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美客多清查违规产品,这次又查封5700件

一个卖家的半年申诉战:海关扣货, 亚马逊封listing

2021年9月,深圳卖家老王的货柜刚抵达洛杉矶港口,就被美国海关扣了。货代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有点小问题, 需要配合查验”,老王当时没太在意,他这批货是手机充电器,贴了自己注册的商标,应该没问题。后来啊三天后海关的正式通知下来:涉嫌侵犯“Apple”商标权,货物暂扣。更让他懵的是 同一天亚马逊美国站的后台弹出12条警告,8个ASIN被商标权利所有者投诉,4个ASIN被美国海关CBP直接投诉——listing全部被禁止销售。

货代一句“没问题”, 货物在海关被拦下

老王后来跟我们复盘时说当时他特意问过货代“有没有品牌授权”,货代拍着胸脯说“放心,只是logo有点像,不侵权”。现在想想,货代可能压根没看产品包装,直接报了个“平安”就完事。货物被扣后货代开始推诿,说“这是你的商标问题,我们只负责运输”。老王这才发现, 自己签的运输合同里压根没写“侵权责任划分”,现在货没了listing被封,钱货两空,只能自己扛。

又查封5700件产品,亚马逊、美客多460万件违规产品曾被清除
又查封5700件产品,亚马逊、美客多460万件违规产品曾被清除

这种情况在跨境圈不是个例。2023年广东某货代公司内部人士透露, 他们手里有20%的“敏感货”会故意隐瞒真实信息,“客户不说我们也不问,反正查验出来是客户的责任”。后来啊就是像老王这样“不知情”的卖家,成了最大的冤大头。

12条警告, 商标权+海关双重投诉

老王的亚马逊账户健康页面瞬间变红,12条警告像催命符一样列在那里。商标权利所有者的投诉还好说 他赶紧联系了国内的供应商,拿到了“Apple”部件的采购合同和授权协议——虽然供应商后来承认“授权是假的,只是为了让客户放心”。但美国海关CBP的投诉就没那么简单了 亚马逊要求他提供“海关放行条”,没有这个,listing永远恢复不了。

老王花5万块请了美国当地的讼师去跟海关交涉, 后来啊讼师说“现在疫情积压的案件太多,最快也要3个月”。这3个月里他的库存一直处于“预留”状态,亚马逊每天收仓储费,listing权重掉得厉害。更糟的是 2021年12月,在他申诉第8个ASIN成功后的第三天亚马逊突然发来新警告:“海关CBP 投诉该ASIN,永久禁止销售。”老王当时就砸了键盘——这平台是不是在玩他?

申诉像闯关, 英国站顺利,美国站卡壳

老王的产品在亚马逊英国站也有销售,他吸取教训,提前准备了中英文的POA,把商标授权、供应链溯源、产品检测报告全写清楚了。后来啊英国站申诉只用了7天12个ASIN全恢复了。可美国站就像个无底洞,同样的资料,提交10次亚马逊审核团队回复8次“凭据不足”,2次直接不回。

2022年2月, 老王终于拿到“真”的商标授权,又花了4个月时间,才把剩下的4个ASIN申诉回来。整个过程历时半年,仓储费、讼师费、时间成本加起来损失了30多万。他说“现在想想,还不如直接弃号,重新注册,可能还省点钱。”

从贝廷到卡哈马尔:5700件产品背后的合规风暴

老王的悲剧不是个例。2023年6月21日到24日 巴西国家电信局突袭检查了亚马逊在贝廷和卡哈马尔的两处仓库,当场查封了5700件未经认证的电子产品,总价值50万雷亚尔。这些产品以手机充电器、 便携式电池和无线耳机为主,Anatel的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说“这些产品没有巴西的强制性认证,一旦发生平安事故,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

巴西Anatel突查, 电子产品成重灾区

这次查封的产品里有不少是“擦边球”品牌——包装上印着“HUAWEI”“SONY”的标识,但没有品牌授权。亚马逊巴西站的一位运营人员告诉我们, 他们早就收到过Anatel的预警,“但没想到查得这么狠,直接把仓库封了”。被扣的产品中, 有2814件是“华为”标识耳机、“索尼”标识手柄、“苹果”标识充电器,这些产品的货值加起来预估14万人民币,全被Anatel当场销毁。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巴西海关的查验率最近一年涨了40%。2023年4月, 深圳某货代公司的数据显示,发往巴西的货物被开箱的概率从15%飙到了35%,其中30%是主要原因是“产品认证不全”。有卖家反映, 他的充电器主要原因是少了巴西的INMETRO认证,在圣保罗海关被扣了整整15天再说说只能销毁,损失了8万块钱。

460万件违规产品被清除, 这场风暴持续了5年

其实从2018年开始,巴西的合规风暴就没停过。Anatel的公开数据显示, 过去5年,他们已经清除了亚马逊、美客多等电商平台的约460万件违规产品,总价值5亿雷亚尔。2022年10月, 渝州海关还查扣了一批夹藏“知名品牌”标识充电器的货物,货主无法提供授权证明,到头来被认定为侵权产品,直接销毁。

