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Lazada和虾皮卖家们,越南电商新规即将实施

2023年1月1日 越南电商圈这潭水,要开始变清了

跨境卖家圈最近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越南那部即将落地的电商新规。具体啥时候?2023年1月1日 掐着日历数,留给Lazada、Shopee这些平台和上面卖家的准备时间,真的不多了。有人说这是“紧箍咒”, 有人觉得是“过滤网”,但不管咋说想在越南电商市场继续玩下去,不把这事儿搞明白,可能真的要栽跟头。

Lazada、 Shopee被“点名”补证,这事儿比想象中复杂

越南商务部给外资电商平台划了个线:通过网站或APP提供电商服务,但之前没办营业执照的,赶紧补。Lazada、Shopee这种巨头,首当其冲。按照要求, 它们得在2023年1月1日之前,通过越南的门户网站portal.gov.vn更新文件、补充许可证。说白了就是“准入证”得齐全,不然以后在越南卖货,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Lazada、虾皮卖家注意了!越南电商新规即将落地,如何破?
Lazada、虾皮卖家注意了!越南电商新规即将落地,如何破?

别以为这只是平台的事,卖家们也别偷着乐。新规里对平台和卖家的责任分得特别细。比如Lazada、 Shopee这些平台,不仅要自己合规,还得监督上面的卖家——商品信息得详细,不能含糊其辞,不然客户买回来跟想象的不一样,平台也得跟着挨收拾。售后投诉更是甩不掉的锅,平台得和卖家一起处理,甚至还得提醒卖家按时纳税。这责任链,从平台到卖家,环环相扣,谁也别想当“甩手掌柜”。

卖家们注意, 这些新规直接关系到你的钱袋子

对越南站点的Lazada、Shopee卖家新规里最扎心的,可能是税务这块。越南财政部有个提案,要求Shopee、Lazada这些有在线下单功能的平台,必须代表卖家申报纳税。啥意思?以前卖家可能自己报税,或者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不行了平台得把卖家的税务责任扛起来。别觉得这是平台“多管闲事”, 一旦落地,卖家的营收很可能会受影响,该交的税一分不会少,合规成本也得加上去。

除了税务,卖家的商品信息也得“透明化”。新规要求卖家对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详细信息,得让客户能准确识别特征,别产生误解。以前可能随便写写“高品质”“超耐用”就糊弄过去了 现在不行了材质、尺寸、生产日期这些硬信息,都得明明白白写清楚。这对那些靠“信息差”赚钱的卖家 可不是啥好事,但反过来想,真正做产品的卖家,反而有了展示真实实力的机会。

别慌!合规不是“末日”, 是筛选赛道的“通行证”

看到这里不少卖家可能已经开始焦虑了:补证、纳税、透明化……这么多要求,成本是不是要爆表了?越南市场还值得继续投入吗?先别急着打退堂鼓,换个角度看,这波新规未必是坏事。

越南电商市场现在啥样?2022年市场规模130亿美元,2025年预计能冲到390亿美元。东南亚总人口5.9亿,越南就占了将近1亿,人口红利肉眼可见。这种增长潜力下 合规其实是在帮卖家筛选“真玩家”——那些想赚快钱、不合规操作的,迟早会被淘汰;真正愿意投入、做产品和服务的,反而能在干净的市场里拿到更多机会。

数据说话:越南市场到底有多大?值得这么折腾吗?

越南在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地位,可能比你想的更重要。据越南数据研究公司Metric.vn调研, 2022年上半年,越南已经成了东南亚第二大电商市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这个位置,意味着啥?意味着流量、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意味着平台资源的倾斜。

再看看越南的“制造能力”。2016年到2020年,深圳的外贸出口额一直在2200-3000亿美元之间晃悠,越南呢?直接从2019年的1766.3亿美元飙升至2020年的3363亿美元,把深圳甩在了后面。这说明啥?越南正在成为全球制造的“黑马”,供应链优势越来越明显。对跨境卖家靠近供应链就意味着更低的物流成本、更快的发货速度,这可是实打实的竞争力。

深圳卖家已经在行动,RCEP红利怎么抓?

别以为越南新规离你很远,已经有精明的卖家开始布局了。比如深圳的跨境卖家, 2022年前4个月,对RCEP伙伴国中的9个国家进出口超100亿元,对缅甸、柬埔寨、老挝的进出口增幅都超过了2成。这说明啥?说明RCEP政策红利正在释放,东南亚市场正在成为中国卖家的“第二增长曲线”。

对越南市场RCEP意味着关税减免、贸易便利化。中国卖家如果能提前合规,拿到“入场券”,就能借助这波红利,把成本降下来把价格优势打出来。比如深圳某3C配件卖家, 2022年就开始布局越南站点,提前注册了本地公司,补办了营业执照,后来啊新规落地后同行都在忙着补材料,他已经开始通过Lazada、Shopee跑量了转化率比合规前提升了15%左右。

未来东南亚市场,会迎来“合规潮”吗?

越南这波操作,可能只是个开始。东南亚电商市场这几年增长太快,巨大的利益分配必然涉及到合规问题。想想看,印尼、菲律宾这些人口大国,迟早也会跟进。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适应。

越南新规里对外资平台和卖家的要求,其实给其他东南亚国家提供了“范本”。比如对零售商的资质审核、 对外商投资经济组织的营业执照补充、对税务的严格管理……这些措施未来很可能在东南亚其他市场复制。卖家们现在就得把东南亚11国的难点、 痛点和特色“分门别类”罗列出来提前做好战略部署,逐个攻破,别等到新规来了才临时抱佛脚。

越南制造崛起,中国卖家怎么找到差异化优势?

越南现在正在承接全球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 劳动力成本低、沿海港口多、土地租金便宜,这些优势让越南制造“吊打”了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大部分国家。这对中国卖家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挑战是 越南本土制造正在崛起,价格上可能更有优势;机会是中国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越南短期内很难追上。中国卖家可以发挥“中国智造”的优势,比如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做越南没有的差异化产品。深圳某家居卖家就是个例子, 他们把国内的智能插座改良成适合越南电压的版本,在Shopee越南站上线后主要原因是解决了本地消费者的痛点,销量直接冲到了类目前10。

再说一个,别忽略了社媒营销。越南年轻人对Facebook、TikTok的痴迷程度,不亚于国内对抖音的热爱。中国卖家可以结合社媒内容营销, 比如通过TikTok短视频展示产品使用场景,用Facebook社群做用户运营,这样既能降低获客成本,又能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Metric.vn的数据显示, 越南社媒渠道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中,Shopee和Lazada常年霸榜,这说明社媒和电商的联动,在越南市场潜力巨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