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关闭直播购物后,YouTube直播能否超越TikTok成为新一代直播霸主
Facebook突然关停直播购物:老牌玩家的无奈撤退
2022年10月1日 Facebook一条公告让跨境电商圈炸开了锅——这个拥有29亿用户的社交巨头,要正式关停直播购物功能。用户还能用Facebook Live直播, 但不能再创建商品列表或标记产品,意味着所有直播带货活动被叫停。官方给出的理由很直白:“消费者的观看行为正在转向短视频”,要把精力集中到Reels业务上。
这事儿细想有点意思。Facebook早在2018年就在泰国试水直播购物,2020年还专门升级过功能,怎么突然就认输了?一位Meta内部人士私下透露,除亚洲外欧美用户对“边看边买”这事儿普遍不感冒。TikTok那边也没好到哪去, 同月宣布暂停美国和欧洲的直播购物扩张计划——要知道,TikTok可是靠短视频起家的,连它都玩不转,这直播购物到底难在哪儿?

TikTok直播的“水土不服”:热闹背后的冷数据
提到直播购物,很多人第一反应是TikTok。毕竟短视频+直播的组合,在国内早就被验证过。但现实是TikTok在美国栽了个跟头。2022年初, TikTok计划把英国直播购物的经验复制到德、法、意、西,再杀到美国,后来啊英国项目不温不火,直接叫停了欧洲和美国的扩张计划。
问题出在哪儿?一位TikTok员工点破了:“欧美市场还没形成,消费者意识太低。”深圳美妆独立站卖家戴逢春的遭遇更扎心——他在TikTok有百万粉丝, 信心满满搞了两小时直播,访问量不到200人。另一边,徐平的TikTok店铺数月只出了1单,让他直呼“怀疑人生”。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栽跟头。义乌美妆品牌Young Vision的创始人Michael,靠TikTok直播把白牌做成了品牌。2022年初他开TikTok账号,边直播边积累粉丝,现在粉丝1.18万,获赞4.33万。他的经验很实在:“TikTok能转化的, 要么是新奇特功能型产品,要么是低价服装非标品,其他品类真不行。”
YouTube的“all in”:30.2%受欢迎率背后的底气
当Facebook和TikTok纷纷收缩战线,YouTube却在悄悄发力。据Coresight Research数据, 美国直播购物市场,YouTube以30.2%的受欢迎率碾压TikTok、Facebook、Instagram,排第一。更关键的是 YouTube在2022年7月高调宣布和Shopify合作,推综合直播购物——直播时直接链接到Shopify店铺产品,购物链路直接缩短到极致。
YouTube凭什么?它的用户画像和TikTok根本不一样。TikTok用户多是Z世代, 刷图找乐子;YouTube用户更“目的明确”,要么看教程,要么追评测,本身就有搜索和消费习惯。VISX.live的联合创始人Amitaabh Malhotra说得很实在:“正常社交媒体用户, 不会为了购物进社交平台,但YouTube用户,本来就会为了‘买’而打开它。”
更重要的是YouTube的“播后效应”。电商平台直播时用户可能边看边买;社交媒体直播时很多人只是“看看”。但YouTube不同,用户看完直播,还能通过搜索找到同一家店铺的产品。奢侈品直播的数据更夸张——BCG和AITAGAMMA联合研究显示, 奢侈品直播平均转化率70%,美国用户53%直播时下单,27%直播后48小时内购买。这种“即时+延迟”的双重转化,是TikTok和Facebook给不了的。
播后效应:直播购物的“第二增长曲线”
什么是播后效应?简单说就是直播结束后用户在48小时内还会主要原因是直播内容产生购买。这在电商平台特别明显, 比如Amazon Live,用户看完直播直接搜店铺;但社交媒体直播,用户搜产品可能搜到别家的,转化就断了。
YouTube的播后效应为什么强?它的搜索功能比TikTok、Facebook强太多了。你想买个厨房好物, 在YouTube看到直播,可能当时没买,但晚上想起来打开YouTube一搜,主播推荐的链接就在首页,点进去就下单了。这种“种草-搜索-复购”的闭环,是短视频平台比不了的。
Newme独立站创始人顾俊早就看透这点:“TikTok社交属性太强, 用户进去是为了娱乐,不是购物。YouTube不一样,用户本来就在‘主动找内容’,更容易被种草。”他举了个例子, 有家卖宠物用品的独立站,通过YouTube直播引流,播后订单占比能达到40%,比直播时还高。
卖家实践:有人吃肉, 有人喝汤
Facebook关停直播购物,对卖家影响真不大。深圳独立站卖家Eason直接说:“我们平时投广告都不用直播,TikTok直播试过效果差。”但YouTube直播,有人确实吃到了红利。
2022年8月, 一个刚注册的TikTok卖家单天营收200美元,卖31件产品,访客3700人——但这是少数。更多卖家在YouTube找到了新出路。比如卖家居用品的“家优选”, 通过YouTube直播展示产品使用场景,搭配Shopify链接,转化率比TikTok高3倍。创始人说:“用户看直播时可能不买,但第二天会来搜‘主播推荐的那个收纳盒’,这才是关键。”
奢侈品品牌更早尝到甜头。2021年, 某欧洲奢侈品牌在YouTube直播新品,直播时下单量一般,但播后一周,直播间推荐的包包搜索量暴涨200%,门店到店咨询也多了。这说明YouTube不仅能带货,还能“种草”,让品牌沉淀长期流量。
行业真相:直播购物不是“万能药”
Facebook关停、 TikTok收缩,YouTube高歌猛进,但直播购物真不是谁都能玩转的。SocialMediaToday一针见血:“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不感兴趣,是根本原因。”美国用户刷社交媒体,是为了了解新鲜事,不是为了买东西。
YouTube的优势,在于它把“内容”和“购物”结合得自然。用户看美妆教程时 主播顺手推荐产品,用户觉得有用就点链接;看科技评测时主播展示手机性能,想买的直接下单。这种“内容即购物”的场景,比硬邦邦的“叫卖式”直播强多了。
反观TikTok, 很多卖家一上来就直播卖货,用户刷到一半突然被“9块9包邮”轰炸,直接划走。戴逢春就犯过这错:“百万粉丝是假象,用户根本不是为你的产品来的。”YouTube的卖家更懂“内容先行”,先做有价值的内容,再植入购物链接,用户反而更买账。
未来战场:谁更懂“用户心痒时刻”
Facebook关停直播购物, 不代表直播购物不行,而是它没找对“用户心痒时刻”。TikTok的问题, 是把“娱乐”和“购物”硬凑一起;YouTube的成功,在于它让用户在“看内容”时自然产生“买”的欲望。
2023年,YouTube和Shopify的合作还在深化,直播购物链路越来越短。有卖家测试,直播时加个“Shopify小黄车”,转化率能提升25%。而TikTok,还在摸索怎么让用户“边笑边买”。
直播购物的战场,从来不是比谁的用户多,而是比谁更懂“什么时候用户愿意掏钱”。Facebook输在“太急”,TikTok输在“太硬,YouTube赢在“刚好”。至于它能不能成为“新一代直播霸主”, 得看它能不能把“内容”和“购物”揉得更自然——毕竟用户不是不想买,是不想被打扰地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