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2022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何

文章

长沙机械厂的订单起伏:19.8万亿外贸里的真实故事

2022年3月,长沙某机电企业的李经理盯着空荡荡的厂区犯了愁。1月刚签下的500万美元东南亚盟订单,原计划3月交付,后来啊因上海疫情物流卡壳,客户天天催货。4月数据出来时他更慌了——全国外贸增速突然掉到个位数。可谁也没想到, 5月一复工,东南亚盟客户突然追加300万美元订单,说他们的机械设备比越南产的同款便宜15%,质量还稳。李经理的经历,藏着2022年上半年19.8万亿外贸进出口值的冷暖。

2022年上半年外贸外贸进出口情况
2022年上半年外贸外贸进出口情况

11.14万亿出口:机电产品“独木撑天”的隐忧

海关的数字摆在那里:上半年出口11.14万亿,机电产品占了六成以上。长沙这家企业的故事不是个例。广西柳州一家汽车配件厂2022年Q1对东南亚盟出口变速箱壳体增长45%, 客户反馈“中国货交货快,比印度货少等一个月”。但问题也跟着来了——6月,越南同类产品突然降价12%,柳州厂的老客户开始分流小批量订单过去。行业里的人都知道,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快,但核心技术还捏在手里一旦价格战开打,利润率可能从18%掉到10%以下。

8.66万亿进口:大宗商品的“成本暴击”

进口这边的故事更揪心。南昌海关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江西进口农产品增长22%,但企业利润没涨反降。南昌某食品厂的张厂长算过一笔账:2021年上半年进口一吨澳洲奶粉到岸价3.2万元, 2022年要4.1万元,海运费涨了60%,人民币还贬值了5%。产品涨价吧,超市不答应;不涨价,厂里每月少赚80万。这种“甜蜜负担”在进口大宗商品里太常见——铁矿石、 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企业只能硬着头皮买,进口增速才4.8%。

东南亚盟的10.6%:增长光环下的竞争暗战

对东南亚盟2.9万亿的增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东南亚盟成了中国外贸新引擎”。但深入看数据会发现,这10.6%的增速里藏着隐忧。云南某农产品企业2022年5月出口泰国榴莲, 后来啊发现当地果园扩产了30%,以前中国占泰国榴莲进口80%,现在降到65%。更麻烦的是 印尼2022年4月起对进口家具征收35%关税,广东东莞家具厂在雅加达的仓库堆满了货,转口到越南又怕被查,进退两难。东南亚盟市场不是“唾手可得”,而是“抢得头破血流”。

中西部25.2%增速:产业转移的意外红利

湖南2022年上半年外贸增速25.2%, 跑赢全国15.8个百分点,这个数字让很多人意外。长沙海关的调研报告里有个细节:2022年Q1, 长沙黄花机场跨境电商出口货量增长120%,其中家居用品占了四成。株洲某灯具厂2022年3月通过亚马逊卖到德国的LED灯, 单月订单量突破10万单,比2021年同期翻了三倍。中西部不是“外贸洼地”了 反而成了“新增长极”——沿海产业转移过来物流成本降了工人工资比深圳低30%,订单自然就来了。

跨境电商的80%增长:繁荣下的泡沫

深圳某3C产品跨境电商的运营总监王磊,2022年上半年过得像坐过山山车。1月公司业绩增长120%, 他高兴地招了20个新人;4月平台突然严查低价倾销,他们家卖9.9美元的手机壳被下架5000个,利润直接腰斩。行业数据说跨境电商出口增长80%, 但王磊知道,这背后是无数个“9.9元包邮”的内卷——为了冲量,利润率从15%降到5%,有的甚至贴钱卖。“这不是增长,是消耗战。”他说。

传统外贸的订单转移:阵痛中的求生

东莞某服装厂的经历让人唏嘘。2022年上半年,他们的欧美订单减少35%,客户说“越南工人的工资只有你们的60%”。厂长带着团队跑去胡志明市考察,发现当地工厂用中国布料,中国缝纫机,就是人工便宜。为了保住客户,他们被迫在越南设厂,2022年6月首批10万件T恤运回国内贴牌出口,利润少了20%。这种“转移订单”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太常见了家具、陶瓷、服装,谁没被越南、印度抢过客户?

RCEP的机遇:会用和不会用的企业差距拉大

RCEP生效半年, 有些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些还不知道怎么用。浙江绍兴某纺织企业2022年5月出口日本一批面料, 凭RCEP原产地证明,关税从8%降到3%,单这一笔就省了12万。但隔壁厂的业务员小李连“原产地累积规则”是啥都没搞懂,同样的货走不了优惠,白白多花8万成本。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 上半年全国RCEP项下出口享惠货值仅占出口总额的3.2%,说明大部分企业还没吃透政策红利。

物流成本: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海某玩具厂2022年上半年的经历,把物流成本的压力说透了。2021年海运一个集装箱到美国要8000美元, 2022年6月涨到2.3万美元,老板算了一笔账:运费比玩具成本还高。为了赶圣诞订单,他们不得不包机,一个货舱就要15万美元,相当于多卖20万只玩具才能覆盖成本。国际物流这把“双刃剑”,砍掉了多少外贸企业的利润?没人说得清,但所有人都知道,运价波动一天不降,外贸就一天难稳。

下半场:从“量增”到“质变”的突围

深圳某新能源企业的故事,或许藏着外贸的未来。2022年上半年,他们出口到欧洲的光伏组件单价从0.25美元/瓦涨到0.3美元,订单量却增长50%。秘诀很简单——研发了转换效率23%的新电池,比同行高3个百分点。客户愿意多花钱,主要原因是“用中国的板,25年发电量多10%”。这种“技术溢价”才是外贸的出路,而不是靠低价拼市场。

多元化市场: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

山东某蔬菜企业2022年的转型让人眼前一亮。以前80%订单来自美国, 2022年他们开拓中东市场,通过迪拜转口卖到沙特、阿联酋,半年出口增长60%。老板说:“美国市场说封就封,中东市场虽然量小,但稳定,而且付款爽快。”这种“多元化布局”在2022年太重要了——东南亚盟不行就转南美, 欧洲不行就搞非洲,分散风险才能在动荡中活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