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市值跌至1万亿以下,Q4增长率可能降至2%了吗
亚马逊市值风云突变, 1万亿关口失守的背后
说真的,10月底那几天跨境电商圈里讨论最多的不是Prime Day刚过后的复盘,而是亚马逊的股价表现。美国当地时间10月27日 这家电商巨头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后来啊盘后股价直接大跌17%,市值一夜之间蒸发超19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更关键的是 这是两年多来亚马逊的市值首次跌破1万亿美元大关——要知道,2021年7月,它的市值还曾冲到1.9万亿美元的峰值,短短一年多时间,腰斩还多,这波动谁看了不唏嘘。
有人可能会问,亚马逊不是刚经历Prime Day吗?7月份的促销不是还帮它实现了28.72亿美元的净利润吗?没错,第三季度确实恢复盈利了跟前两个季度连续亏损38亿、20亿美元比,算是喘了口气。但问题在于, 这净利润同比降了9%,而且营收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却还是没达到市场预期的1274.6亿美元——就差那几亿美元,资本市场反应就这么剧烈,你说是不是挺魔幻的?

从“宇宙股”到“跌跌不休”,市场在焦虑什么?
翻看财报细节,你会发现亚马逊自己其实也“坦白”了问题所在。它说Q4的净销售额预计在1400亿到1480亿美元之间, 同比增长2%到8%,这个数字直接把分析师的预期从1560亿美元打了下来直接降到了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里面还包含了至关重要的假日购物季——往年这个时候,亚马逊的增速起码两位数,今年直接掉到了个位数,甚至可能就2%。
为什么这么惨?首当其冲的是美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通胀高企,消费者钱包瘪了花钱自然就谨慎了。亚马逊自己也说了 美国消费者支出疲软,运营成本还涨了——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危机这些老问题没解决,又加上美元强势,国际业务直接亏了25亿美元。你说这能不头疼吗?
再看看它的“现金牛”云业务,AWS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7%,听着还行?但这是它成立以来的最慢季度增速,而且营业利润增长率只有11%,是三年来的最低点。要知道,AWS以前可是亚马逊增长最快的引擎,现在引擎转速都下来了整个车的动力能不弱吗?
Q4增长警报拉响,2%的预期是危还是机?
2%到8%的Q4增长预期,听起来像是危在旦夕,但换个角度看,说不定藏着机会。有分析师就指出, 就算增长放缓,亚马逊的表现还是能超过整体零售环境——毕竟它有庞大的忠诚客户群,还有数不清的第三方卖家撑着。想想看,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是不是更爱去熟悉的地方买东西?亚马逊就是那个“熟悉的地方”。
假日购物季还能指望吗?黑色五天的消费力还在
虽然亚马逊自己预期不高,但消费者真的不买账吗?据Criteo在10月底发布的预测, 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这些消费旺季,海外消费者的关注度和购买力一点没减。特别是那些高性价比的家居用品、母婴产品,往年这时候都是爆款,今年估计也一样。关键看卖家怎么推了。
不过亚马逊自己也慌了。新任CEO安迪·贾西在缩减成本的一边, 硬是加了个秋季会员日——往年Prime Day就7月一次现在搞个“秋补”,不就是想多刺激消费吗?但问题是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得看钱包鼓不鼓。10月份美国的CPI数据还没出来但9月份还是8.2%,这么高的通胀,大家能有多少余力剁手?
增长放缓背后的“马太效应”:大卖家吃肉,小卖家喝汤?
亚马逊的增长放缓,对不同卖家的影响可不一样。那些头部大卖家,供应链成熟,资金雄厚,就算增速慢,也能分到不少蛋糕。但中小卖家就不一样了本来库存就紧张,现在库容又被砍,备货都备不了旺季怎么冲?
举个例子, 2022年8月末,亚马逊给卖家发了假日购物季的补货限制邮件,当时就有超过八成卖家反映库容缩了其中58.17%的卖家被砍上万件库存。有个IPI分数712的卖家, 本来能备12万件,直接降到4万件,砍了66%——这分数算高的了照样被砍,你说是不是很绝望?
