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卖家免费配送活动,这波羊毛不薅真的会亏吗

“亚马逊后台订单配送费全免,还送折扣?”——卖家的惶恐与真相

五一假期, 有位卖家在论坛发了个帖子,说自己5月1日那天打开亚马逊后台,发现所有订单的配送费全免了平台还额外给了对等折扣。他配文:“真的很惶恐。”底下跟帖的卖家瞬间炸开, 有人表示“我也有这情况”,有人追问“是不是bug,会不会被封号”,还有人晒出自家后台截图,果然佣金照扣,配送费栏位一片空白。这波操作让不少卖家摸不着头脑——亚马逊什么时候这么“良心”了?这羊毛真能薅吗?还是说又是哪个新计划被误触了?

从“惶恐”到“真香”:一场被遗忘的福利计划

帖子发酵两天后 那位发帖的卖家自己找到了答案:早前他申请了“亚马逊物流新品入仓优惠计划”,后台的配送费减免正是该计划的福利之一。他坦言:“申请时间太久了完全忘了这回事。”这个解释让悬着心的卖家们松了口气,一边也勾起了大家对这个“神秘计划”的好奇——到底什么是FBA新品入仓优惠?它真能帮卖家省钱?还是说藏着什么“附加条件”?

配送费全免?亚马逊卖家:这波羊毛不薅血亏!
配送费全免?亚马逊卖家:这波羊毛不薅血亏!

其实早在2022年1月10日 亚马逊就官宣过这个计划,当时不少卖家没太在意,觉得又是“画饼”。直到2024年五一期间, 突然有大批卖家集中发现订单配送费减免,才让这个沉寂了两年的计划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有意思的是 卖家的反应从一开始的怀疑“天上不会掉馅饼”,到后来的“真香现场”,中间只隔了一个客服确认的时间——有卖家特意开了case,得到答复“确实符合计划条件,减免真实有效”后连夜调整了新品入库计划。

福利拆解:不止“配送费全免”, 8项补贴藏得深

多数卖家提到这个计划,第一反应都是“配送费减免”,但其实吧它的福利远不止这么简单。, 该计划覆盖了新品入仓后的8大环节,从仓储、移除到广告、运输,几乎把新品期的“成本大头”都包了。但问题在于:这些福利不是“普惠制”, 而是分站点、分商品尺寸、分时间节点的“精准补贴”,稍不注意就可能错过。

销售额返点:5%的“隐形红包”, 新品期救急

最让老卖家眼红的,是“5%销售额返还”这一项。2024年1月, 美国站一位做服装的卖家李明发现,自己3个月前上架的父ASIN,每月物流费账单里都多了一笔“返抵金额”。他算了笔账:该ASIN月销售额$8000,5%返点就是$400,直接抵扣了当月FBA配送费。更关键的是这类返点是“按月自动抵扣”,不需要卖家手动申请,只要符合条件,钱会直接打到账户里。

不过返点有严格限制:仅限“首次加入FBA的父ASIN”,且不同类目数量不同。服装鞋靴类最多100件,标准尺寸商品50件,大件商品30件。2024年3月, 欧洲站卖家王芳就吃过亏:她上架了一个大件家具ASIN,以为前100件都能返点,后来啊发现“大件只能前30件”,多出的70件没享受到优惠,白白损失了$1200返点。后来她才知道,计划条款里早就标注了“品类差异”,只是自己没细看。

仓储费减免:3-6个月“免租期”,库存压力骤减

新品期最怕什么?库存积压导致仓储费飙升。而该计划直接给出了“免租期”:标准尺寸商品前50件, 3个月内免月度仓储费;大件商品前30件,3个月免租;服装类前100件,能享受4个月免租。2024年2月, 日本站卖家张伟利用这个政策,把新品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压到25天仅仓储费就省了$1800。“以前新品不敢多备货,怕压仓,现在敢放心备了反正前几个月不用交仓储费。”他说。

但这里有个“隐形陷阱”:免租期是从“首件商品入仓后”开始算,不是“上架后”。有卖家反映,自己商品1月入仓,3月才上架,后来啊免租期只剩1个月,白白浪费了2个月优惠。亚马逊客服解释:“以运营中心实际收货时间为准,卖家需提前规划入库节奏。”

库存移除与清货:积压品“免费处理”,血亏变回血

卖家的库存积压了怎么办?要么花钱移除,要么花钱弃置。而该计划对“移除费”和“清货费”都给了减免:标准尺寸商品前30件, 6个月内免移除费;大件商品前50件,6个月免移除费;服装类前100件,6个月免移除费。更狠的是“免费批量清货”:针对180天内的前50-100件积压品,卖家不用掏钱就能让亚马逊处理掉。

2024年4月,美国站卖家刘敏就靠这个政策“止损”了。她有一批滞销的蓝牙耳机, 积压了180天本来打算花$500弃置,后来啊发现符合“免费清货”条件,直接0成本处理掉了。“相当于省了$500,还能腾出库位放新品,这波血赚。”她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清货仅限“首件入仓180天内”的商品,超期的一分钱不减免。

广告代金券:$200“免费流量”,新品推广加速器

新品期没流量?该计划直接送广告代金券:首次加入FBA的卖家, 手动设置无结束日期的广告活动,30天后拿$100,再运行30天再拿$100,总共$200。2024年1月, 新手卖家陈阳用这$200代金券给新品打广告,ACOS从45%降到28%,订单量翻了3倍。“新人预算少,这$200相当于帮我‘启动’了不然新品可能就沉底了。”他说。

有意思的是 这项福利不限“是否符合其他计划条件”,哪怕你的商品没享受到返点或仓储减免,只要首次用FBA,就能拿代金券。亚马逊似乎在用这种方式鼓励卖家多用FBA服务。

