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谁将社交电商App「Flip」完成2800万美元A轮融资

2800万美元砸向美妆短视频购物 Flip能成下一个TikTok吗

2021年9月, 社交电商App Flip敲定了2800万美元A轮融资,领投的是Streamlined Ventures,Mubadala Capital Ventures和BDMI跟投,连快手早期投资人Ruby Lu也掺和进来了。这笔钱不算小,但放在社交电商这个赛道里既不算疯狂,也不算寒酸。毕竟现在随便一个跨境电商项目动辄融资过亿, Flip的2800万,更像是在试探市场的水温——美妆短视频购物这条路,到底走得通走不通?

Flip是什么:美妆版的TikTok还是披着短视频外衣的电商

打开Flip的界面 你会发现它和TikTok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上下滑动刷短视频,每条视频里都在展示美妆产品:眼影盘的显色度、口红的质地、粉底的遮瑕力。但和TikTok不一样的是每条视频下方都挂着购买链接,点击就能直接下单。说白了Flip就是把“内容种草”和“即时消费”绑在了一起,让用户刷视频的一边顺便把东西买了。

社交电商App「Flip」完成2800万美元A轮融资,想做美妆电商领域的「TikTok」
社交电商App「Flip」完成2800万美元A轮融资,想做美妆电商领域的「TikTok」

截至2021年9月, Flip上已经挤进了200多个美妆品牌,从高端线的小众品牌Fekkai、Hourglass Cosmetics,到网红品牌Dr. Jart+、Zitsticka,几乎覆盖了美妆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Flip创始人Noor Agha说 他们每周都会上线20个新品牌,目标是在10月底前把品牌数量干到500家。这个速度不算慢,毕竟美妆品牌入驻电商平台,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看流量,更要看转化。

品牌为什么愿意来:是流量诱惑还是真有转化

美妆品牌Fekkai的CEO Crystal Wood品牌得靠大篇幅的产品描述和明星代言来说服消费者,但现在年轻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他们更想看产品的“实际效果”, 比如口红上嘴后的真实颜色,粉底在混合皮上的持妆时间,这些文字描述根本做不到,但短视频可以。

Flip上的内容确实比传统电商更“接地气”。有些是KOL的推广视频, 比如TikTok上有2.6万粉丝的美妆主播Jackie Flores,会在Flip上推广Dominque Cosmetics的眼影;还有些是普通用户的“开箱测评”,比如买了Zitsticka祛痘贴的用户,会拍下自己从贴上到痘痘瘪下去的全过程。这些内容没有脚本,没有滤镜,反而更容易让其他消费者产生信任——毕竟“真实”才是美妆种草的核心。

美妆短视频真能颠覆传统购物吗

Flip的模式听起来很美好,但挑战也不少。美妆行业早就不是蓝海了 Sephora、Ulta这些传统美妆集合店把持着线下渠道,亚马逊、Sephora官网则霸占了线上流量。现在Flip想用短视频切进来凭什么让消费者放弃已经用惯的平台?

更关键的是短视频内容的“可信度”到底能持续多久?2021年不少社交电商平台都栽在“虚假种草”上——有些KOL为了推广费, 把难用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消费者买回家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久而久之对整个平台都失去信任。Flip怎么保证上面的内容都是真实的?靠审核?人力成本太高;靠算法?机器又分不清“真实测评”和“夸大宣传”。

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美妆产品的决策成本其实不低。一支口红可能要几十上百块, 消费者刷到短视频一时冲动下单,收到货发现颜色不合适、质地太厚重,退货率肯定低不了。Flip现在能提供当日送达服务,仓库也建了两个,但退货物流、售后处理这些环节,它真的能比肩亚马逊吗?

Flip的“自营”模式:是优势还是包袱

和其他社交电商平台不一样,Flip选择了一条更重的路:自营。它不是像TikTok那样只提供平台, 让品牌自己开店、自己发货,而是直接从品牌方拿货,存在自己的仓库里用统一的包装发货,甚至连客服都是自己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用户体验更可控——消费者不用担心等不到货, 也不用对接不同的商家,下单后直接等快递上门就行。

但坏处也很明显:成本太高。进货要压资金,建仓库要花钱,招物流和客服团队更是烧钱。Flip说他们计划在未来9个月再开4个仓库,把服务覆盖到全美国,这可不是小数目。美妆行业的毛利率虽然高,但仓储、物流、营销的成本也高,Flip的自营模式能不能撑住还得打个问号。

