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国货添可是如何通过Mall出海,逆袭美国品牌

添可的出海底牌:24年清洁技术沉淀不是偶然

很多人不知道添可这个品牌, 但提到洗地机,可能绕不开它的名字。这家公司从1998年就开始扎进清洁产品领域,一待就是24年。比起那些突然冒出来的“网红品牌”,添可的路子显得有点“笨”——不急着追风口,先把技术磨尖。国内家电出海这些年,有人靠收购,有人靠自创,添可走的却是“技术沉淀+品牌出海”的第三条路。有意思的是 它在海外市场的对手,不是什么新锐品牌,而是创立于1876年的美国百年老牌必胜Bissell。一个百年“老祖宗”, 一个中国“新秀”,这两家在线上洗地机市场占了80%-90%的份额,这事儿本身就够让人琢磨的。

从代工到自主品牌, 客户反馈成了“秘密武器”

添可的技术底子,其实是从代工时期攒下来的。早年给国际大牌做代工,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功能能不能再优化点”。客户的声音多了慢慢就成了添可自己的“数据库”。现在公司内部有个叫VOC的系统, 专门收集海外用户的反馈——不是那种笼统的“好用”,而是具体到“这个把手对亚洲人手型有点硌”“充电线长度不够拖客厅”。

远离价格内卷,国货添可是如何借Mall出海,力压美国品牌的?
远离价格内卷,国货添可是如何借Mall出海,力压美国品牌的?

发现问题后 半年内就推出了芙万Slim系列,价格比主推款高40%,没想到转化率反而更高了。这事儿说明,用户反馈不是麻烦,是产品迭代的“导航仪”。

有意思的是很多出海品牌怕差评,觉得会降低权重,添可却把这些“吐槽”当成了宝贝。2020年刚进日本市场时 洗地机卖得磕磕绊绊,团队一开始以为是价格问题,后来在VOC系统里翻到一堆关键词:“性能好”“吸力强”,但“重量轻便度”分数特别低。这才反应过来——日本女性多数负责家务,体型偏小,添可的原版洗地机对他们来说太沉了。

日本市场的“水土不服”:重量轻便度成了突破口

日本市场对添可算是个“意外收获”。一开始团队没想太多,觉得产品性能好,应该能卖动。后来啊现实给了当头一棒——房子小、收纳要求高、女性用户多,这些都是没提前做功课踩的坑。日本大多数居民住的房子比欧美小得多, 家里没地方放大件家电,添可原来的洗地机机身大、配件多,用户反馈“收起来像搬块砖”。更关键的是 日本女性平均身高比欧美女性矮15厘米左右,原版洗地机的把手高度正好卡在她们手腕弯折的位置,用久了累得慌。

这恰恰说明,海外消费者不是只看便宜,用得“顺手”更重要。

这些问题不解决,产品再好用也卖不动。团队没硬扛, 而是根据VOC数据“对症下药”:Slim系列洗地机把机身重量减轻了20%,把手改成可调节高度,收纳时能立起来靠墙放,还能拆成两部分塞进小储物间。2022年上半年,Slim系列在乐天平台的转化率直接超过了主推款。现在添可打算把主推系列换成Slim, 这事儿要是放在那些拼价格的品牌身上,估计想都不敢想——贵40%还能卖得更好?

不只是“减重”, 是针对用户画像的精准改过

添可的本土化做得细,连产品包装都没放过。日本用户喜欢简洁, 就把包装盒上的英文说明换成图文结合的“傻瓜式”教程;欧洲用户注重环保,包装材料换成可降解的;美国用户喜欢“大而全”,就给洗地机增加地毯清洁模式。这些细节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都是通过VOC系统分析出来的。比如欧洲用户抱怨“充电口在下面 拖地时容易进水”,添可就把充电口改到了侧面;美国用户觉得“吸力太大,会把地毯吸变形”,就加了吸力调节档。