承运人入库运输费:$100运费抵扣, 跨境物流“省一省”

对于从国内头程发货的卖家,“入库运输费”也是一笔开销。该计划规定:通过亚马逊合作承运人发货,且商品从目的国当地地址送至运营中心,可享$100的运输费减免。2024年3月,英国站卖家赵磊用这个政策,把一批货从德国仓转运到英国仓,省了£80运费。“虽然钱不多,但跨境物流本来利润就薄,能省一点是一点。”他说。

但这项福利有站点限制:仅限美国、 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12个站点,欧洲部分国家暂不适用。卖家发货前得先查清楚,否则白跑一趟。

卖家真实案例:有人省$5000, 有人错过$800

政策好不好,卖家说了算。2024年Q1, 第三方机构“跨境通”做过调研:参与该计划的卖家,平均物流成本降低18%,新品存活率提升22%。美国站卖家李明算了一笔账:2024年1-3月, 他靠销售额返点、仓储减免和广告代金券,总共省了$5000,相当于多出了5000个订单的利润。而欧洲站卖家王芳, 主要原因是没注意“大件商品仅限30件返点”,3个月少拿了$1200返点,加上仓储费超支,实际只省了$800,和预期差了一大截。

更极端的案例是2024年2月, 一位加拿大站卖家主要原因是商品“入仓时间晚于上架时间”,导致免租期少算2个月,多花了$2000仓储费。他在论坛吐槽:“亚马逊的条款像迷宫,稍不注意就掉坑里。”

羊毛背后的“坑”:这些限制必须知道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该计划的“限制条件”比福利还多,稍不注意就可能“薅不成羊毛反被割”。下来有5个“大坑”:一是“仅限首次FBA父ASIN”, 老卖家推新品没资格;二是“品类限制”,服装、大件福利多,电子、美妆类福利少;三是“时间窗口”,180天免租期、6个月免移除期,过期作废;四是“数量上限”,前30-100件才减免,超了照收钱;五是“站点差异”,美国、日本福利全,部分小站只有1-2项。

2024年4月, 有卖家在论坛爆料:自己误以为“所有新品都能享受5%返点”,后来啊发现“必须完成品牌注册”,而他的商品还没注册,返点泡汤。亚马逊客服回应:“计划条款里明确写了‘完成品牌注册且首次加入FBA的父ASIN’,卖家需仔细阅读。”

这羊毛到底该不该薅?分3种情况看

那么问题来了:这波福利,到底值不值得追?其实分卖家情况:

如果是“2022年1月1日后注册的新卖家”, 特别是做服装、大件、家居品类的,必薅。这类卖家新品期成本高、 现金流紧,5%返点、免仓储费、广告代金券组合下来能直接降低50%以上的启动成本。2024年1月入行的新手卖家陈阳就靠这个政策,前3个月没亏过钱。

如果是“老卖家推新品”,要看类目和利润。比如利润率30%以上的电子类卖家, $200广告代金券可能不如自己优化Listing来得实在;但利润率15%的服装卖家,5%返点相当于直接把利润提到20%,薅了就赚。2024年3月,欧洲站老卖家王芳就后悔:“早知道只推服装新品,少推了大件,能多省$2000。”

如果是“低利润、高周转的标品卖家”,可以薅“库存移除费”和“清货费”。这类卖家库存周转快,积压少,但一旦滞销,移除费可能比货值还高。2024年4月,美国站标品卖家刘敏就靠免费清货处理了一批滞销品,避免了“血本无归”。

薅羊毛的正确姿势:3步避免“踩坑”

想薅这波福利, 别盲目跟风,得做好3步:

第一步:查资格。登录亚马逊卖家平台, 找到“FBA新品入仓优惠计划”活动页,输入商品类目、站点、上架时间,系统会直接显示“可享受的福利”。别想当然亚马逊的系统比卖家自己算的准。

第二步:盯时间。首件商品入仓时间、上架时间、免租期起算时间,这三个时间点要记清楚。建议用Excel表格列出来避免“入仓晚于上架”这种低级错误。2024年2月,那位加拿大站卖家就是主要原因是没盯紧时间,多花了$2000。

第三步:算细账。把各项福利拆开算:返点能省多少?仓储费减免多少?广告代金券够打几天广告?别只盯着“配送费全免”看,有时候$200广告代金券比$500配送费减免更值。2024年1月,新手卖家陈阳就主要原因是算了细账,把代金券用在“高转化词”上,ACOS直接降到28%。

再说说说句大实话:羊毛薅好了是“福利”, 薅不好是“成本”

其实亚马逊推这个计划,本质是“鼓励卖家多用FBA”——你用得越多,平台越赚钱。所以羊毛背后藏着平台的小算盘:新品期给你点甜头,等你习惯了FBA的高成本,后期涨价你也得认。2024年4月28日 美国站就宣布FBA配送费加收5%燃油附加费;5月12日欧洲站也跟着涨,涨幅4.3%。有卖家吐槽:“薅了$5000羊毛,后来啊配送费涨了$6000,还是亏了。”

但话说回来对中小卖家新品期“活下去”比“赚得多”更重要。这波福利,只要搞清楚规则、算好账,确实能帮卖家渡过难关。就像那位美国站卖家李明说的:“亚马逊的政策就像双刃剑, 你不用是你的损失,用了但没看懂规则,就是你的问题。关键得自己拎清。”

所以这羊毛到底该不该薅?答案在你手里——搞清楚规则、 算好成本、盯紧时间,薅了就赚;想当然、贪多、不看条款,可能就是“亏了夫人又折兵”。再说说送各位卖家一句话:亚马逊的羊毛,永远只给“聪明人”准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