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如何通过TikTok实现从0单到30000单的销量突破

从每月一单到日销过万,TikTok上的“逆袭剧本”怎么写

谁懂啊?做跨境的谁没经历过“账号养了三个月,订单个位数”的崩溃期。NoAging的徐晓东就踩过这个坑——2021年12月入驻TikTok Shop英国站点, 前三个月每月就出一单,“视频发了不少,播放量上不去,订单像挤牙膏一样,急得我天天熬夜刷别人的爆款视频找灵感。”但他没放弃,硬是把一个暖宫带做到了日销1万单,冲上英国站点家纺销冠。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门道?今天掰开了揉碎了讲,全是实操干货,不是那种“你要坚持努力”的废话。

冷启动期的“笨办法”:别信速成, 信内容积累

你可能听过“TikTok三个月起号”的成功故事,但真相是大部分账号都在冷启动期阵亡了。NoAging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前三个月每月一单, 徐晓东没急着投流,也没换品,就闷头做一件事:发视频。“每天雷打不动发3条,内容很简单,产品功能演示、使用场景、用户反馈,拍得糙,但真实。”他说 “那时候连自己都觉得low,但算法不骗人,你持续发,它就会知道‘哦,这是个做取暖小家电的账号’。”

从0单到销量30000单+,深挖TikTok大卖出海砝码
从0单到销量30000单+,深挖TikTok大卖出海砝码

关键点来了:冷启动别追求完美,追求“持续输出”。就像你追剧,更新越勤,观众越容易养成观看习惯。NoAging的账号属性就是这样, 三个月后视频播放量开始从几百涨到几千,订单终于从“个位数”变成了“两位数”。“第四个月开始,突然有一天出了10单,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原来积累真的有用。”徐晓东说。

达人合作不是“堆粉丝”, 是找“货代人”

很多卖家觉得达人合作就是找大V,砸钱投播放,后来啊钱花了订单没起来。NoAging和Go.G.G的实践证明:达人合作的核心是“货代人效应”——粉丝量不重要,视频能不能“带货”才重要。

NoAging合作了600多个达人,其中不少是粉丝量几万的草根达人。“有个英国妈妈博主, 粉丝才3万,但视频拍得特别有生活感,在厨房里展示暖宫带,说‘这玩意儿让我生理期少冒虚汗’,视频爆了单条带货2000多单。”徐晓东说。这类达人的优势是“真实感”,用户不觉得是广告,而是“朋友推荐”。他:“达人视频要像‘闺蜜种草’,而不是‘官方宣传片’。”

Go.G.G更狠, 直接让合作博主带自己的品牌话题#gogg,现在这个话题有8600万播放量。“我们让博主拍开箱、穿搭,甚至回答粉丝评论,就像在分享自己的衣柜。”Go.G.G的市场负责人Aria说 这种“原生UGC内容”带来了3%的销量上涨,“用户看多了#gogg,就会觉得‘这是英国女孩都在穿的品牌’,信任感就来了。”

抓住“黑天鹅”:欧洲能源危机里的取暖商机

2022年冬天欧洲能源危机让“取暖焦虑”成了全民话题。英国媒体说“天然气只够熬9天”, 德国人抱着电暖气睡觉,这时候,谁能抓住用户的“取暖刚需”,谁就能爆单。

NoAging的暖宫带就是在这时候火起来的。徐晓东团队发现,欧洲用户对“便携取暖”需求强烈,而传统电热毯笨重,暖宫带可以随身用。“我们让达人重点拍‘办公室用’‘居家用’‘出门用’三个场景, 配上‘very hot’‘strong vibration’这种简单粗暴的卖点,用户一看就懂。”他说 9月14日当天暖宫带日销突破1万单,冲上TikTok英国销量榜第六名,“订单多到仓库差点爆仓,连夜招了10个打包员。”

Go.G.G的羽绒棉马甲更是抓住了“既要保暖又要好看”的需求。英国博主Megan beasley在自家厨房里拍视频, 说这是“cutest body warmer”,搭配牛仔裤和靴子,“比羽绒服轻便,比卫衣保暖”,视频播放量破500万,直接带火这款马甲。两个月内,这款马甲卖了4.79万件,总销售额130万美金,“用户不是买衣服,是买‘过冬的平安感’。”Aria说。