这种“小步快跑”的迭代方式,让添可的产品越来越贴近当地用户。2021年, 添可日本团队做过一次调研,发现Slim系列用户里有68%是25-35岁的年轻女性,她们在社交平台上发的内容,成了添可最好的“免费广告”——“终于不用弯腰拖地了”“收纳神器,小户型福音”……这些真实用户的分享,比品牌自己喊一百句“好用”都有用。

欧洲市场的“闪电战”:速卖通AE Mall成了加速器

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后添可把目光投向了欧洲。2020年,它和速卖通搭上了线。选择速卖通,不是主要原因是“阿里系”的信任基础这么简单——更看重的是速卖通在欧洲的物流建设。2021年,速卖通在波兰、法国投了大量快递柜,捷克还建了欧洲最大的物流履行中心。这些基建让添可的配送效率提升了40%,以前从中国到法国要15天现在5天就能到。

AE Mall不一样,它让消费者知道,这里卖的都是正经品牌。”2022年上半年, 添可在速卖通法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20%,其中AE Mall的流量占了35%。

更重要的是速卖通在灰度测试的AE Mall,给了添可一个“特权入口”。AE Mall不是普通的店铺集合页, 而是有独立页面、“Plus”标识、更严格筛选标准的“品牌聚合器”。能入驻的,都是像添可、安克创新这样的新锐品牌。董宇博说:“以前消费者想买品牌产品,要么去官网,要么去亚马逊,但亚马逊总被贴上‘特卖场’标签。

AE Mall的“Plus标签”:不只是流量, 是品牌背书

入驻AE Mall对添可像拿到了一张“市场通行证”。平台给AE Mall的商家单独设置了流量入口, 消费者搜索“洗地机”时带有“Plus”标识的店铺会优先显示。更关键的是 AE Mall的筛选标准比普通金牌卖家严格得多——不是销量高就行,还要看品牌资质、产品创新、服务体验。添可能首批入驻,靠的是24年技术积累和海外市场口碑。

它在欧洲的仓库直接搬到了法国,本地发货、本地售后用户体验和本土品牌没差多少。董宇博提到:“有次法国用户反馈机器漏水,我们48小时内上门维修,用户还特意在速卖通上写了长篇好评。这种口碑积累,比打广告强多了。”现在添可在欧洲的速卖通店铺复购率达到了2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这说明, AE Mall不光给了添可流量,更给了它“品牌信任”的底气——消费者愿意为“Plus”标识多付钱,也愿意相信这个标识背后的品质。

价格战的反常识:中高端定位如何赢下市场

提到中国品牌出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低价”。但添可偏不 它的洗地机在线上价格普遍在150美元以上,399、499美元的款很常见,最贵的卖到629美元。这价格比美国品牌必胜还高10%-20%,但销量一点没落下。董宇博说:“出海不是‘清库存’,得让用户觉得‘值’。”用户的“值”是有阈值的——低于某个价格,会觉得“便宜没好货”;高于某个价格,又觉得“不值”。

2022年第三季度, 添可洗地机在欧洲市场的均价是425美元,比必胜高15%,但销量却比必胜高了8%。这说明,消费者愿意为“智能”买单,而不是单纯看价格。

添可的价格刚好卡在中高端区间,原因很简单:产品有成本。无线洗地机要配高性能电机、大容量电池,还有智能感应系统,这些硬件堆上去,成本降不下来。但添可没把成本压力全转嫁给消费者, 而是在技术创新上做文章——比如它的“智能脏污感应”,能自动识别地面脏污程度,调整吸力和水量,省电又省水。这个功能是添可自己研发的,申请了20多项专利。

4.5亿美元营收的启示:Vesync的北美验证

说到中高端定位,不得不提另一个品牌——Vesync。在国内, 这家公司没啥名气,天猫官旗店就卖七八款产品,但在北美,它的空气炸锅和空气净化器年营收能做到4.5亿美元,2020年还在港交所上市了。这事儿给添可提了个醒:中国品牌不是做不了高端,关键是能不能找到“差异化”。添可的差异化就是“智能化”。2018年, 添可决定出海时Alex Ruan就说:“传统吸尘器只能吸,洗地机只能洗,我们能不能做个能‘思考’的?

