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gun电商建站工具完成6750万美元融资
6750万美元背后:Shogun凭什么让资本为电商建站工具买单?
最近跨境圈炸了个消息:Shogun这家建站工具,刚拿到6750万美元投资。乍一看数字挺唬人,但细想一下现在做电商建站的公司不少,凭什么轮到它?那些年融资失败的建站工具少吗?资本这次是真看懂了还是跟风炒作?带着这些疑问,咱们扒开Shogun的底细看看。
从“建站烦恼”到“增长引擎”:中小卖家的真实困境
做跨境电商的人都知道, 独立站建站这事儿,就像给新生儿起名字——看着简单,实际能让人掉层皮。2020年深圳有个做3C配件的卖家老林,跟我吐槽过他的血泪史。用Shopify原生模板吧, 页面丑得像十年前的个人博客,客户打开页面三秒就关了;找外包团队定制吧,报价5万起,工期还拖了三个月,上线后改个产品标题都要再收2000块。最气人的是那年黑五流量来了服务器直接崩了一天损失了30万订单,现在想起来还肉疼。

老林的遭遇不是个例。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球有超过40%的中小电商卖家主要原因是建站体验差导致转化率低于2%。更扎心的是很多建站工具要么太复杂,得懂代码才能玩转;要么太简单,想做个动态活动页面都做不到。大品牌可以烧钱请团队,小卖家就只能“凑合着用”,后来啊就是“建了站,没流量;有流量,没转化”。Shogun的创始人Finbarr Taylor在采访里说:“我们第一次见客户时 有位卖家哭着说他的网站加载速度比蜗牛还慢,客户投诉邮件比订单还多。”
Shogun的“破局密码”:不只是拖拽工具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Shogun就是个“高级版拖拽工具”,能随便改改页面样式。这要是真这么想,就太小看它了。它的核心优势,其实是把“建站”变成了“增长工具”。比如它的A/B测试功能,能一边让10个不同版本的页面跑,实时看哪个版本的点击率高、加购率多。美国一家做户外装备的品牌Rumpl, 2021年用Shogun测试了20个产品页面再说说把“加入购物车”按钮从红色改成橙色,转化率直接提升了23%。
更狠的是它的“页面模板库”。别家给的是通用模板,Shogun给的是“场景化模板”。比如黑五专属模板, 提前预设了倒计时、满减弹窗、紧急库存提醒这些元素;新品上市模板,自带用户评价滚动展示和关联推荐。2022年双11期间, 英国女装品牌Leesa用Shogun的“大促模板”,页面停留时间比平时长了2分18秒,客单价提升了41%。
价格策略也藏着小心思。10人以下团队免费用,超过10人每人每月14美元。这招直接打中小卖家的痛点——谁都不想为用不上的功能花钱。老林后来告诉我:“我团队就8个人, 用Shogun没花一分钱,却做了原来需要外包3万才能做的动态页面这账谁都会算。”
数据说话:用真实案例验证“建站即增长”的逻辑
空口无凭,咱看数据。Shogun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0年10月到2021年6月,它的客户数从1.5万暴涨到2万,增幅33%。更关键的是这些客户的“产出”:使用Shogun搭建的网站, 平均页面加载速度比行业平均水平快1.8秒,移动端跳出率降低了28%。
有个特别典型的案例是MVMT手表。这个主打年轻潮流的品牌, 2021年用Shogun重构了它的产品详情页,把原来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换成了“短视频展示+用户穿搭场景+限时折扣倒计时”的组合拳。后来啊呢?页面转化率从3.2%冲到了7.1%,单月订单量增加了12万单。MVCT的运营总监在2021年12月的行业峰会上说:“Shogun让我们不用再纠结‘页面好不好看’,而是直接盯着‘能不能多卖货’。”
还有个细节值得玩味:Shogun的客户里有23%是老客户推荐来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工具真的解决了问题,让卖家愿意主动分享。老林现在就经常在跨境交流群里安利:“别再花冤枉钱外包了用Shogun自己捣鼓两下效果还更好。”
资本押注的“第二战场”:无头商务能否成为新风口?
这次领投Shogun的Insight Partners,在声明里反复提到“无头商务”。这词听着玄乎,其实就一句话:把网站的前台和后台分开,让前台更灵活,后台更强大。Shogun的Frontend产品,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但问题来了:无头商务真的适合中小卖家吗?技术门槛不低啊,还得懂API调用,很多卖家连“API”是啥都不知道。Shogun的应对方式是“把复杂藏起来”。它提供了预置的API连接器, 商家不用写代码,就能把Shogun和Shopify、Magento这些后台打通。2022年, 美国中端床垫品牌Helix用Shogun的Frontend,把网站改过成“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页面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推荐不同硬度床垫,复购率提升了19%。
不过也有唱衰的声音。某建站工具的CTO私下跟我说:“无头商务听起来美好,但维护成本高,中小卖家根本玩不起。今天你改个页面明天后台出bug,到时候哭都来不及。”这话有一定道理, 但Shogun的策略是“先帮你把门打开,再教你走路”——它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按小时收费,比请个全职程序员便宜多了。
建站工具的“内卷时代”:Shogun的差异化生存法则
现在电商建站赛道挤满了玩家:Shopify有自己的Page Builder, Wix推电商功能,BigCommerce也有建站工具。Shogun凭什么杀出一条血路?答案就两个字:“专注”。
它不搞大而全,只做“页面优化”这一件事。别的工具可能给你一套完整的建站系统,Shogun只给你“放大镜”——专门帮你把页面细节做到极致。比如它的“动态折扣码”功能, 能根据用户所在地区、访问时间自动生成不同的折扣码;它的“热力图工具”,能清楚看到用户在页面上哪里点击最多、哪里停留最久。这些功能看起来不起眼,但直接关系到卖家的钱袋子。
差异化还体现在“客户成功”上。Shogun有个“客户成功团队”,不是等你有问题才找你,而是每周主动给你发“优化建议报告”。2023年1月, 它给一位做母婴用品的卖家建议:把“产品评价”模块从页面底部移到中间,后来啊那个月的评价阅读量增加了3倍,直接带动了复购。这种“保姆式”服务,很多工具商根本做不到。
未来已来:从“建站”到“增长”的下一步怎么走?
拿到6750万美元后Shogun肯定不会满足于现状。Finbarr Taylor说资金会重点投在“第一方数据”和“个性化推荐”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的建站工具,不再只是“展示货品的橱窗”,而是“懂用户的心机小助手”。比如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自动调整页面颜色、推荐关联产品,甚至预测用户可能需要的优惠券。
对中小卖家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是不用自己琢磨怎么优化页面工具就能帮你搞定;挑战是得学会用数据说话,不能再凭感觉做决策。老林现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 就是看Shogun后台的“页面健康度报告”,哪个模块转化率低了哪个按钮点击量少了一目了然。
话说回来资本热捧不代表高枕无忧。建站工具的竞争才刚进入深水区,谁能真正帮卖家“把流量变成订单”,谁才能笑到再说说。Shogun的这6750万美元,是起点,不是终点。至于它能不能成为跨境卖家的“建站救星”,还得看接下来能不能做出让卖家尖叫的东西。毕竟在跨境电商这个残酷的赛道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远在变的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