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破产重生的Aeropostale如何用TikTok在5年内逆袭成功

从破产边缘到年收10亿:Aeropostale的TikTok逆袭密码

谁能想到, 一个曾在2016年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老牌服装品牌,能在五年后凭借短视频平台强势回归?Aeropostale的故事就像一部逆袭爽剧, 只不过它的剧本里没有主角光环,只有对Z世代消费习惯的精准拿捏和对短视频红利的疯狂收割。这家成立于1987年的连锁品牌, 当年风光时销售额能甩耐克、阿迪好几条街,2006年净销售额高达14.1亿美元,后来啊却被自己的保守思维拖垮,2016年9月不得不向衙门申请破产保护,到头来以2.43亿美元被收购。谁能想到, 被收购后的新管理层居然把宝押在了当时还不太起眼的TikTok上,硬生生把这个“过气品牌”拉回了大众视野。

被时代抛弃的“青春符号”

老一辈消费者对Aeropostale的印象可能停留在“青少年衣橱标配”, 那些印着Logo的T恤、宽松的牛仔裤曾是中学生的社交货币。但问题来了 去看小众设计师品牌。

破产后的Aeropostale如何在5年内借助TikTok实现逆风翻盘?
破产后的Aeropostale如何在5年内借助TikTok实现逆风翻盘?

Aeropostale的管理层直到破产前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当耐克开始搞联名款、 优衣库玩起艺术合作时自己还在固守十几年不变的设计模板?2016年破产清算时 有人吐槽这个品牌“像极了固执的老头,穿着2006年的西装参加2020年的派对”,话糙理不糙。

有意思的是 被收购后的新团队并没有大刀阔斧改革产品线,反而先琢磨起了“年轻人现在在哪逛街”。2017年1月, 他们重开了500多家线下店,但这次没急着上新,而是派团队蹲在商场观察:以前家长带小孩来Aeropostale买衣服,现在小孩刷TikTok的时间比逛商场多三倍;以前靠电视广告打品牌认知,现在Z世代更信网红的“随手拍”。你猜怎么着?他们发现一个怪现象:TikTok上突然冒出一堆穿露脐上衣的视频, 压根没提品牌名,但评论区总有人问“这件衣服哪买的”,答案往往是Aeropostale。

TikTok上的意外走红:一场“自来水”式狂欢

2021年4月初, TikTok上突然刮起“#tinytops”风潮,这个标签下全是各种露脐上衣穿搭视频,发布量很快就突破了500个。其中有个叫Lexi Hidalgo的博主, 粉丝只有200万,但她拍的视频特别真实——穿着Aeropostale的露脐上衣配宽松牛仔裤,在宿舍跳舞、上课摸鱼,画面里全是Z世代的日常场景。后来啊这条视频点赞量直接冲到4.84万,评论区炸锅:“求同款链接!”“Aero居然出这么好看的上衣?”更绝的是这些博主压根没找品牌合作,纯属自发分享。Aeropostale的TikTok账号负责人后来回忆:“我们甚至没给这些博主寄过免费衣服,他们自己跑去店里买的。”

这场“自来水”传播让品牌团队又惊又喜。他们赶紧翻后台数据, 发现一个关键细节:提到Aeropostale的TikTok帖子超过3300万次其中60%是女性发布的,而这部分用户恰好是Z世代消费主力。有意思的是 品牌官网的流量突然暴增,很多用户不是从搜索框直接输入品牌名进来的,而是通过TikTok视频里的“购物袋”图标点进去的。转化率数据更直观:露脐上衣和牛仔裤的销量同比增长120%,有些款式直接卖断货,连线下店都开始缺货。

