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贴牌打工仔的跨境咖啡机毛利提升100%
代工厂的困局:被MOQ逼到墙角的Kenny
2017年从广东某大企业咖啡机技术研发团队离职时Kenny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再给大厂打工了。他创立了佛山市顺德区班利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初期靠着接OEM代工订单苟活。那时候他每天泡咖啡、喝咖啡,喝到闻到味儿就反胃,就为了搞明白怎么做出能打的咖啡机。但很快,Kenny发现代工这碗饭越来越难吃。
最头疼的是MOQ问题。咖啡机这玩意儿,一台4-5公斤,走传统跨境快递每台运费就要400块,15天才能到消费者手里。很多中小客户想做,订单量根本凑不满20尺货柜,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户流失。这些客户多是给当地咖啡厅供货,什么品牌不重要,质量好就行。Kenny当时急得不行, 跟客户商量:咱们统一注册个HiBrew品牌,你们都从这个品牌采购,到当地再自己分货,这样总订单量够了成本就能降下来。

想法挺好,但现实更骨感。中国代工成本蹭蹭涨,利润被压得比纸还薄。Kenny算了笔账,一台代工咖啡机净利率不到8%,还没工厂流水线工人的工资高。更憋屈的是 有次他给意大利客户代工,发现产品有个设计缺陷,想提改进建议,对方那副“中国工厂懂什么咖啡”的表情,像一巴掌抽在他脸上。
破局:从代工到2C, 毛利直接翻倍
被逼到绝路的Kenny,在2018年做了个大胆决定:不做代工了直接把咖啡机卖给海外消费者。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阿里巴巴速卖通,没想到这一跳,掉进了金矿。HiBrew首款咖啡机上架后第一个月就卖出了300多台,毛利润比代工时高了整整100%。Kenny盯着后台数据手都在抖——原来贴牌打工仔的命,还能这么改?
为啥差距这么大?代工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机器,品牌是别人的,渠道是别人的,利润大头也被别人赚走,自己只能赚点加工费。直接做2C就不一样了 品牌是自己的,消费者认的是HiBrew,定价权握在自己手里去掉中间商赚差价,毛利自然上来了。而且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反馈特别直接, 哪个功能受欢迎、哪个颜色卖得好,一目了然研发方向一下子就清晰了。
2019年, HiBrew自主研发了十多款咖啡机,销量同比增长70%;2020年直接爆了同比增长300%。月销售额增长一度超过200%,业务毛利润提升将近一倍。当中东消费者的五星好评第一次出现在店铺页面时 Kenny鼻子有点酸——以前做代工,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机器卖给了谁,现在终于能听到真实的声音了。
绿联的启示:贴牌打工仔的觉醒时刻
Kenny的逆袭,让人想起早年的绿联。绿联创始人张清森曾经也是个“贴牌打工仔”,给跨境电商卖家供货。后来他突然硬气起来对所有采购客户说:“以后想采购,就采购绿联,不做贴牌了。”这句话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谁会放着稳定的代工不做,跑去搞品牌?后来啊呢?绿联不仅活下来了还成了3C配件领域的头号玩家。
张清森和Kenny踩的是同一个逻辑:代工是条死胡同,品牌才是出路。贴牌打工仔的日子,本质上就是给别人做嫁衣,赚点辛苦钱。市场一有波动,成本一涨,最先被砍的就是代工订单。但品牌就不一样了有了消费者认知,有了渠道掌控力,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绿联当年敢这么干,是主要原因是看透了跨境电商的未来——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才是王道。
技术创新:用“幼稚”想法打败欧美对手
咖啡机行业有句老话:欧美品牌定义标准,中国工厂负责生产。但HiBrew和Gevi用行动证明,中国工厂不仅能生产,还能创新。HiBrew早期给意大利企业代工时 发现他们做的压力式咖啡机有个毛病——萃取温度不稳定,影响咖啡口感。Kenny想提改进建议,意大利客户直接摆手:“你们中国工厂懂什么咖啡?”
