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将欧洲迎来”这句话可能指的是某种活动、事件或者变化即将在欧洲发生

高温刚走,能源账单就来了:欧洲人今年冬天怎么过?

2022年6月的欧洲,热得有点不正常。法国、西班牙、德国这些地方,气温蹭往上涨,野火说烧就烧。巴黎街头,有人拿着冰可乐扇风,心里却发凉——他们知道,酷暑只是开胃菜,真正的考验在冬天。话说欧洲人刚躲过热浪,转头就撞上了能源危机的枪口。俄罗斯天然气说断就断,价格翻着跟头涨,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从“要不要开空调”变成了“要不要开暖气”。这哪是能源危机啊,简直是生存危机。

从“剁手”到“比价”:英国人的钱包保卫战

英国伦敦,软件工程师迈克尔·亚历克斯最近有点烦。以前他周末喜欢去大型超市一站式购物,推着小车满载而归,现在却成了“时间管理大师”。他会提前一周列清单,把附近的便利店、折扣店、线上平台比个遍,就为了省几英镑。“以前买牛奶只看牌子,现在看毫升单价;以前买面包挑贵的,现在看保质期长的。”亚历克斯说他连同事都发展成了“情报员”,谁家加油站油价低、哪家超市打折狠,群里实时更新。

欧洲迎来"雷曼时刻"?俄乌冲突,正让欧洲经济开始自杀...

这种变化不是个例。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在2022年7月同比上涨10.1%,创40年新高。四孩妈妈莉萨·奥尼尔更狠,她直接暂停了私人养老保险,每月省下的200英镑全填进了食品和能源账单。“以前给孩子买玩具看喜好,现在看二手平台;以前点外卖图方便,现在自己做饭带饭。”奥尼尔说她最近学会了批量采购,打折时多囤点面包和蔬菜,放冰箱冷冻层,能吃半个月。

英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2022年第三季度, 平台上“高性价比家居用品”搜索量上涨67%,“节能小家电”销量增长45%,而“奢侈品服饰”搜索量下降23%。有卖家反映, 英国消费者现在下单前会反复问“这个省电吗”“耐用吗”,甚至有人专门买太阳能充电宝,为停电做准备。

工业的“断供阵痛”:德国工厂的“生死选择题”

如果说英国民众还能靠“精打细算”硬扛, 那欧洲工业心脏德国,可就不好过了。2022年9月, 德国西门子公司主要原因是没按时把涡轮机还给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北溪-1号管道的供气量直接砍了60%。化工巨头巴斯夫急得跳脚——没有天然气,他们的生产线就得停。“我们厂里锅炉24小时烧着,一旦断气,损失一天就是几百万。”巴斯夫内部人士说他们正在研究用煤替代天然气,但煤价也涨了成本翻倍。

德国制造业的困境,正在波及整个供应链。2022年8月,德国工业订单环比下降3.7%,是202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汽车行业首当其冲,大众汽车宣布减产,大众旗下工厂每周少开两天班。“以前我们给大众供应零件,订单接到手软,现在只能靠老客户续命撑着。”一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厂老板说他正在考虑把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土耳其,那里的能源便宜些。

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让欧洲政客坐不住了。欧罗巴联盟委员会2022年9月公布了一份“能源密集产业补贴计划”, 打算拿出200亿欧元,帮钢铁、化工这些行业渡难关。但企业老板们不买账:“补贴杯水车薪,不如直接给我们稳定气价。”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说如果能源危机持续,未来两年可能有20%的制造业企业离开欧洲。

熄灯与征税:欧洲政策的“治标不治本”

面对能源危机, 欧洲各国政府也没闲着,想了不少招。法国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在2022年9月宣布, 从9月23日起,埃菲尔铁塔的灯光提前到晚上11点45分熄灭,比平时提前1小时15分钟。“两万个灯泡,每晚省的电够100户家庭用一天。”市政工作人员说不光铁塔,巴黎的市政建筑景观照明也提前到晚上10点熄灯,预计能省下15%的电费。

西班牙更直接, 干脆规定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7度,商场、办公室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都有温度限制。“以前夏天商场冷得像冰窖,现在穿短袖进去都觉得热。”西班牙消费者玛利亚说她去超市购物时会特意选靠近门口的座位,主要原因是那里通风好,不用一直开空调。

荷兰更“狠”, 他们发起了“两分钟淋浴挑战”,敦促居民缩短洗澡时间,还推出了“淋浴计时器”,挂在浴室墙上。“以前我洗澡能洗20分钟,现在掐着表,5分钟搞定。”荷兰大学生托马斯说他宿舍的室友们还互相监督,谁超时就要请喝咖啡。

但这些“节流”措施,明摆着不够。欧罗巴联盟在2022年9月又出了个“大招”——对能源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预计能拿到近3000亿美元。“这些能源公司,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说气价高,太黑心了。”欧罗巴联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但能源公司可不买账,壳牌公司直接表示:“税太高了我们可能会减少在欧洲的投资。”

跨境电商的“危”与“机”:中国卖家的欧洲突围战

欧洲能源危机, 对中国跨境电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对欧罗巴联盟出口的家电产品中,“节能型”占比从35%上升到58%。深圳一家跨境电商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卖的小型冰箱, 以前主打‘大容量’,现在改推‘低能耗’,一天耗电不到1度,在欧洲特别受欢迎。”

新能源车更是成了“香饽饽”。比亚迪2022年9月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120%,其中德国市场增长最快。“比亚迪的车续航长,用电成本低,欧洲人现在怕油价,自然选电动车。”比亚迪欧洲销售经理说他们正在扩建德国的仓储中心,应对订单增长。

但也不是所有卖家都顺利。做家居用品的杭州商家李静最近就遇到了麻烦:“以前从中国到欧洲的海运要40天 现在要60天还经常延误,仓库租金涨了30%。”她不得不把部分订单转到波兰仓库,虽然成本高,但能及时送货。有行业数据显示,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在海外仓的占比从42%上升到58%,欧洲成了海外仓布局的热点地区。

冬天将至:欧洲能源困局的“无解之解”?

眼看冬天就要来了欧洲人的心也跟着悬起来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2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说:“俄罗斯会尽一切努力尽快结束冲突。”但俄乌双方谁都不让步,欧洲夹在中间,难受得很。奥地利已经在2022年9月爆发了3.2万人的游行, 抗议通胀加剧,标语写着“我们要吃饭、要取暖、要生存!”

有专家预测, 如果俄罗斯这个冬天完全切断天然气供应,欧洲的GDP可能下降2%,失业率上升3%。法国巴黎经济学院的学者说:“欧洲现在就像在走钢丝,左边是能源短缺,右边是经济衰退,稍不留神就摔下来。”

但也有人看到了转机。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的专家认为,欧洲能源危机倒逼他们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德国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80%,丹麦已经实现了70%。”这些国家正在大规模建设风电场、 太阳能电站,虽然短期解决不了问题,但长期看,可能让欧洲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不管怎么说欧洲的冬天注定不好过。普通人在琢磨“吃饭还是取暖”,企业在盘算“停产还是转移”,政府在算计“补贴还是征税”。这场能源危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欧洲经济的脆弱,也照出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冬天会过去,但留下的教训,恐怕没那么容易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