网红经济的“反套路”玩法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Aeropostale偷偷给网红塞钱了?还真没有。品牌母公司SPARC的总裁Levy后来接受采访时明确说:“我们没给任何名人或网红付钱,一切全是自然发生的。”这话听着像凡尔赛,但细想确实有道理。Aeropostale的产品本身就有“青春感”基因, 露脐上衣定价只要15-35美元,牛仔裤50-65美元,对Z世代来说价格友好,关键是设计足够“出片”——宽松版型显瘦,纯色基础款好搭配,随便穿件卫衣、背个双肩包就能拍出校园风短视频。这种“随手一拍就是时尚大片”的特质,让网红们主动把Aeropostale当成了“穿搭模板”。

不过品牌也没完全躺平。他们发现网红自发传播后 立刻调整了运营策略:主动联系中小型网红,给他们寄样品,但要求不硬植入,只说“最近在穿Aero的衣服,感觉挺舒服”。这种“佛系合作”反而效果更好, 有个10万粉的博主拍了自己穿Aero牛仔裤去旅行的视频,主要原因是画面真实自然点赞量比之前的广告视频还高。

线上线下联动:把TikTok流量变成真金白银

光线上火还不够,Aeropostale最牛的一点是迅速把TikTok热度转化成了线下销量。2021年夏天 他们突然宣布在美国100多家线下店设立“TikTok热门款专区”,专门销售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露脐上衣、宽松牛仔裤和超大号运动裤。这个操作直接让这些门店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40%, 有些店甚至出现了“网红打卡潮”——年轻人专门跑来拍同款视频,顺便买走几件衣服。

更绝的是品牌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他们发现TikTok上有个热门话题是“如何把露脐上衣塞进高腰裤”, 立刻在官网推出了“上衣+裤子”的搭配套装,价格比单买便宜10%。官网还优化了分类逻辑:把“露脐上衣”“宽松牛仔裤”单独设为栏目, 侧边栏加上颜色、尺码筛选框,用户找款时间缩短了一半。这些细节调整带来的转化率提升很明显:2021年官网复购率达到了28%,比破产前高了15个百分点。

产品策略的“180度大转弯”

Aeropostale能翻身,产品策略的调整功不可没。破产前的品牌一直盯着11-18岁青少年, 后来啊发现真正掏钱的是他们的父母——家长觉得“品牌靠谱,价格便宜”,但青少年自己却嫌“土气”。新管理层上任后直接砍掉了所有印满Logo的款式, 转而开发“基础款+小设计”的产品:比如露脐上衣的领口加了一点蕾丝边,牛仔裤的裤脚做了做旧处理,既保留了青春感,又增加了时尚度。

牛仔裤品类的崛起特别能说明问题。2017年Levy刚加入公司时牛仔布只占业务的一小部分,现在它成了第一大品类,贡献了35%的营收。为什么?主要原因是Z世代早就抛弃了紧身牛仔裤, 他们要的是“舒服不束缚”——Aeropostale推出的宽松直筒牛仔裤、阔腿裤,正好踩中这个需求。更关键的是价格, 50-65美元的价格带,比Levi's、Lee便宜不少,比快时尚品牌质量又好,自然成了“性价比之王”。

数据说话:5年逆袭的关键指标

Aeropostale的逆袭不是靠讲故事,实打实的数据最有说服力。2021年, 品牌总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比2017年翻了近一倍;TikTok账号粉丝从0涨到12.42万,累计获赞41.37万;线下门店数量从破产时的500多家优化到800多家,但单店销售额提升了25%。最让行业震惊的是 Z世代消费者占比从2016年的15%飙升至2021年的52%,这个品牌彻底摆脱了“过气青少年品牌”的标签。

不过也有质疑声:这种靠TikTok爆红的模式能持续多久?毕竟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来去太快,今天火露脐上衣,明天可能就换成短款T恤了。Aeropostale的团队明摆着也考虑到了这点, 他们在2022年开始尝试“内容多元化”:除了穿搭视频,还拍品牌故事、员工日常,甚至发起“#AeroStyle挑战赛”,让用户自己上传穿搭创意。这种“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或许是它能长久走下去的关键。

对抗性观点:TikTok真的是“万能解药”吗?

