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有没有供应商能押中空气炸锅热销,助力依股份年销售额突破10亿

厨房里嗡嗡作响的小机器, 让这家宁波企业悄悄站上10亿台阶

2022年上半年,宁波比依股份的财报里藏着个有意思的数字:营收7.2亿,净利润7590万,净利率超过10%。可更扎眼的是空气炸锅——这个长得像迷你太空舱的厨房电器,贡献了5.13亿营收,占了总收入的71%。要知道, 三年前这家公司还靠着油炸锅过日子,如今空气炸锅成了“王炸产品”,硬生生把年销售额做到了10亿级别。

但你猜怎么着?爆款的光环下藏着代工企业的老难题。给亚马逊VC大卖晨北科技供货, 给飞利浦、SEB这些国际大厂做代工,比依股份靠着“给别人做嫁衣”赚到了钱,可自己的品牌“BIYI”却在角落里吃灰——2021年上半年,自有品牌营收只有354.8万,连零头都算不上。

给亚马逊VC大卖供货,“押中”空气炸锅,比依股份年售10亿
给亚马逊VC大卖供货,“押中”空气炸锅,比依股份年售10亿

从油炸锅到空气炸锅:一次“赌对”的转型

比依股份的创始人闻继望,早年走的路子挺野。房地产、童车、电吹风,啥火折腾啥,后来啊折腾了两年,没折腾出个所以然。后来他琢磨出一个道理:民营企业要想活下来得“专”,得“精”。2003年, 他带着团队扎进油炸锅赛道,没想到真成了——到2012年,公司成了全球最大的油炸锅生产商之一,前后只用了10年。

可问题在于,油炸锅这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2014年,闻继望常去欧美跑市场,发现个现象:老外对“健康饮食”较真得要命。油炸锅炸出来的东西油乎乎的,被他们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反倒是空气炸锅,打着“用热空气代替油炸,少油甚至无油”的旗号,开始在亚马逊上卖爆了。

当时市面上做空气炸锅的厂商不多,闻继望一咬牙,投入大笔钱研发。2015年,比依股份的空气炸锅正式推向市场。2021年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空气炸锅卖了564万台, 收入10.4亿,占总营收的63.7%;反观油炸锅,销量226万台,收入2.2亿,占比13%,还减少了31%。

站在亚马逊VC大卖肩膀上:代工模式的红利与隐忧

比依股份的空气炸锅为啥能卖这么好?一个关键原因是它抱上了亚马逊VC大卖的大腿。晨北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做Cosori品牌的卖家,2021年仅亚马逊VC店铺就卖了21.8亿,空气炸锅是它的拳头产品,长期霸屏亚马逊炸锅类目畅销榜。

说白了比依股份给晨北科技供货,等于借了对方的流量和渠道。不光是晨北,飞利浦、SEB法国赛博集团、SharkNinja这些国际大牌,都找比依做代工。2021年,比依的ODM、OEM业务收入15.4亿,占了总营收的95%以上,内销只有8463万。

代工这事儿,短期看是香——订单稳定,不用愁销路,长期看却悬。你看比依的自有品牌“BIYI”,品类少得可怜,只有几款空气炸锅和三明治机,营收占比低得可以忽略不计。营销费用更是抠门,2021年广告宣传50万,电商平台推广228万,加起来不到300万。要知道,晨北科技在亚马逊上的营销投入,可比这高多了。

专利与研发:空气炸锅的“护城河”有多深?

有人说空气炸锅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不就是吹风机加热嘛。可比依股份偏不信邪,愣是砸了5474万研发费用,比2020年多了40%。到2022年, 公司手里攥着12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86项,光是空气炸锅相关的发明专利就有2项。

这数字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九阳和苏泊尔申请的空气炸锅相关专利16个, 美的3个,卖得不错的山本、利仁甚至一个都没有。看起来比依的专利储备还算“撑得住”。2021年,政府还给了1778万补贴,算是给研发加了把火。

可专利这东西,真能挡住竞争对手吗?2022年全球空气炸锅销量3000万台,按说增长空间还有3倍,可入局者越来越多,价格战打得一塌糊涂。比依的净利润涨了43%,但营收却降了5%,这说明啥?代工利润薄,靠量吃饭,市场一波动,首当其冲。

营销投入不足300万:自有品牌为何“支棱不起来”?

比依股份自己也知道,光靠代工不是长久之计。财报里提了句要加强品牌建设,抖音账号、电商直播、线上集合运营,这些基础操作都搞了可效果呢?2022年上半年,自有品牌“BIYI”的营收还是没起色。

说白了品牌不是喊喊口号就起来的。你看看晨北科技的Cosori,在亚马逊上砸广告、请网红带货,把“健康炸锅”的概念刻进消费者脑子里。比依呢?自己的产品卖得好,却藏在别人的品牌后面消费者只认Cosori,不知道比依是谁。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生意,做得再大,也是别人的品牌在发光。

更麻烦的是营销投入太少。2021年不到300万的营销费用,连给一个大卖家投广告都不够。没有品牌曝光,没有用户认知,自有品牌想“支棱起来”,难如登天。

库存“平安线”:8800万库存,跌价仅57万的真相

做代工最怕啥?库存积压。比依股份在这方面倒是挺稳。2022年初, 库存商品价值1.5亿,计提跌价准备97万;到6月份,库存降到8800万,跌价准备也降到57万。这说明啥?产品卖得快,生命周期长,不怎么积压库存。

这跟空气炸锅的特性有关。欧美家庭普及率已经30%,还在涨;国内需求也上来了预计2025年欧美和国内能突破7000万台。市场这么火,产品迭代又慢,库存自然少。可万一市场突然降温呢?比如2022年亚马逊提高卖家费用,通胀压力下消费者捂紧钱包,库存风险立马就来了。

比依股份的库存周转快,是好事,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产品太依赖单一爆款。空气炸锅占了七成营收,一旦这个赛道出问题,公司就得跟着喝西北风。

爆款之后:比依股份的10亿瓶颈与破局点

押中空气炸锅, 让比依股份站上了10亿台阶,可“爆款依赖症”也随之而来。ODM/OEM占比95%, 自有品牌占比不足1%,营销投入不到300万——这些问题不解决,10亿可能就是天花板。

未来的破局点在哪?或许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研发, 保持技术优势,别让竞争对手轻易追上来;二是发力自有品牌,多投点营销钱,让消费者知道“比依”不只是代工厂,也是能做出好产品的品牌。

厨房小家电的红利还在健康饮食的趋势也没变。可代工企业想从“幕后”走到“台前”,得拿出点真本事。毕竟押中一个爆款是运气,持续赚钱,靠的是硬实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