美客多也没能幸免。2023年5月, 墨西哥经济部突袭了美客多在墨西哥城的3个仓库,查封了1200件没有CE认证的电子产品。美客多的官方声明里说“我们一直在加强卖家资质审核,但总有人想钻空子”。这句话说白了:平台在“甩锅”卖家,但卖家觉得“平台审核太松,现在出事让我们背锅”。

美客多也没躲过:拉美市场的合规压力传导

拉美市场最近几年成了跨境卖家的“新蓝海”,但合规压力也越来越大。美客多作为拉美最大的电商平台, 2023年第二季度的新增卖家数量同比涨了60%,但违规产品下架率也涨了45%。墨西哥的一位第三方服务商透露, 他们最近帮20多个卖家解决了“产品认证问题”,这些卖家要么是不知道要CE认证,要么是图便宜买了“假认证”。

亚马逊和美客多的合规要求其实大同小异:电子产品需要目标市场的强制认证, 品牌产品需要授权,包装上不能有“误导性标识”。但卖家们总想“打个擦边球”——比如用“类似”的logo, 或者买“山寨认证”,后来啊就是像这次5700件产品被查封一样,血本无归。

卖家吐槽:“我卖正品,凭什么被查?”

“我卖的是正品,从品牌方直接拿的货,凭什么海关要查我?”这是很多卖家在被扣货后的第一反应。2021年6月,深圳大卖家泽宝被封号时就有不少卖家在群里吐槽“亚马逊是不是疯了连备案店铺都封”。泽宝被封的原因是“刷单+虚假评论”,但很多小卖家觉得“我们没刷单,只是跟着平台规则玩,怎么就违规了?”

“真品躺枪”:货代夹带与供应链漏洞

老王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他卖的是“正品”,但货代在他的柜子里夹带了10箱侵权充电器。后来啊海关一查,整个柜子全扣了连带他的“正品”listing也被封。这种情况在跨境圈叫“串货”,有些货代为了赚运费,会把不同卖家的货物混装,其中难免有“敏感货”。

还有的卖家是自己供应链出了问题。比如2022年11月, 杭州某卖家的耳机被杭州海关查扣,原因是“包装上的‘SONY’标识是打印的,不是烫金的,与正品有出入”。卖家说“我从深圳供应商那里拿的货,他们说是正品,后来啊根本不是”。供应商跑了卖家只能自己认栽,损失了12万。

“平台比海关还狠”:申诉流程里的时间陷阱

比海关查扣更让卖家崩溃的是平台的申诉流程。老王申诉美国站listing时 亚马逊要求他提供“海关放行条”,但海关说“你要先拿到亚马逊的恢复通知才能放货”——这不是死循环吗?还有的卖家申诉时 亚马逊要求“提供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溯源”,但很多小卖家根本没保留这些记录,再说说只能放弃账号。

2023年3月, 亚马逊美国站更新了申诉政策,要求卖家“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认证报告”。这份报告费用不低,一个产品大概要2000-3000块,而且要等15天才能出后来啊。有卖家算了一笔账:“我30个产品被下架,全检测要花9万,还没算仓储费,这还不如重新开个号呢。”

活下来的卖家都在做这三件事

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那些在拉美市场活下来的卖家,都在偷偷做这三件事,而且效果出奇的好。

第一招:把“品牌授权”焊在供应链上

深圳卖家李姐做拉美市场3年,从来没出过问题。她的秘诀是“每批货都要让供应商提供‘三级授权’:品牌方给供应商的授权, 供应商给她的授权,她自己给亚马逊的授权”。而且她还会让供应商在发货前把授权文件发给她核对,“哪怕贵5%,也要找能提供真授权的供应商”。2023年4月,她的货柜在巴西海关被查,主要原因是有完整的授权文件,只用了3天就放行了。

第二招:分批发货, 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老王后来学聪明了他把货物分成3批发,每批不超过300件。这样即使一批被扣,再说一个两批还能正常销售。而且他会用不同的货代,“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他血的教训。2023年6月, 他的一批货主要原因是少了认证被扣,但再说一个两批顺利入仓,当月销售额只掉了15%,比之前损失30万好太多了。

第三招:和货代签“生死状”, 别让中间商背锅

李姐和货代签的合同里有一条“侵权责任条款”:如果主要原因是货代隐瞒信息导致货物被扣,货代要承担全部损失,包括货款、仓储费、申诉费。2022年9月, 她合作的货代试图在她柜子里夹带侵权产品,被她当场发现,直接起诉货代,再说说拿回了8万块钱赔偿。“现在找货代,先看合同,不看合同就合作,等于把自己卖了。”

后查封时代:合规不是成本, 是活命钱

亚马逊、美客多清查违规产品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5700件被查封的产品背后是无数卖家的血泪教训。老王说“以前觉得合规是成本,现在才知道,合规是活命钱”。李姐说得更有意思:“那些总想‘打擦边球’的卖家,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留下的,都是愿意为合规买单的人。”

拉美市场的机会还在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与其天天提心吊胆怕被查,不如静下心来把供应链、认证、授权这些基础工作做好。毕竟能在跨境行业活下来的,从来都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老实”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