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TikTok Shop爆款风向榜单
2023年TikTok Shop爆款的“意外”与“必然”
翻看2023年TikTok Shop的销量榜单,总有些让人意外的名字挤进前排。腋下除臭贴、7合1卷发棒、含薰衣草的疤痕修复精华……这些东西真的能成为“全球爆款”?有人说是算法的胜利, 有人觉得是达人的“忽悠”,但扒开数据看,这些爆火的背后藏着更复杂的逻辑——不是所有“意外”都是偶然也不是所有“必然”都靠得住。
说实话,看到腋下除臭贴卖爆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能行?”。后来啊2023年Q4的数据打脸:美区某品牌靠这个单品单月销量突破30万件, 转化率18%,比平台美妆个护类目平均高出6个百分点。更魔幻的是 评论区里用户不是讨论效果,而是晒“上班前贴一片,腋下干爽一整天”,甚至有人分享“约会应急神器”。这哪是卖产品,分明是在卖“社交场景解决方案”。

从香水到腋下贴:爆品的“反常识”选择
传统跨境电商总爱盯着“高客单价”“高毛利”, 但2023年TikTok Shop的爆品清单上,不少是“便宜大碗”的日常刚需。腋下除臭贴单价不到10美元,7合1卷发棒套装定价25美元左右,疤痕修复精华也就15美元。这些产品单价低,利润薄,但胜在复购率高——用户买了一次觉得好用,自然会回购,甚至推荐给朋友。
反观那些动辄上百美元的“高端货”, 比如某瑞士手表品牌,在TikTok Shop上投了上亿曝光,后来啊转化率不到0.5%。为啥?用户刷TikTok的时候,想看的是“有用、有趣、有共鸣”,而不是“你多贵”。手表这种产品, 更适合在Instagram、YouTube上慢慢种草,TikTok的用户没耐心看长篇大论的“高级感”,他们要的是“现在就能用”的解决方案。
更意外的是香水。2023年TikTok Shop上卖得最好的香水, 不是大牌,而是小众沙龙香,单价20-30美元,主打“前调柑橘、后调木质”这种具体描述。达人拍视频时不会说“这香水很有品位”,而是“喷这个去办公室,同事问链接”。把“抽象的香味”变成“具体的使用场景”,这才是关键。
美妆个护的“成分党”与“颜值党”之争
2023年美妆个护类目的爆品, 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成分党”,主打薰衣草疤痕修复精华、透明质酸原液;另一派是“颜值党”,比如水晶美肤滚轮、珍珠粉扑。两派打得不可开交,但数据却显示了一个反常识的现象:颜值党的复购率比成分党高20%。
成分党的问题在哪?他们总爱强调“含XX成分,修复率提升90%”,但用户根本看不懂这些数据。反而颜值党, 把水晶滚轮拍得blingbling,配文“滚脸的时候像在用魔法”,用户觉得“好玩”“好看”,就买了。后来啊用了一次发现“好像真的挺舒服”,自然复购。2023年Q3,水晶美肤滚轮在东南亚市场的复购率达35%,而同期疤痕修复精华只有15%。
当然成分党也不是没机会。某品牌把“薰衣草疤痕修复精华”改成了“痘印急救贴”, 强调“晚上贴,早上痘印淡一半”,场景更具体,销量直接翻倍。这说明,无论是成分还是颜值,到头来都要落到“用户怎么用”上,而不是“产品多厉害”。
达人带货:流量密码还是“割韭菜”陷阱?
提到TikTok Shop爆款,绕不开“达人带货”。2023年最火的达人带货案例, 是保健类目某品牌维生素软糖,达人拍视频说“每天两粒,头发一个月长长2cm”,后来啊单月销量破80万件,转化率25%。但同期也有商家花5万请达人带货,后来啊只卖出200单,ROI低到1:0.8。达人带货,到底是流量密码还是“割韭菜”?
关键看“达人选品”和“内容匹配度”。2023年Q4,TT123的数据显示,达人带货转化率超过20%的产品,80%都有“强使用场景”。比如那个7合1卷发棒,达人拍“早上5分钟搞定通勤发型”,而不是“卷发棒有7种模式”。用户刷到视频,第一反应不是“这个产品多好”,而是“我也能这么方便”。
反观那些翻车的案例,大多是“硬广达人”。某数码产品请百万粉达人带货,达人全程念参数“1亿像素、5000毫安电池”,用户根本不买账。主要原因是TikTok的用户不喜欢“上课”,他们喜欢“看故事”。2023年11月, 有个卖手机壳的达人,拍视频“手机壳掉进水坑捡起来手机完好无损”,单月销量破10万件,比硬广转化率高3倍。
“超级品牌日”的亿级曝光:品牌狂欢还是中小卖家的“局外人”?
