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货代暴雷,这些骗术真的能让卖家血本无归吗
深圳货代一夜跑路, 卖家围堵空办公室
这两天深圳跨境电商圈炸开了锅,有同行爆料深圳市某供应链公司突然暴雷跑路,多个卖家和同行上门维权,却发现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玻璃门上贴着“暂停营业”的A4纸,留下一堆
无独有偶,今年5月,跨境物流圈就掀起过一波跑路潮。有主营海运头程的货代, 突然在微信群里发一句“公司倒闭,大家自求多福”;有做海外仓的老板,卷走卖家的仓储费后换了马甲重新开张。这些事件不是孤例,而是每年都在重复上演的行业悲剧。

货代暴雷背后:低价陷阱里的资金游戏
低价揽收的定时炸弹
跨境电商圈有句话流传很广:“七分靠选品, 三分靠运营”,但最近大家聊天的话题变成了“七分靠选品,两分靠运营,一分靠运气,剩下九十分靠货代不跑路”。因为亚马逊、SHEIN等平台卖家数量激增,货代行业也成了分羹的战场,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
不少不良货代为了抢客户, 报出低到离谱的价格——美森快船市场价18000元/柜,他们敢报12000元;空运市场价25元/kg,他们敢喊15元。卖家一看便宜,立马把货交过去,却不知道低价背后藏着“资金链游戏”。这些货代用低价收货, 把货款挪去炒外汇、炒期货,或者干脆当成自己的现金流,一旦市场波动或者资金链断裂,就只能卷款跑路。
物流账单里的“隐形刺客”
有些货代更“精明”, 发货前报价透明,到港后账单暴增。有深圳卖家去年遇到过一件事:货代报价时说“包税包派送到门, 费用全包”,后来啊货物到美国洛杉矶港后突然发来一张5万元的账单,理由是“货物被海关查验,花了打点费”“为了赶时效,联系了高价车行提货”。卖家气得直拍桌子:“当初说好的全包,现在怎么又多出这么多费用?”
更离谱的是 有些货代故意拖延清关,让货物在港口堆着,每天产生堆存费,然后跟卖家说“再交3万块就能提货”,美其名曰“优先处理”。说白了就是用卖家的货物当筹码,逼卖家交“赎金”。
快船变普船:货代玩的“时效魔术”
承诺的美森快船, 实为普通船
跨境电商卖家最看重的就是时效,特别是做FBA的,货物晚到一天就可能错过销售旺季,甚至被亚马逊罚款。不良货代就抓住卖家这个心理, 玩“时效魔术”——收货时承诺“美森快船,12天到港”,定舱时却偷偷换成普通船,时效慢20天都不止。
有深圳卖家去年9月发了一票30箱的货物, 货代信誓旦旦说“走美森快船,保证15天内到FBA仓库”,后来啊货物走了普通船,25天才到港,导致错过了亚马逊Prime Day大促,直接损失20多万销售额。卖家找货代理论,货代却甩锅说“船公司爆舱,我们也没办法”。
理赔承诺的空头游戏
发货前, 不良货代最爱说“丢必赔,损必赔,100%赔付”,卖家一听放心了后来啊真出了问题,理赔比登天还难。有杭州卖家去年遇到丢货, 货代要求提供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聊天记录,缺一样就不赔,再说说拖了三个月,卖家实在耗不起,只能自认倒霉。
更讽刺的是 有些货代理赔条款写得模棱两可,比如“因不可抗力导致的丢失不赔”“清关问题导致的破损不赔”,反正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不可抗力”,自己稳赚不赔。
行业寒冬:流量退潮下的货代生死局
平台流量下降, 货代跟着遭殃
今年跨境电商行业明显降温,亚马逊第一季度净亏损38亿美元,是2015年以来首次亏损;Temu、SHEIN虽然增长快,但卖家利润越来越薄。卖家发货需求减少, 货代的业务量跟着下滑,特别是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小货代,没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仓位,只能靠低价抢货,一旦市场不好,资金链一断,就只能跑路。
“分羹者”太多, 行业恶性循环
前几年跨境电商红利期,货代行业门槛低,随便租个办公室、招几个业务员就能开张,导致“分羹者”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货代公司有8000多家,2022年增加到1.2万家,竞争白热化。为了抢客户, 大家拼价格、拼低价,再说说利润薄得像纸,只能靠“玩套路”赚钱,后来啊恶性循环,跑路的越来越多。
卖家自救指南:从暴雷事件里学到的避坑术
核查货代“家底”, 别被“高大上”迷惑
选货代别只看官网做得多漂亮,要看“家底”——成立时间是否超过3年,员工人数是否稳定在50人以上,有没有自己的仓库和车队,能不能提供物流节点实时追踪。有深圳卖家去年选了一家成立1年的货代, 报价低、服务好,后来啊半年后跑路,后来查才发现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0万,还是认缴的,根本没实力承担风险。
报价“明细单”要签字确认, 口头承诺不算数
发货前一定要让货代提供详细的报价单,注明“包费用”和“不包费用”,比如“包报关、包海运、不包目的港杂费”“包清关、包派送、不包关税”,并且双方签字盖章。有广州卖家去年主要原因是没要明细单,货代口头承诺“全包”,后来啊到港后被收了2万美金杂费,再说说只能自己认栽。
分散发货, 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大卖家千万别把所有货都交给一个货代,可以分散给2-3家,一家发FBA,一家发海外仓,一家发第三方物流。即使一家跑路,还有其他家能应急。有深圳大卖家去年就是这么做的,虽然某家货代暴雷,但其他家及时接手,没耽误大促发货,损失降到最低。
定期对账, 发现异常及时止损
跟货代合作要定期对账,比如每周核对一次物流轨迹、费用明细,发现货物长时间没更新、费用突然增加,就要警惕。有杭州卖家去年发现货物到港后10天还没提柜, 赶紧联系货代,后来啊货代支支吾吾,后来才知道货代资金链出了问题,赶紧把剩下的货物转给其他货代,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暴雷下的从业者:无奈与挣扎
货代暴雷的受害者不只是卖家,还有不少从业者也跟着遭殃。有深圳货代公司员工爆料:“老板突然跑路,我们两个月的工资没发,客户欠款也收不回,现在连房租都交不起。”还有海外仓操作员说:“某货代卷款跑路,留下我们天天被卖家骂,说我们串通骗钱,其实我们也是受害者。”
其实 货代行业也有不少良心从业者,他们靠服务、靠口碑做生意,不玩套路,但总被不良货代拖累。有从业者在朋友圈吐槽:“认真做服务不如玩套路赚钱,这行业快没救了。”
警惕物流风险, 别让货代毁了你的生意
跨境电商卖家的路本就不好走,选品、运营、推广已经够头疼了物流环节再出问题,简直是雪上加霜。货代暴雷不是偶然是行业恶性竞争、缺乏监管的必然后来啊。卖家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让低价陷阱、空头承诺毁了自己的生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