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是否真的推出免死金牌计划
凌晨两点的邮件:亚马逊“免死金牌”让卖家燃起又浇灭
上周三凌晨两点, 老张的手机突然弹出亚马逊的邮件,标题是“恭喜您加入账户状况保障计划”。他盯着“免死金牌”四个字, 烟头掉在脚边都没发觉——这个在跨境圈里摸爬滚打八年的老炮,上个月刚主要原因是侵权被封过一个店,那会儿连个解释机会都没有,货压在仓库里几十万,找服务商申诉花了半个月才找回账号。这次邮件里的“72小时内配合解决就不停用”,像根救命稻草,让他差点以为亚马逊终于开始讲道理了。
但仔细看完条款,老张心里咯噔一下。邮件里写着“账户评级分数至少要连续6个月保持在250分以上”, 他点开账户状况评级页面看着自己的248分,突然觉得这“免死金牌”更像个玩笑——就差2分,自己半年来的日均15单、准时送达率98%,全白费了。

亚马逊的“免死金牌”到底是个啥?
要说清楚这个“免死金牌”,得先搞明白它的官方名字:账户状况保障计划,简称AHA。2022年11月17日 亚马逊美国站悄悄发了公告,说这个计划是给“持续高账户健康评级”的卖家准备的福利。简单说 就是如果你平时表现好,突然被亚马逊盯上,比如收到侵权警告、物流延迟投诉,只要你在72小时内配合解决问题,账号就不会被直接停用。
目前这政策只在美国站和加拿大站能用, 其他站点比如欧洲站、日本站,亚马逊说“未来几个月会 ”,但具体啥时候没谱。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现在不收钱——不过卖家们都懂,亚马逊的“免费”往往是最贵的。
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真救命还是拖延症?
亚马逊在公告里特意强调了“72小时”。以前卖家遇到问题,邮件还没看明白,账号就被封了资金、库存全被冻结,找客服永远是“自动回复”。现在好了给了三天时间,听起来像天大的恩赐。
深圳做3C配件的林姐去年就赶上这波红利。2023年5月, 她的店铺主要原因是“潜在的平安风险”被限制销售,账户状况团队发来邮件,要求提供产品检测报告。林姐当时正忙着备货,看到邮件时已经过去48小时急得差点哭出来。后来啊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客服,客服说:“您加入AHA计划了?别急,还有时间,今天把报告发过来就行。”再说说报告提交后账号三天就恢复了没耽误Prime Day的大单。
但72小时真的够用吗?杭州做家居用品的老周不这么认为。去年9月,他的店铺收到“知识产权侵权”通知,说是产品图片用了某品牌的logo。老周觉得是供应商搞的鬼, 赶紧联系供应商,供应商拖了两天才说“会处理”,后来啊第三天中午亚马逊发来到头来警告:“24小时内不解决,停用账号。”老周火急火燎地找了讼师发函,等供应商把logo处理完,早就超过72小时了账号还是被封了。
250分的门槛:新卖家是不是被挡在门外?
要说AHA计划最让人吐槽的,绝对是“250分”这个门槛。亚马逊的账户状况评级分数,是根据180天内的有效送达订单、客户服务绩效、政策合规性这些算出来的。官方规则写得明明白白:基础分200分, 每100个有效送达订单加2分,想要到250分,180天内至少得有2500个有效送达订单——日均14单,还得连续6个月保持不违规。
这个数字对老卖家可能不算啥,但对刚入行的新人简直是“天方夜谭”。做亚马逊的都知道,新店前三个月基本没流量,日均能出5单就烧高香了。南京一个做宠物零食的新卖家小王, 去年3月开店,到8月才做了800单,账户评级才210分,后来啊主要原因是“包装信息不符”收到警告,想加入AHA计划,系统直接提示“不符合资格”,再说说账号被封,压了3万元的货全成了库存。
更气人的是就算你达到了250分,也不一定能加入。亚马逊说“系统自动注册”, 但很多卖家达标后等了一周都没收到邮件,找客服问,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正在审核中”。深圳做服装的大刘去年11月达到了252分, 等了半个月没动静,后来啊12月主要原因是“刷单嫌疑”被封账号,客服才告诉他“您的AHA审核还没通过无法享受保障”。
“免死金牌”真的一劳永逸?卖家们的真实反馈
其实从亚马逊宣布AHA计划开始,跨境圈里就没停过争论。有人觉得这是亚马逊向卖家“低头”, 毕竟Temu、SHEIN这些平台抢走了不少卖家;也有人觉得这就是个“噱头”,真正能享受到的人没几个。
“救了我一命”和“根本没用”的两极评价
做亚马逊的都知道, 账户健康评级就像高考分数,差一分可能就差一个档次。广州做电子产品的李姐, 账户评级一直稳定在280分,去年10月加入AHA计划后遇到“产品平安问题”被投诉,亚马逊账户团队直接打
但同样是280分的上海卖家老陈,就没这么幸运了。去年7月, 他的店铺主要原因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亚马逊冻结,老陈觉得自己冤枉——产品是从1688拿的货,有正规进货凭证。他赶紧联系AHA计划的支持团队,后来啊对方说“涉及售假,不在保障范围内,账号必须停用”。老陈气得直骂:“说好的免死金牌呢?遇到大事照样没用!”