2023年TikTok Shop推出“超级品牌日”, 亿级曝光资源砸向TYMO、Halara这些大品牌,POP品牌单日GMV破8000万。表面看是品牌狂欢,但中小卖家真的只能当“局外人”吗?未必。
某卖宠物零食的中小商家,没参加超级品牌日却蹭上了热度。他发现大品牌都在推“宠物健康”, 就拍视频“自家狗吃这个零食,毛都亮了”,带上#超级品牌日 的话题,单月销量增长40%。这说明,大品牌曝光越多,用户对相关品类的关注就越高,中小卖家只要“精准切细分”,照样能分一杯羹。
但也要警惕“超级品牌日依赖症”。2023年双11,某服装商家把所有预算都投给超级品牌日后来啊活动一结束,销量暴跌60%。主要原因是用户记住的是品牌,不是商家。与其砸钱参加大促, 不如把钱花在“日常内容种草”上——比如每周拍一条“穿搭教程”,积累精准粉丝,比临时抱佛脚强得多。
地域差异:菲律宾春节爆品与美区日常刚需的“冰火两重天”
做跨境电商最怕“一刀切”。2023年TikTok Shop的爆品在不同市场,完全是两幅面孔。菲律宾春节前两周, 春节主题饰品销量同比增长150%,其中水晶生肖吊坠占据60%份额;而美区呢,腋下除臭贴、疤痕修复精华这类日常刚需,全年销量都稳居前十。
菲律宾市场的春节爆品,背后是“文化认同”。当地华人占比5%, 春节影响力越来越大,TikTok上#ChineseNewYear 话题播放量破10亿次。商家提前1个月布局,拍视频“春节穿红色,招财进宝”,水晶吊坠主要原因是“好看又寓意好”,自然火了。但这类产品生命周期短,春节一过销量断崖式下跌,商家得提前备货,别压太多库存。
美区市场则完全不同,用户更看重“实用性”。2023年美区销量前十的产品, 80%是“解决日常痛点的刚需”:除臭贴解决出汗多的问题,卷发棒解决早上赶时间的问题,疤痕修复精华解决痘印问题。这些产品没有季节性, 全年都能卖,但商家得做好“内容迭代”——比如夏天推“腋下除臭贴”,冬天推“护手霜”,跟上用户需求变化。
从“新奇特”到“刚需品”:爆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与延长
2023年TikTok Shop的爆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上半年火的“水晶美肤滚轮”, 下半年就被“玉石刮痧板”取代;3月流行的“腋下除臭贴”,5月就出了“升级款”。用户对“新奇”的追求永无止境,商家得不断推新品,不然很容易被遗忘。
但有些品类,生命周期却在延长。比如美妆个护的“基础款”,2023年Q4,透明质酸原液的搜索量比Q1增长了80%,复购率高达40%。这类产品没有“新奇感”,但用户用了一次觉得“有效”,就会长期回购。商家与其追风口, 不如把基础款做精——比如把透明质酸原液做成“小支装”,方便用户试用,再推“家庭装”,提高客单价。
珠宝水晶类是个特例。这类产品在TikTok上需要提前3个月布局,主要原因是用户从“种草”到“下单”需要时间。2023年Q2, 某商家提前布局“翡翠手链”,拍视频“妈妈戴这个手链,年轻10岁”,Q3销量爆发,单月破20万件。但这类产品风险高,得选好供应链,别到时候货发不出来砸了口碑。
2024年预判:这些品类可能“接棒”爆款
看2023年的爆品趋势,能猜到2024年哪些品类会火。环保用品、智能小家电、宠物健康,这三个方向大概率会“接棒”爆款。但别盲目跟风,得结合自身优势,找到细分切口。
环保用品方面 2023年TikTok上“零废弃”话题播放量增长120%,用户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比如可降解餐具、 reusable coffee cup,这类产品单价低,容易冲动消费。但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商家得做“差异化”——比如把咖啡杯做成“渐变色”,或者印上用户喜欢的IP图案,提高辨识度。
智能小家电是个蓝海。2023年TikTok Shop上,智能牙刷、电动泡脚桶销量增长50%,但比起美妆个护,占比还很小。2024年,因为用户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类产品可能会爆发。关键是“场景化”——比如智能牙刷拍“3分钟刷出牙医级清洁”, 电动泡脚桶拍“睡前泡脚,睡得香”,让用户觉得“这是我需要的”。
宠物健康是隐藏黑马。2023年, 宠物零食、宠物保健品在TikTok Shop上增长90%,但相比欧美市场,东南亚市场还有很大空间。比如“宠物益生菌”,拍视频“狗狗吃这个,便便正常了”,用户养宠物的痛点很明确,转化率不会低。而且宠物产品的复购率高,一旦用户信任,就会长期购买。
给卖家的避坑指南:别让“爆款焦虑”拖垮生意
再说说说句大实话:2023年很多商家死在“爆款焦虑”上。看到别人卖腋下除臭贴赚了就赶紧跟风;看到达人带货维生素软糖火了就all in保健类目。后来啊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
爆品是后来啊,不是目标。与其天天盯着榜单,不如深耕“细分人群”。比如做母婴用品的, 与其卖“通用款纸尿裤”,不如做“敏感肌宝宝专用纸尿裤”,拍视频“宝宝红屁屁用这个,第二天就好了”,精准用户看到就会买。2023年Q4,某商家靠这个细分策略,纸尿裤销量增长200%,利润比通用款高30%。
还有,别迷信“达人带货”。2023年有商家花20万请10个达人带货,后来啊只卖出500单。但如果把这20万用来投“信息流广告”,定向给“25-35岁女性”,可能效果更好。达人带货适合“起量”,但信息流广告适合“精准获客”,两者结合才最理想。
2023年的TikTok Shop爆款,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户要的不是“多牛的产品”,而是“多懂我的产品”。把用户的需求吃透,不管市场怎么变,都能做出自己的爆款。2024年,与其追风口,不如扎到用户堆里听听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