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新增的三种广告功能,目前是否已逐步开放测试呢
TikTok电商新动作:三种广告功能测试中,跨境商家该跟吗?
最近跨境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TikTok悄悄上线了三种广告功能那个。说实话, 后台消息刚出来那几天不少做TikTok电商的卖家群都炸锅了有人盯着后台截图问“我这边咋还没看到”,有人已经在琢磨“要不要赶紧测试新功能”。这三种广告——视频购物广告、 产品目录广告和直播购物广告,据说是要在“For You”页面直接展示,给假日购物季提前预热。但问题来了这些功能到底开没开放测试?测试效果到底咋样?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别光听官方吹风,得看实际数据。
先搞清楚:三种广告到底长啥样?
先说最让人眼馋的直播购物广告。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直接把直播间广告塞进“For You”页面。用户刷着刷着,突然刷到一个带“直播中”标签的广告卡片,点进去就能进直播间。TikTok官方说这个广告能精准推给“有购物意向”的用户,听起来挺玄乎,但实际咋操作?目前只在英国、印尼、马来西亚这些TikTok Shop能用起来的地方测试。有个做美妆跨境的老板跟我说 他们10月刚拿到测试资格,后来啊直播间流量确实比以前多了但转化率嘛……“跟投了差不多20万英镑,转化率涨了15%,但获客成本也上去了有点纠结。”这话倒实在新功能哪有完美无缺的。

再说说视频购物广告,这个算是老瓶装新酒。把TikTok以前的“精品栏广告”和“动态展示广告”捏一块儿, 视频和产品卡片能自由组合,还能根据数据自动挑最火的搭配推。比如卖服装的,视频里模特穿不同搭配,旁边弹出商品卡片,用户点一下就能看详情。TikTok说后期会根据反馈智能优化,但问题是现在测试期数据够不够支撑“智能”?有个卖家居用品的卖家反馈, 他们9月测试过视频里放3个商品卡片的点击率比放5个的高20%,但TikTok后台的“智能搭配”功能还不太稳定,有时候推的组合反而数据差。看来这“智能”二字,还得打个问号。
再说说是产品目录广告,这个最省事,不用拍视频,直接从产品库里扒图片就行。用户刷到广告,点进去就是品牌的产品列表页,跟淘宝的“商品推荐”有点像。但限制也不少,目前只在美国地区测试,而且对产品目录质量要求挺高。有个做3C配件的卖家吐槽:“提交了3次产品目录才期间,新用户点击率比普通广告高了10%。”
测试阶段,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三种广告功能开放测试的消息一出来跨境商家的反应简直是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觉得这是“救命稻草”, 毕竟TikTok电商一直被诟病“转化链路太长”,现在直接在“For You”页面塞广告,相当于把货架搬到用户眼前。特别是做直播的, 东南亚某服饰品牌负责人告诉我,他们11月初用直播购物广告,单场直播观看人数破了50万,比平时多了3倍,“以前直播得靠自己投流推,现在广告直接导流,省了不少事。”
但另一群人可不这么想。不少中小卖家觉得,测试期“门槛太高”“数据太虚”。有卖宠物用品的卖家在群里抱怨:“申请测试提交了一堆资料, 等了两周才通过后来啊跑了一周数据,点击率忽高忽低,TikTok那边也说‘数据样本不够,再等等’。这‘等等’到啥时候?假日购物季都快过去了。”更有人担心,新广告功能会不会让投放成本水涨船高。“流量都往广告上导,自然流量会不会被挤压?到时候广告费更贵了小商家玩得起吗?”这些问题,官方可没给答案。
其实争议的点在于,TikTok到底想地区的分布就能看出点端倪:直播购物广告集中在东南亚, 产品目录广告只在美国,视频购物广告倒是开放得广一些,但数据优化功能还不太稳定。这哪是“全面开放测试”,分明是“挑着地方试水”。
实测案例:这些数据能参考吗?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得看看实际跑出来的数据。先说直播购物广告, 英国某快时尚品牌10月15号到11月15号测试期间,投了30万英镑,直播间平均观看时长从2分钟涨到5分钟,下单转化率提升22%。但要注意,他们提前做了3场预热直播,粉丝群也提前通知了算下来“预热成本”占了总预算的20%。这说明,新广告不是“投了就能爆”,得配合私域运营和内容预热。
