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家居大卖从数亿营收跌至亏损退市

从众筹神话到退市危机:Purple的跌落轨迹

Purple Innovation的故事像极了跨境电商行业的缩影——一个靠技术颠覆传统市场的品牌, 如何在资本的助推下迅速崛起,又在内卷的竞争中轰然倒塌那个。2015年, 两个名叫Tony Pearce和Terry Pearce的兄弟在美国犹他州捣鼓出了超弹性聚合物,这种材料能拉伸到原始尺寸15倍还不变形,他们把它塞进床垫里在Kickstarter上筹了15万美元,没想到竟撬动了一个百亿市场。谁能想到,7年后这家市值曾高达41亿美元的家居巨头,会因连续亏损、股价暴跌到7美元而面临退市命运?

技术革命:Purple如何用“凝胶床垫”砸开市场

传统床垫市场沉闷了多少年?弹簧、乳胶、记忆棉,消费者早就腻了。Purple偏偏不信邪, 他们把航空材料技术搬进了床垫工厂,搞出了那个能一边提供支撑和柔软感的开放式网格结构。这种凝胶材质听起来玄乎, 但实际体验很直观——躺上去不会像记忆棉那样陷进去,也不会像硬板床硌得慌,尤其适合那些腰背有毛病的人。数据不会说谎:2020年美国床上用品市场规模210亿美元, 其中Purple靠着这个黑科技,硬是在高端床垫市场抢下了20%的份额,比线下渠道的老牌玩家Serta Simmons差不了多少,更甩开了同行Tempur Sealy好几条街。可叹的是技术这东西,壁垒从来都不高。

从数亿营收到亏损退市!这个亚马逊家居大卖能否华丽转身?
从数亿营收到亏损退市!这个亚马逊家居大卖能否华丽转身?

DTC模式:直连消费者的双刃剑

Purple赶上了美国DTC的风口, 砍掉中间商,自己开店卖货,按道理讲能省下不少分销成本。官网、社交媒体、自有展厅,他们把这套打法玩得很溜。2021年官网流量里 YouTube贡献了近50%,那些开箱测评视频动辄千万播放,最高的一条甚至1.8亿次——要知道,当时Purple的YouTube粉丝才18.6万,典型的“小粉丝大流量”现象。这种社媒裂变让Purple的营收在2021年冲到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听起来风光无限。可问题也在这儿:DTC模式省了中间商,却养大了营销成本。2022年Q1, 他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收入暴跌29.8%,广告一减,流量就散,消费者转眼就奔了那些更便宜的山寨款。

线上线下:渠道扩张的陷阱

Purple觉得光靠线上不够, 2021年开了13个自有展厅,第二年直接干到200多个,批发合作伙伴也从2300家扩到3500家。线下渠道铺得越广,库存压力越大。偏偏2021年5月,犹他州工厂出了工业事故,员工不幸身亡,设备被查停工,货物堆成山。Q2财报出来 净亏8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少赚260万;Q3更惨,净亏1360万美元,直接从盈利变亏损。线上流量见顶, 线下库存积压,Purple的现金流被两头撕扯,2022年全年营收直接砍到2.54亿美元,同比下降14.7%。这时候他们才明白:渠道扩张不是万能药,供应链的短板一捅就破。

内卷绞杀:床垫市场的“仿冒者围剿战”

美国床垫市场有多卷?Purple的老对手Casper就是前车之鉴——2019年上市风光无限,2022年照样黯然退市。为什么?主要原因是Purple的凝胶床垫刚火起来 亚马逊、Wayfair上立刻冒出一堆“高仿款”,价格低30%,材质看着差不多,消费者才不管什么“超弹性聚合物”,便宜就行。Purple也不是没反抗, 2022年他们向美国USITC提了337调查,想堵住仿冒者的路,可专利官司打完,市场早被蚕食得差不多了。

更致命的是 Purple自己也曾犯糊涂:2022年把床垫均价从1900美元涨到2400美元,想着走高端路线,后来啊消费者转头就买了那些800美元的山寨货——在经济下行时谁还为你“创新体验”买单?

经济寒流:通胀下的消费者“钱包保卫战”

2022年美国通胀率飙到9.1%, 房贷、油价涨得人肉疼,老百姓最先砍的就是“非必需消费”。床垫这种东西,能用就凑合,谁愿意花2000多美元买Purple?财报里他们自己也认了:市场需求下降、 经济衰退、消费者需求变、通胀影响支出、广告减少——五个原因把Purple摁在地上摩擦。Purple高管说要把非床垫收入从1.4亿美元提到4.5亿美元, 枕头、床单、床架一起上,可问题是:连核心床垫都卖不动,谁还惦记你的周边配件?致欧家居在亚马逊欧洲是家居头牌,2022年不照样主要原因是汇率波动、成本攀升上市受阻?Purple的悲剧,不过是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在宏观压力下的缩影。

资本退潮:收购与私有化的无奈结局

2022年9月, Purple想收购睡眠公司Intellibed,想把豪华床垫线拉到7000美元以上,试图用“高端化”挽回颜面。可收购哪有那么容易?股价跌到7美元, 市值缩水80%,Coliseum Capital Management直接发起了私有化要约——说白了就是资本市场对Purple失去了耐心。

要知道, Purple2018年借壳上市时每股还能卖10.05美元,2021年冲到41.08美元的巅峰,如今却要退市“回家”。Fully是亚马逊家居大卖, 2023年4月突然宣布停止运营,半价清库存;爱意家居麾下的Molblly品牌,靠跨境电商起家,2022年营收也跟着大滑坡。这些案例都在说同一个道理:当资本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行业反思:跨境电商的“护城河”在哪里?

Purple的故事给所有跨境电商敲了警钟:技术能帮你起家, 但护不住你走远;DTC模式能帮你快速扩张,但填不上供应链的坑;社媒营销能带来流量,但留不住被价格战洗脑的消费者。致欧家居之所以能单点突破不如多点布局——你有核心技术,还得有成本控制能力;你有线上渠道,还得有线下库存管理;你懂社媒营销,还得懂消费者心理变化。可叹的是 太多跨境电商还停留在“选品-上架-投广告”的旧思维里等 Purple倒下了他们可能就是下一个。

未来迷雾:退市之后Purple还有转机吗?

私有化收购能救Purple吗?未必。Coliseum Capital接手后 无非是缩减成本、砍掉亏损业务,可床垫市场的红海已经卷成了血海——Serta Simmons、Tempur Sealy这些老牌玩家根基深厚,亚马逊上还有无数中国卖家靠低价厮杀。Purple想翻身,要么真搞出下一代黑科技,要么放下身段做“高端平替”,可这两条路都太难走。

再看Fully退市后 亚马逊家居市场份额反而没有永远的“爆款”,只有持续的“进化”。退市不是终点,但若不能从Purple的跌落中看透行业本质,下一个倒下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