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亚马逊prime day具体日期已公布
官方日期落地, 跨境圈炸锅的真相
亚马逊终于把2022年Prime Day的牌亮出来了——7月12日到13日全球24个站点同步开搞。这消息一出来 跨境圈里瞬间分成两拨人:一拨人已经在敲计算器算能赚多少,另一拨人却在群里叹气“今年怕是要卷成麻花”。别急着站队,先想想,同样的会员日为什么有人笑有人哭?去年有个深圳做家居用品的卖家跟我说 他Prime Day当天卖了300万,后来啊仓库里堆了200万的货卖不动,资金链差点断了。你说这是爆单还是爆仓?
24个站点狂欢, 新站点是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
这次Prime Day新加了瑞典、波兰、埃及三个站点,不少卖家眼睛都亮了觉得“新大陆”来了。可你翻翻后台数据,波兰站2021年开放到现在整个站点的日均活跃用户量可能还没美国站的零头。某做3C配件的杭州卖家去年试水波兰站, Prime Day前备了10万库存,后来啊活动当天就卖出去2万,剩下的全成了滞销品。反观埃及站, 虽然用户少,但竞争也小啊,有个做小家电的福建卖家,靠着本地化关键词优化,在埃及站Prime Day当天的转化率直接干到了18%,比美国站还高5个点。所以说啊,新站点不是不能碰,你得先搞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别一看“新”就往上冲,那不是找死吗?

备货大战:多囤点冲量还是精准控险
说到备货,跨境圈里吵了多少年了。有人说“Prime Day就得拼量,备少了都是给别人送流量”,可去年有个数据你敢信?某第三方机构调研了500个卖家, 其中32%主要原因是备货过多导致Prime Day后库存周转率下降40%,资金直接压死。反观那些精准备货的, 比如深圳有个卖宠物用品的,平时日销300件,他Prime Day就备了3000件,还留了1000件应急,后来啊活动当天卖2800,库存刚好够,一点不浪费。备货这事儿,真不是越多越好,你得算清楚你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不是季节性的,能不能快速清仓。别听别人说“多备点”,到时候卖不出去,哭都没地方哭。
从“流量密码”到“转化陷阱”, 广告投放别踩坑
Prime Day的广告投放,简直是门技术活。去年我认识一个做母婴的卖家, 觉得大促期间广告投得越多越好,后来啊Prime Day前一周把ACOS干到了80%,钱烧了不少,订单量却没上去多少。为啥?他光顾着投大词, 什么“baby stroller”,竞争多激烈啊,点击单价都5美元了转化率才0.5%。反观另一个做厨具的, 他专门投了“kitchen knife set with cutting board”这种长尾词,虽然流量少,但转化率到了8%,ACOS控制在30%以下。
你看,广告不是砸钱就行,你得找对“会员密码”,就是那些真正能下单的长尾词、场景词。还有秒杀, 别以为上了秒杀就万事大吉,去年有个卖家秒杀期间主要原因是没及时优化listing,图片模糊,描述不清,秒杀流量来了转化率却只有1.2%,白白浪费了机会。
合规红线碰不得, 去年封号潮的教训
今年Prime Day前,亚马逊又发了一遍合规警告,这可不是吓唬人的。2021年Prime Day后平台封了超过2000个账号,大部分都是主要原因是刷单、跟卖、虚假评论。有个做服装的卖家, 为了冲排名,找了刷单团队刷了500单,后来啊Prime Day当天账号被冻结,30万的货卡在仓库里一分钱没赚到。你说值吗?现在亚马逊的算法越来越严,别想着钻空子,老老实实做产品、做服务才是正道。比如把产品图片拍专业点, 描述写详细点,争取拿到“Amazon's Choice”标识,这种标识在Prime Day期间的转化率比普通listing高25%,数据不会骗人。
数据说话:117.9亿销售额背后的赢家逻辑
去年Prime Day全球销售额117.9亿, 售出2.5亿件商品,听着很吓人对吧?但你细想,这钱都被谁赚走了?大部分都是那些有品牌、有稳定供应链的头部卖家。有个做户外装备的深圳大卖, Prime Day前三个月就开始布局,做了独立站引流,还联合了10个KOL做测评,活动当天销售额直接破亿。而中小卖家呢?很多还在拼价格战,后来啊一件商品利润5块钱,卖1000单才5000块,扣除广告费、物流费,倒贴钱。Prime Day不是谁都能赚钱的, 你得有差异化,要么是产品创新,要么是服务体验,要么是品牌故事,不然就是在给别人打工。
印度、 沙特这些“特殊站点”藏着机会
注意啊,印度、沙特、阿联酋、埃及这几个站的Prime Day和其他站点时间不一样,是在今夏晚些时候。这反而是个机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卖家都盯着7月的主会场,没人顾得上这些“特殊站点”。去年有个做电子产品的广州卖家, 专门针对沙特站做了本地化包装,还找了当地的网红直播,后来啊沙特站Prime Day当天的销售额比美国站还高。这些站点的竞争小,用户需求又独特,只要你肯花时间研究本地市场,说不定能捡个大便宜。别总想着往人多的地方挤,有时候小池塘里才能当大鱼。
爆单之后:别让“狂欢”变成“灾难”
Prime Day结束了你以为就没事了?大错特错。去年有个卖家居的卖家, Prime Day爆单了后来啊主要原因是人手不够,发货延迟了5天收到一堆差评,店铺评分直接从4.8掉到4.2,Prime Day之后的销量比活动前还低30%。所以啊,爆单之后的服务更重要,你得提前安排好客服、物流,确保订单能及时发出去,有问题能及时解决。还有库存清理,滞销品赶紧打折促销,或者做捆绑销售,别堆在仓库里占资金。Prime Day不是终点,而是个起点,怎么把活动期间的流量转化成长期客户,这才是真本事。
2022年不一样了 内卷时代的新玩法
今年和往年不一样,经济形势不好,消费者更理性了不会随便买买买。所以Prime Day的玩法也得变。别再想着靠低价冲量了试试做“场景化营销”吧。比如卖咖啡机的,可以搞个“晨间咖啡套餐”,搭配咖啡豆、杯子一起卖,客单价高了利润也上去了。卖玩具的,可以做个“亲子互动套装”,包装上印上“Prime Day限定”,增加稀缺感。还有会员专属福利,比如提前24小时抢购,或者买一送一会员积分,这些都能提升用户的购买欲。内卷时代,拼的不是谁价格低,而是谁更懂用户。
其实啊,Prime Day对每个卖家机会和风险都是并存的。有人靠它一飞冲天有人栽个大跟头。关键还是看你有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能不能抓住这次大促的机会。别盲目跟风,也别悲观放弃,做好规划,踏踏实实把产品和服务做好,这才是王道。毕竟 亚马逊上的生意,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Prime Day只是个加速器,能不能跑远,还得看你自己的底子厚不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