被怼多了 Kenny反而想开了:既然他们不听,那就自己做品牌,把“幼稚”的想法变成现实。HiBrew研发团队花了半年时间, 把萃取温度波动控制在±1℃以内,还加入了15Bar压力萃取技术,做出来的咖啡油脂更丰富。这个“幼稚”改进,让HiBrew在欧洲市场一炮而红,销量直接干翻了不少本土品牌。
Gevi的玩法更绝。他们做四合一智能手冲咖啡机时 研发团队直接跑到咖啡店蹲点,跟着咖啡师学手冲,记录水温、流速、研磨粗细度这些细节。还把首版机器发给西班牙、美国的手冲大师,让大师们用机器做咖啡,然后把参数记录下来。原本属于“即兴创作”的手冲咖啡, 被Gevi变成了可复制的个性化体验——每个使用者都能,做出独一无二的咖啡。这个设计不仅拿了2021年德国红点奖,还在亚马逊上卖成了BSR。
市场数据:咖啡机赛道还有多少红利
很多人觉得咖啡机市场饱和了其实不然。数据显示,全球80%的咖啡机产自中国,但真正做品牌的没几个。美国每天要消耗4亿杯咖啡,2.4万家咖啡店,未来几年可能增加到5万家。这些咖啡店、企业、家庭,都是咖啡机的潜在买家。亚马逊上“coffee maker”关键词搜索量高达34.5万,说明需求一直都在。
Statista的数据更直观:2020年全球咖啡机市场规模123.2亿美元, 2021年涨到136亿美元,虽然2022年回落到109.3亿美元,但2023年开始会缓慢回暖。2022年整体市场下滑19.6%,但Gevi却逆势增长30%,证明好产品不缺市场。关键是 中国品牌现在做咖啡机,比十年前容易多了——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直达消费者的渠道,物流成本也在下降,FBA轻小商品计划放宽标准,小件咖啡机的运输不再是噩梦。
从贴牌到品牌:必须跨过的三道坎
当然不是每个代工厂都能像HiBrew一样逆袭。从贴牌打工仔到品牌出海,得跨过三道坎。第一道是认知坎:很多代工厂老板觉得“做品牌太难”,守着代工的温床不愿动。但绿联和HiBrew的例子证明, 代工积累的技术、供应链、生产经验,都是品牌出海的底子,放着不用太可惜。
第二道是创新坎。不能只想着“便宜就行”,得真正理解海外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欧美人喜欢意式浓缩,压力萃取技术就得跟上;中东消费者喜欢浓咖啡,机器的研磨粗细度就得可调。创新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从消费者反馈里找灵感——就像Gevi蹲在咖啡店学手冲,看似“笨办法”,却做出了打动市场的产品。
第三道是渠道坎。选对平台很重要。HiBrew靠速卖通打开了中东市场,Gevi在亚马逊美国站做到了类目Top,都是借了平台的风口。跨境电商平台现在对品牌卖家扶持力度很大, 比如速卖通的AE Mall,专门给有潜力的中国品牌开绿灯,关键是你得敢迈出第一步。
未来:咖啡机品牌的下一站在哪里
2022年HiBREW销量下滑了30%-40%, 有人说是市场不行了但Kenny知道,不是市场不行了是产品不行了。消费者对咖啡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光能做咖啡不够了还得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Gevi能逆势增长, 就是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手冲咖啡机抓住了“专业+智能”的痛点,让普通消费者也能做出大师级的咖啡。
未来咖啡机品牌的竞争,一定是技术和体验的竞争。谁能让咖啡制作更简单、更稳定、更有个性,谁就能赢得市场。中国品牌现在手里握着两张牌:一张是“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另一张是“中国创新”的技术突破。把这两张牌打好,贴牌打工仔不仅能提升100%毛利,还能成为咖啡机行业的新规则制定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