短视频的“算法密码”:7秒内抓住眼球

TikTok的算法很“懒”, 用户刷视频时没耐心,前7秒抓不住眼球,直接划走。NoAging和Go.G.G的视频都懂这个道理:开头就要“炸”。

“爆款视频开头要么是‘痛点场景’, 比如女孩捂着肚子说‘生理期太难受了’,要么是‘视觉冲击’,比如暖宫带插电后瞬间变红的特写。”徐晓东说 他团队的视频长度基本控制在7-15秒,“用户还没反应过来视频就播完了会下意识多刷一遍,算法就判定‘优质内容’,推更多流量。”

Go.G.G的视频更“直白”, 达人直接穿脱羽绒马甲,展示领口填充、面料厚度,“不用废话,用户想知道的都在画面里。”Aria说 他们还发现“高颜值+新奇玩法”的视频更容易火,比如日落灯拍出“日落滤镜”,用户会直接问“Where to buy?”,“所以视频里一定要挂商品链接,别让用户等。”

别把TikTok当“卖货工具”, 当“品牌孵化器”

很多卖家做TikTok只盯着“出单”,但NoAging和Go.G.G的案例证明:长期主义才是王道。徐晓东说:“刚开始我们也着急, 想快速出单,后来发现,TikTok用户需要‘信任感’,你要让他们觉得‘你懂我’。”

NoAging的账号主页一直坚持“取暖场景”定位, 视频里全是用户反馈,“有个英国女孩说‘买了暖宫带送妈妈,她每天都用’,这种真实评论比广告管用100倍。”徐晓东说 现在暖宫带的复购率有35%,“用户觉得‘这牌子靠谱’,就会买新品,比如我们最近在推的按摩仪。”

Go.G.G更狠, 直接把品牌口号“Go Girls”印在视频里“我们想让用户记住‘这是懂女孩需求的品牌’。”Aria说 他们现在有1.5万粉丝,每天能自然流量200单,“这些用户不是‘一次性买家’,是品牌的‘自来水’,会主动发视频@我们。”

黑五冲刺:年末大促的“流量基建”怎么搭

2022年黑五, NoAging和Go.G.G都实现了业绩翻番,秘诀是“提前布局TikTok Shop的流量基建”。徐晓东说:“黑五前一个月, 我们就开始预热,让达人拍‘黑五折扣’‘买一送一’的视频,还参加了TikTok的‘暖冬计划’活动,平台给了不少流量扶持。”

Go.G.G则主打“直播带货”, 他们发现英国用户喜欢“边看边买”,直播时达人实时试穿、回答问题,“黑五那周,我们的直播GMV增长了362%,比平时翻了3倍。”Aria说 他们还准备了“库存预警”,避免爆单后断货,“黑五期间,我们仓库24小时有人打包,订单当天发,用户收到货就会给好评,形成正向循环。”

徐晓东对今年黑五更有信心:“我们准备了更多取暖新品, 比如暖手宝、电热围巾,还找了100个新达人合作,目标日销2万单。”他说“TikTok的流量红利还没结束,真正懂用户、做内容的卖家,都能分一杯羹。”

别踩坑:这些“误区”正在毁掉你的账号

再说说 说点扎心的,很多卖家做TikTok踩过的坑:一是“过度追求播放量”,不看转化率,你播放10万,订单0单,不如播放1万,订单100单;二是“内容同质化”,别人拍什么你拍什么用户早看腻了要找自己的“差异化标签”,比如NoAging的“取暖专家”,Go.G.G的“女孩穿搭”;三是“忽视用户反馈”,有个用户私信徐晓东说“暖宫带带子太紧”,他马上改进了设计,“用户的声音,就是你的产品方向。”

做TikTok就像谈恋爱,不能急,要慢慢培养感情。从0单到30000单, 没有捷径,只有“真实的内容+精准的达人+抓住用户需求”,剩下的,交给时间和算法。反正,徐晓东和Aria都这么说信不信,你试试就知道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