比一比的话,TikTok的电商模式就轻得多——它只负责引流,品牌自己负责交易环节。这样TikTok不用承担库存和物流的压力,也能快速 品类。Flip现在死磕美妆,用自营模式死磕体验,未来想 到其他品类,比如服装、家居,这套模式还适用吗?服装的尺码问题、家居的物流问题,可比美妆复杂多了。

用户增长数据:500%的增长能持续多久

Flip公布的数据看起来很亮眼:自2022年初以来 用户增长了500%,交易量增长了600%以上。下载量突破100万,订单总量也突破了3万。这些数字确实能打动投资人,但细想一下基数可能是个问题。100万下载在社交电商里不算多, 3万订单更是微乎其微——比一比的话,Sephora官网一天的订单量可能都比这个多。

Flip的获客策略也挺简单:在其他平台上搞KOL营销,一边给推荐朋友加入的用户返现。比如Jackie Flores这样的TikTok博主, 会在自己的Flip账号上发推广视频,引导粉丝下载;普通用户拉朋友注册,能拿到现金奖励。这种方式短期内确实能拉新,但长期来看,用户留存才是关键。用户下载后会不会真的天天刷?会不会买完就走?Flip现在好像还没给出答案。

更让人担心的是Flip的用户画像可能太单一了。它现在主打美妆,用户大多是年轻女性,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复购率也受经济环境影响大。如果遇到经济下行,用户最先砍掉的可能就是非必需的美妆开支。Flip想靠这单一群体撑起整个平台,风险不小。

消费者变创作者:能刺激内容还是制造混乱

Flip有个挺有意思的功能:消费者买完东西后 可以在平台上发短视频反馈,直接靠内容变现。不需要和品牌合作,只要你的视频有人看、有人买,就能拿到佣金。创始人Noor Agha说 这是想让普通用户也参与到“种草”中来形成“消费者-创作者-消费者”的闭环。

这个想法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很混乱。普通用户拍的视频, 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可能是真实测评,有的可能就是随便拍拍,甚至有些用户为了赚钱,会夸大产品效果,或者刷假流量。到时候Flip上充斥着低质内容,用户体验反而会下降。用户到底是来看短视频购物的,还是来看业余博主玩的?Flip得想清楚这个问题。

而且,普通用户的“带货能力”到底有多强?KOL之所以能带货,是主要原因是他们有粉丝基础,用户信任他们的推荐。但普通用户没有粉丝,就算视频拍得再好,也很难被看到。Flip现在的算法机制是什么?是给优质内容更多流量,还是给能带来转化的内容更多流量?如果算法偏重后者,那普通用户可能很难有出头之日。

融资后的野心:500家品牌和全美覆盖

拿到2800万美元后 Flip的计划很明确:扩大品牌规模,招募更多短视频创作者,开更多仓库,覆盖全美国。创始人Noor Agha说 他们想打造一个“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让更多品牌入驻,让更多创作者加入,到头来成为美妆领域的“TikTok+亚马逊”。

这个野心不小,但实现起来难度也不小。500家品牌的目标, 意味着Flip得在两个月内再招进300个品牌,美妆品牌那么多,凭什么都来Flip入驻?是给流量扶持,还是给更低的佣金?Flip现在好像还没拿出具体的方案。招募创作者也是个问题, 优质KOL资源早就被TikTok、Instagram抢得差不多了Flip凭什么吸引他们过来?

仓库扩张更是烧钱的无底洞。现在Flip有两个仓库,计划再开四个,覆盖全美国。每个仓库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都是天文数字,2800万美元真的够吗?就算钱够, 物流体系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建起来的——选品、库存管理、配送时效,每一个环节都得打磨好,稍有差错就会影响用户体验。

美妆短视频电商:是风口还是泡沫

Flip的融资,让美妆短视频电商这个赛道 被推到台前。但这个赛道到底是不是风口,还得打个问号。TikTok自己也在搞电商, Instagram的Reels早就加了购物功能,这些巨头手握流量和算法优势,Flip能拼得过吗?

美妆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么一个“短视频购物”平台吗?他们刷TikTok是为了娱乐, 逛Sephora是为了体验,上亚马逊是为了比价,Flip想一边满足这三个需求,后来啊可能是一个都做不好。消费者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Flip现在靠烧钱拉新,但长期来看,得有自己的“护城河”才行。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Flip的价值。它至少证明了“短视频+美妆电商”这个方向是有潜力的——消费者确实想看更直观的产品展示,品牌也确实需要新的种草渠道。但能不能把这个潜力变成现实还得看Flip能不能解决内容质量、用户体验、成本控制这些核心问题。2800万美元不是终点,只是起点。美妆短视频电商这条路,Flip能走多远,谁也说不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