卖家库容二度缩紧,旺季备货如何破局?
库容问题,这几乎是每个亚马逊卖家绕不开的坎。2022年10月底,亚马逊又双叒叕压缩了卖家库容,这次连IPI分数高的都没躲过。为啥要这么干?说白了 还是疫情期间扩张的后遗症——前两年亚马逊疯狂建仓库、招人,现在订单没那么多,仓库空着也是成本,只能先砍掉卖家的库存空间,逼着他们少备货。
两种“保命”扩容策略:从案例到实操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跨境圈里总有脑子活的卖家,摸索出了两种扩容方法,还真有人成功了。第一种是直接给亚马逊开case申请, 后台路径是→,简单描述扩容理由,最好附上产品是优质款的证明,比如销量截图、好评什么的。有个卖家9月初这么试了10月初就收到邮件,库容给加了30%。
第二种是玩转亚马逊的“仓储限制管理器”工具。这个工具专治IPI分数低的卖家, 哪怕你分数不到400,只要能证明某款产品卖得好,就能申请更多FBA库容。而且用这部分空间带来的销量赢绩效积分,还能抵扣仓储费——相当于用销量换空间,一举两得。有个卖厨房小电器的卖家,用这招把IPI从350提到了500,库容直接翻倍。
别只盯着库容, 旺季运营还有这些“骚操作”
当然扩容只是第一步,旺季运营还得靠脑子。比如选品,别死磕大类目,多看看小众细分市场。有个卖宠物智能玩具的卖家, 2022年9月发现欧美养宠人群增多,但智能玩具少,赶紧上了几款,后来啊10月份销量直接翻了3倍,比备货热门品类还赚。
广告投放也得精打细算。旺季广告费涨得厉害,与其广撒网,不如集中预算投高转化率的ASIN。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 把广告预算从20个品集中到5个爆款,CTR提升了2.3个百分点,ACOS降了8%,ROI直接拉满。
云业务增速放缓,亚马逊的增长引擎熄火了?
AWS的疲软,可能是亚马逊市值大跌的另一大原因。作为亚马逊曾经的增长引擎, AWS的增速从2021年的37%掉到2022年Q3的27%,营业利润增速从74%掉到11%,这下滑速度确实吓人。原因嘛, 是竞争太激烈,微软Azure、谷歌云都在抢市场,AWS的优势没那么明显了。
但要说AWS彻底熄火,也不至于。毕竟它在全球云计算市场的份额还是第一,大概32%左右,比第二名微软的23%高不少。而且企业上云是大趋势,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发展。亚马逊现在也在想办法,比如推AI服务、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希望能给AWS找点新增长点。
宏观压力下的跨境电商,卖家如何抓住“危”中机?
2022年的跨境电商,确实难。供应链危机、劳动力短缺、高通胀、美元强势……每一样都能压垮一个中小卖家。但换个角度想,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国务院不是还在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吗?外贸新业态的潜力还在就看卖家能不能抓住。
比如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卖家只做亚马逊,后来啊库容一砍就傻眼了。2022年第三季度, 不少卖家开始布局独立站、TikTok小店,后来啊发现虽然流量没亚马逊大,但利润高多了而且不受平台库容限制。有个做服装的卖家,独立站销量占比从10%提到30%,利润反超亚马逊。
还有供应链本地化。以前卖家喜欢从国内发货,现在海运费高、时间长,不如在海外仓备货。2022年9月, 有个卖电子产品的卖家把部分库存转移到美国海外仓,虽然仓储成本高了15%,但配送时效从15天缩到3天复购率提升了20%,算下来反而更赚。
说到底,亚马逊市值跌破1万亿,Q4增长预期降至2%,这既是挑战,也是筛选。那些只会跟风、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卖家,可能会被淘汰;但那些能快速调整策略、深耕细分市场、灵活应对变化的卖家,反而能在冬天里积蓄力量,等春天来了就能冲得更快。毕竟跨境电商这条路,从来都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活得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