要知道, 亚马逊上卖小家电的店铺有几十万家,添可能杀出重围,靠的不是低价,是“别人没有的功能”。

”于是就有了“智能脏污感应”“自动基站清洁”“APP远程控制”这些功能。这些功能不是噱头, 是解决了用户真实痛点——比如家里有小孩的,经常会把果汁、酸奶洒地上,传统洗地机要手动调吸力,添可的机器能自己识别“果汁污渍”加大吸力,拖完地面还自动清洗滚刷。2022年,添可在美国亚马逊的洗地机品类排名冲进了前三,仅次于必胜和Shark。

TikTok上的“自来水”:1.73亿观看量的裂变效应

现在做跨境电商,没人敢忽视TikTok。添可也没落下它在TikTok上的“tineco”标签,累计观看量已经1.73亿次。这些流量不是靠投钱买来的,而是KOL/KOC自发带起来的。2021年, 一个法国美妆博主在TikTok上发视频,说自己用添可洗地机拖完妆台,连粉底渍都没留下视频火了播放量破千万。

这种“用户生成内容+产品迭代”的闭环,让添可的营销效率提高了50%。比起那些硬广砸钱的品牌, 添可更擅长“借力”——让用户成为品牌的“推销员”,比品牌自己说一百句都有说服力。

接着, 美国、日本、德国的博主们跟风发“添可清洁vlog”,内容五花八门——有拖宠物尿渍的,有清理孩子涂鸦的,还有用洗地机清洗汽车脚垫的。这些视频没花钱,却给添可带来了大量精准流量。有意思的是这些视频下的评论,又成了VOC系统的新数据源。比如有德国用户说“希望增加德语语音播报”,添可的欧洲团队马上跟进,在下一代产品里加入了德语模式。

从“怕差评”到“求反馈”:客户之声的迭代逻辑

出海品牌最怕什么?差评。但添可不怕,甚至有点“盼”差评。董宇博说:“差评不是洪水猛兽,是免费的‘产品测试员’。”2022年,添可收到一条美国用户的差评,说“洗地机的滚刷头发容易缠住”。团队没删评,而是顺着这个反馈去测试,发现果然长发用户容易遇到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在滚刷上加了“防缠绕梳齿”,这个改进让2023年新款的滚刷清理效率提升了30%。

和必胜这种百年品牌比, 添可的优势不在于“历史久”,而在于“反应快”——用户要什么它就能很快给什么。

还有一次 日本用户抱怨“机器太重,搬不动”,团队直接带着工程师去用户家里观察,发现不是机器整体重,是电池仓设计不合理——把电池仓放在了机器底部,用户搬的时候要弯腰。后来把电池仓改成了可拆卸的,用户可以单手拎着电池走,重量感瞬间轻了一半。这种“把用户当老师”的心态,让添可的产品迭代速度特别快。现在它的洗地机产品线,平均每8个月就会更新一代,每次更新都会解决几个用户反馈的痛点。

未来战场:多平台出海与品牌聚合器的想象空间

添可的出海路线, 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多线并行”。2019年先进东南亚, 和Lazada合作;2020年转战欧洲,入驻速卖通;2022年试水北美,开了亚马逊店铺。不同市场用不同平台,核心是“因地制宜”。东南亚喜欢Lazada, 主要原因是阿里系的生态能打通支付、物流、营销;欧洲选速卖通,看中的是物流基建和AE Mall的品牌背书;北美上亚马逊,则是为了利用平台的流量和用户基数。

中国家电出海这么多年,终于从“卖产品”变成了“卖品牌”,添可的逆袭,或许只是个开始。

这种“多平台”策略,让添可的风险分散了也把每个平台的优点都利用到了。现在它还在考虑要不要入驻东南亚的Shopee Mall,和欧洲的Zalando合作。董宇博说:“出海不是‘赌一把’,是‘下多步棋’。”未来 因为AE Mall这样的品牌聚合器越来越多,像添可这样的新锐品牌会更有机会——不用再和杂牌军抢流量,而是和同类品牌比实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