把Aeropostale的成功全归功于TikTok,可能有点片面。同样是在短视频平台翻红的美国品牌American Eagle, 2021年也在TikTok上卖爆了牛仔夹克,但2022年就主要原因是产品同质化严重,销量开始下滑。这说明,短视频能帮你火一时但能不能火下去,还得看产品本身有没有“持续吸引力”。Aeropostale的幸运在于, 它抓住了Z世代“既要个性又要性价比”的心理,产品设计足够“适配”短视频传播——露脐上衣显身材、牛仔裤百搭,这些特性本身就容易出片。反观有些品牌, 盲目跟风拍短视频,后来啊产品还是老一套,用户看完视频转头就忘,这种“流量留不住”的案例比比皆是。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时机”。Aeropostale转型TikTok时 2020年还没到,短视频平台的竞争还没那么激烈,品牌更容易获得自然流量。现在入局的品牌, 想靠“自来水”走红难度大多了可能需要花大价钱买流量、请网红,成本高不说效果还不一定好。所以说Aeropostale的案例可以借鉴,但直接复制恐怕行不通。

行业启示:传统品牌如何借势短视频重生

Aeropostale的逆袭给传统品牌上了一课:别再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了 Z世代的世界里“酒香”也得靠短视频“飘”出去。但具体怎么操作?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别把网红当“工具人”,真诚合作才能打动用户。Aeropostale给网红寄样品但不硬植入, 反而让网红更愿意主动分享,这种“信任感”比砸钱买广告管用多了。

差异化策略:别做“第二个Aeropostale”

现在很多传统品牌转型短视频, 总想着“我要学Aeropostale”,但后来啊往往东施效颦。其实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基因,不能盲目跟风。比如做户外装备的品牌, 与其学Aeropostale拍穿搭,不如拍产品实测、野外生存技巧,这类内容更能吸引目标用户;做母婴用品的品牌,可以拍“带娃日常+好物分享”,精准触达宝妈群体。关键是找到“品牌调性+短视频内容”的结合点,而不是简单模仿别人的成功案例。

另一个差异化策略是“私域流量运营”。Aeropostale在TikTok上把粉丝引流到官网后 并没有止步,而是通过会员体系、专属优惠等方式把“路人粉”变成“回头客”。比如他们在TikTok视频里经常说“点击主页链接领95折券”, 用户点进去后就能自动成为会员,下次购买还能累积积分。这种“公域引流+私域沉淀”的模式,能帮助品牌把短视频的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资产。

未来挑战:流量红利过后靠什么立足?

Aeropostale虽然靠TikTok翻红了但未来的挑战依然不小。短视频平台的算法一直在变, 今天能火的内容,明天可能就没人看了;竞争对手也在模仿,2022年就有不少品牌推出“露脐上衣+宽松牛仔裤”的组合,价格比Aeropostale还便宜。更关键的是 Z世代的喜好变化太快,今天喜欢“甜酷风”,明天可能就转向“Y2K复古”,品牌能不能跟上这种变化,考验的是供应链反应速度和设计创新能力。

不过Aeropostale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23年, 他们开始尝试“小单快反”模式,根据TikTok上的热门趋势快速打样,小批量生产,卖得好就加单,卖得不好就立刻停产。这种“以需定产”的方式,能大大降低库存风险,也能更快响应市场变化。一边, 品牌还在探索“元宇宙”概念,比如在TikTok上推出虚拟穿搭试穿功能,让用户提前看到衣服上身效果,这种“科技感”或许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说到底,Aeropostale的逆袭故事,本质上是一个“传统品牌读懂年轻人”的故事。TikTok只是工具,真正的核心是品牌愿意放下身段,去观察、去倾听、去改变。没有永远的“过气品牌”,只有跟不上时代的“固执思维”。Aeropostale用五年时间证明:只要选对路,哪怕从破产边缘爬起来也能杀出一条血路。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就得看它能不能一直保持对年轻消费者的“敏感度”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