有意思的是很多卖家发现,就算你成功加入了AHA计划,亚马逊也未必会“主动通知”。深圳做灯具的老赵, 去年6月达标后收到了邮件,但没当回事,后来啊8月主要原因是“物流延迟”被警告,他联系客服,客服居然说“您没在AHA计划里必须24小时内解决,否则停用账号”。老赵把那封邮件甩给客服,客服才尴尬地说“系统故障,我们会恢复您的权益”。
250分背后的“筛选游戏”
为什么亚马逊要把门槛定在250分?跨境圈里有人分析,这根本不是“向卖家低头”,而是“筛选优质卖家”。亚马逊现在流量贵, 广告费涨得厉害,他们需要留住那些能持续出单、不惹麻烦的卖家,把那些“小作坊”式的账号淘汰掉。
想想也是 250分意味着日均14单,180天2500单,就算客单价20美元,流水也有5万美元,亚马逊光抽成就能拿1万美元。这样的卖家, 亚马逊当然愿意给“免死金牌”;至于那些月销几千美元的小卖家,封了就封了亚马逊不差你这点钱。
更讽刺的是有些卖家为了达到250分,开始“刷单”。深圳做家居的一个卖家, 自己承认为了冲单量,找了刷手刷了200单,后来啊账户评级到了252分,成功加入AHA计划,但后来主要原因是刷单被亚马逊查到,直接封了账号——这下好了没“免死”,反而“加速死亡”。
政策背后:亚马逊的“让步”还是“算计”?
亚马逊推出AHA计划,真的是主要原因是“良心发现”?恐怕未必。从2022年开始, 亚马逊的卖家数量增长明显放缓,据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2022年亚马逊美国站新增卖家比2021年下降了15%,而Temu同期新增卖家增长了200%。亚马逊急了开始想办法留住老卖家,AHA计划就是其中一步。
但留人的一边,亚马逊也在“立规矩”。72小时的时限看起来是“给机会”, 其实是在“逼卖家快速解决问题”——以前卖家被封了还能慢慢申诉,现在72小时内搞不定,直接出局。250分的门槛,表面上是“奖励优质卖家”,其实吧是“淘汰低效卖家”,把平台资源向大卖家倾斜。
中小卖家和大卖家的“冰火两重天”
AHA计划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剧了中小卖家和大卖家的差距。大卖家资金足、 订单量大,账户评级轻松250分,享受“免死金牌”;中小卖家本就艰难,还要花精力冲单量,后来啊可能冲着冲着就违规了再说说两头空。
做亚马逊的都知道, 现在做店成本越来越高:FBA仓储费涨了、广告费涨了、平台佣金也涨了。中小卖家本来利润就薄,再被AHA计划这么一筛选,能活下来的没几个。有行业人士预测, 未来亚马逊可能会变成“大卖家的游戏”,中小卖家要么被收购,要么只能去Temu、SHEIN这些平台碰运气。
未来会怎样?卖家该如何抓住“免死”机会?
不管AHA计划是不是“噱头”,至少说明亚马逊开始重视“账户健康”了。未来几年,因为政策 到更多站点,卖家们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要不要冲250分?怎么冲?冲了之后怎么保住账号?
其实想达到250分, 说难也不难:保证订单量,180天内2500单,日均14单,现在做亚马逊,选个差不多的产品,稍微优化一下Listing,出14单不算难;更重要的是合规,别侵权、别刷单、别让物流延迟,这些比冲单量重要得多。
就算你达不到250分,也不用灰心。亚马逊的“免死金牌”从来不是唯一的出路。与其花时间刷单冲分, 不如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毕竟就算你加入了AHA计划,遇到严重违规照样被封;就算你没加入,平时表现好,亚马逊也可能网开一面。
老张再说说还是没加入AHA计划,他的账户评级卡在248分,差2分。但他没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反而把精力放在了优化产品上:“就算有免死金牌,产品不行,照样死路一条。与其求亚马逊开恩,不如自己把路走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