再说说视频购物广告,东南亚某家居用品品牌9月到10月测试,发现“短平快”的视频效果最好。15秒视频里 前5秒展示产品使用场景,中间5秒弹出产品卡片,再说说5秒放促销信息,这种组合的点击率比纯展示产品的视频高35%。TikTok后台的“, 但初期得人工干预,比如把表现好的“场景+卡片”组合固定下来让系统多推。看来“智能”也得先“人工喂养”。
最意外的是产品目录广告,美国某3C配件卖家10月测试,发现“低价引流款”效果最好。他们把9.9美元的数据线设为广告主推商品, 点击后用户会看到整个配件目录,后来啊有30%的点击者会顺便买其他配件,客单价从9.9美元涨到35美元。这招“低价钩子”用得妙,但前提是产品目录里得有能赚钱的“连带商品”。如果只卖单品,这广告恐怕没啥意思。
不过这些案例都有个共同点:测试周期都在1个月以上,而且预算不低。小卖家别光看到“转化率提升20%”就眼红,得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试错成本。TikTok的新功能,从来都不是给“小白玩家”准备的。
避坑指南:测试期这些事别瞎做
既然是测试阶段,肯定有不少“坑”等着人踩。先说最关键的——别急着all in。有个卖女装的卖家, 听说新广告效果好,直接把10月预算的80%砸到视频购物广告上,后来啊TikTok后台突然说“数据异常”,广告暂停审核,差点错过假日季。后来才知道,是视频里用了“限时秒杀”但没设置具体时间,被系统判定为“虚假宣传”。所以说测试期先小预算跑,规则吃透了再放大。
产品目录广告的“坑”更多。图片一定要高清,白底图最好,TikTok对模糊图片的审核特别严。信息要全,价格、库存、尺寸少一样都过不了。有个卖珠宝的卖家,主要原因是没写“材质:925银”,产品目录被驳回3次白白浪费了两周时间。更坑的是广告上线后不能随便改产品信息,改一次就得重新审核,所以测试期务必把产品目录打磨好。
直播购物广告的“坑”在“互动”。不能光卖货,得跟观众聊天、做游戏。东南亚某美妆品牌直播时 让观众评论“想要什么色号”,就现场试色,后来啊直播间停留时长翻倍,转化率涨了18%。但要是硬邦邦地介绍产品,观众早划走了。看来TikTok的直播,还是得“玩”起来不能当成传统电商直播。
对了还有数据追踪的问题。新广告功能上线后 TikTok的后台数据比以前复杂多了什么“应用内页面停留时长”“卡片点击率”“直播间跳转率”,看得人眼花。别光盯着“曝光量”,得看“到头来转化”。有个卖家跟我说 他们刚开始只看点击率,后来发现点击高但转化低,是产品详情页加载太慢,优化了页面速度后转化率才真正提上来。
未来趋势:这些信号得盯紧
虽然现在只是测试阶段, 但从TikTok的动作里能看出不少未来趋势。比如“内容+电商”的融合会越来越深。视频购物广告把创意视频和商品卡片结合, 直播购物广告直接把直播间做成广告,本质上都是在缩短“从看到买”的距离。以后TikTok上的广告,可能没有“纯内容”和“纯广告”的区分,都是“边看边买”。
再说一个,“数据驱动”会成为标配。视频购物广告的“智能组合”、直播购物广告的“精准推送”,都说明TikTok想把算法用到极致。以后商家想做好TikTok广告, 得懂数据分析,得知道哪个视频素材、哪个商品组合、哪个投放时段转化最高。不是拍个视频就能卖货的时代了。
还有一点,测试地区的选择很有讲究。直播购物广告在东南亚、产品目录广告在美国,这跟TikTok各地区的电商成熟度有关。未来可能会逐步开放更多地区,但肯定不会“一刀切”。比如欧洲可能会先开放视频购物广告, 主要原因是用户对短视频的接受度高;拉美可能会侧重直播购物,主要原因是当地直播文化盛行。商家得关注TikTok的官方动态,看自己所在地区啥时候能测试,提前准备。
话说回来TikTok这些新广告功能,到底是“电商革命”还是“换汤不换药”?从测试数据看,确实能提升流量和转化,但成本也在涨,规则也变严。中小卖家别盲目跟风,先看看自己的产品适不适合做视频、做直播,有没有足够的预算和数据运营能力。TikTok的电商路,从来都不是“躺赚”的,得一步步试,一步步踩坑,才能找到自己的活法。毕竟风口来了也得有翅膀才能飞上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