逊在拉美推出首个Prime Day活动

从活动设计看,亚马逊确实下了功夫。墨西哥会员能享受“4折起会员价”,巴西会员则主打“免费配送+独家折扣”。不过拉美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远超欧美,折扣力度够不够“扎心”?有巴西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Prime的折扣和本土平台的‘日常低价’比,差远了。”

本土巨头的地盘不好啃

亚马逊想在拉美抢地盘,先得过MercadoLibre这道坎。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本土电商平台,在拉美混了二十多年,早就把本地人的脾性摸透了。MercadoLibre的CEO Marcos Galperin曾在采访中放话:“拉美市场不需要‘外来和尚’,我们比任何人都懂这里的消费者。”这话听着像挑衅,但数据确实给亚马逊泼了盆冷水。

MercadoLibre的“本土基因”

ComScore今年8月的报告显示, 墨西哥电商市场独立访问用户量,MercadoLibre以28%的份额稳居第一,亚马逊紧随其后但只有15%。巴西市场更悬, 亚马逊排在第五,份额不到8%,前四名全是本土玩家:B2W、Via Varejo、Magazine Luiza,还有老对手MercadoLibre。

为啥亚马逊打不进去?MercadoLibre的“本土化”玩得太溜。支付环节, 它家的Mercado Pago覆盖了拉美90%的线上支付场景,连街边小摊都能刷;物流方面Mercado Envios在巴西、墨西哥的配送时效比亚马逊快1-2天偏远地区也能覆盖。亚马逊呢?信用卡支付要求高,物流末端还得依赖第三方,经常出现“包裹送到邻国”的乌龙。

巴西市场的“碎片化困局”

巴西电商市场就像块“拼图碎片”, 本土玩家各占一块,亚马逊想拼进去太难。巴西消费者习惯“货比三家”, 同一个商品可能在五六个平台比价,本土电商平台早就摸透了这种心理——Magazine Luiza推出“比价承诺”,如果你发现别家更便宜,差价双倍返还;Via Varejo则主打“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全国2000多家门店就是天然仓库。

亚马逊在巴西的Prime会员月费9.90雷亚尔, 听着便宜,但巴西人均月收入才2000雷亚尔左右,这笔钱对低收入群体不算小数目。更关键的是 亚马逊Prime会员能享受的福利太“美国化”——比如海量欧美剧,但巴西人更爱看本土肥皂剧;音乐库没有桑巴、雷鬼,全是英文歌,谁愿意为这玩意儿掏钱?

Prime会员在拉美的“水土不服”

Prime会员是亚马逊的核心武器, 但在拉美,这把武器“生锈”了。亚马逊全球有超2亿Prime会员,但拉美地区的会员转化率只有8%,远低于美国的15%。问题出在哪?定价、服务内容、本地需求,亚马逊一样没踩对。

定价策略的“两难选择”

墨西哥市场的Prime会员月费99比索,年费899比索。拉美中产阶级月收入大概300-500美元,4.67美元不算贵,但问题是:“值不值?”墨西哥城白领Maria Fernanda说:“我付了Prime会员, 但配送慢,折扣少,还不如省下钱买咖啡。”

亚马逊的定价策略陷入“高不成低不就”:比本土电商平台贵, 比欧美便宜,后来啊两头不讨好。本土平台比如巴西的Americanas, 会员年费才39雷亚尔,还送每月10雷亚尔购物券,亚马逊的42美元年费显得“奢侈”又“鸡肋”。

服务内容的“本地化缺失”

Prime Video在拉美的内容库像个“欧美剧杂烩”, 热门剧集《办公室》《绝命毒师》占了大头,但拉美本土原创剧寥寥无几。巴西观众想看《3%》, 对不起,Prime Video没有;墨西哥人爱看《El Señor de los Cielos》,同样找不到。反观Netflix,拉美原创剧占比超30%,《纸钞屋》《名校风暴》火遍全网。

游戏服务Prime Gaming也翻车。拉美玩家最爱的是《Free Fire》《Among Us》这类手游, 但Prime Gaming送的尽是PC单机大作,手游兑换码少得可怜。墨西哥玩家Luis在论坛吐槽:“我想要《Free Fire》皮肤, 亚马逊却给我《巫师3》,这福利谁用啊?”

卖家在夹缝中求生

亚马逊Prime Day对拉美卖家像场“豪赌”。赌赢了销量翻倍;赌输了库存压垮资金链。不少卖家选择了“多平台求生”——既在亚马逊开店, 也在本土平台铺货,毕竟“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太凶险了。

LuckyLy的“多平台求生术”

墨西哥珠宝品牌LuckyLy的创始人Lyana Khan是个“多平台控”。她在亚马逊、 MercadoLibre、Linio都开了店铺,Prime Day期间,亚马逊店铺销量提升了40%,但MercadoLibre的复购率比亚马逊高25%。“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脾气, ”Khan说“亚马逊流量大,但客户忠诚度低;MercadoLibre客户粘性强,但流量少。两边都得伺候着。”

LuckyLy的策略很聪明:亚马逊上卖高客单价的时尚珠宝, 利用Prime Day的流量冲销量;MercadoLibre上卖平价银饰,靠老客户复购保利润。Prime Day前, Khan特意把亚马逊店铺的库存增加了30%,但不敢备太多,“怕卖不完砸手里拉美物流退货成本太高,有时候退货运费比货还贵。”

小卖家的“Prime Day焦虑”

对中小卖家Prime Day更像“压力测试”。墨西哥小家电卖家Carlos Rodriguez今年第一次参加Prime Day, 提前两个月备了500台空气炸锅,后来啊只卖了300台,剩下200台堆在仓库里发霉。“亚马逊广告费太贵了 ” Rodriguez苦笑,“为了冲排名,我每天烧200美元广告,利润全搭进去了。”

更糟的是物流。Prime Day期间, 亚马逊墨西哥仓库爆仓,Carlos的货物拖了10天才上架,错过了活动前半程的高峰期。“早知道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他说“本土平台虽然流量小,但至少不会‘卡货’。”

物流:亚马逊的“阿喀琉斯之踵”

亚马逊引以为傲的物流体系,在拉美成了“软肋”。拉美地形复杂,有热带雨林、安第斯山脉、亚马逊平原,偏远地区配送难度堪比“闯关游戏”。亚马逊在拉美的物流投入,就像往无底洞里扔钱,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仓库扩张的“远水解不了近渴”

2023年Prime Day前, 亚马逊在墨西哥城周边紧急开了两家配送中心——瓜达拉哈拉仓库和蒙特雷仓库,主要存储热销商品。但这两家仓库只能覆盖墨西哥北部核心区域,南部城市如瓦哈卡、恰帕斯,配送时效依然要7-10天。巴西更惨, 全国只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两家大型仓库,首都巴西利亚的配送要5天北部城市马瑙斯更是遥遥无期。

亚马逊的物流扩张速度,完全跟不上会员增长。巴西Prime会员数增速全球第一,但仓库数量只有美国的1/20,配送压力可想而知。巴西消费者协会做过测试:同一件商品, 在MercadoLibre下单后2天送达,亚马逊下单后5天才到,还送错了地址。

末端配送的“再说说一公里”难题

拉美国家的“再说说一公里”配送,堪称“物流地狱”。巴西贫民窟没有门牌号, 快递员只能靠 landmarks找地址;墨西哥城交通拥堵严重,配送员一天送不了10个包裹;阿根廷通货膨胀严重,配送员经常收到“贬值比快递还快”的吐槽。

亚马逊想自建物流团队,但成本太高。墨西哥配送员的月薪只有300美元,比美国低60%,但培训成本、管理成本却高不少。更多时候, 亚马逊只能依赖本地第三方物流公司,比如巴西的Correos、墨西哥的Estafeta,但这些公司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丢件、损件是家常便饭。

Prime Day之后 谁在笑谁在哭

Prime Day拉美首秀落幕,亚马逊官方没公布具体销售额,但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却有点打脸:墨西哥市场Prime Day销售额同比增长35%,但物流成本上涨了50%;巴西市场销售额增长28%,但会员转化率只有6%,远低于预期的10%。亚马逊在拉美的Prime Day,究竟是“赢了面子还是输了里子”?

亚马逊的“数据迷局”

亚马逊喜欢用“销售额增长”讲故事,但拉美市场的“水分”可不少。墨西哥电商咨询公司E-Commerce Data的分析师Maria Gonzalez指出:“很多卖家为了冲销量, 亏本甩卖,销售额上去了利润没了。亚马逊拿到的是GMV,但真正赚到钱的没几个。”

更关键的是会员增长。巴西Prime会员数增速虽快,但活跃会员占比不到40%,很多人注册完领了免费试用就卸载APP了。“拉美消费者对‘会员制’的认知还停留在‘花钱买折扣’, 没理解到‘生态服务’的价值,”Gonzalez说“亚马逊想复制欧美的成功,至少还得再等5年。”

本土玩家的“淡定应对”

面对亚马逊的Prime Day攻势,拉美本土玩家们显得很淡定。MercadoLibre在活动期间推出了“反促销”——不搞大促, 而是强调“每天都是低价”,一边加大Mercado Puyo的推广,新用户注册送50雷亚尔优惠券。巴西本土平台Magazine Luiza则打出“本土支持”牌, 首页 banner 写着“买巴西货,支持本土经济”,吸引了不少爱国消费者。

这些本土玩家的底气,来自对本地需求的深度理解。比如阿根廷电商平台Mercado Libre, 在通胀率超100%的情况下推出了“分期免息”服务,消费者可以分12期付款,每期只还本金的8%;墨西哥平台Linio则和本地银行合作,推出“信用卡满减”,刷特定银行信用卡立减20%。这些“土味策略”,亚马逊学不会,也不想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