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上刮痧美容播放量超10亿

一场刮痧风暴:TikTok上10亿播放量的东方美容密码

Google Trend 过去5年的曲线里藏着一个小秘密——2021年起, “GuaSha”这个词像坐了火箭,搜索量突然往上猛蹿。这股热潮可不是凭空来的, 打开 TikTok,#guasha 标签下的视频播放量早就冲破了10亿大关,外国网友对着镜头展示刮完痧的脸,嘴里念叨着“lift”“glow”,那股子新奇劲儿,活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刮痧:老祖宗的手艺, 怎么就成了海外网红?

咱们从小看到大的刮痧板,在老外眼里突然成了“美容神器”。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块石头或玉, 配合着在脸上刮一刮,按中医的说法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实际用下来最直观的效果是脸好像紧致了水肿消了气色也好了。国内刮痧大多还在脖子上、后背上,到了国外直接被“搬”到了脸上,成了护肤routine里的新宠。

超10亿播放量!刮痧美容在TikTok上竟然还暗藏商机?
超10亿播放量!刮痧美容在TikTok上竟然还暗藏商机?

有人说这阵风刮得莫名其妙, 但你细想就能明白——爱美是人的天性,谁不想花点小钱就能变美呢?刮痧操作简单,不用学复杂手法,随便跟着视频抹点油就能上手,效果还看得见,这不就戳中了老外的心巴?再加上TikTok上那些前后对比视频, 刮之前脸垮垮的,刮完立马小V脸,视觉冲击力拉满,能不让人心动吗?

TikTok刮痧热:内容种草的魔法公式

在TikTok搜刮痧, 跳出来的视频五花八门,但最受欢迎的永远是那几类。有人当“活教材”, 从额头刮到下颌线,边刮边讲“这里要提拉”“那里要打圈”,配上一段舒缓的音乐,看着就舒服;有人玩“前后对比”,刮完立刻怼镜头拍,左脸没刮右脸刮,差异大得像开了拉腿特效;还有的干脆当“带货博主”,手里举着各种材质的刮痧板——水晶的、玉的、玫瑰石英的,告诉你“这个不冰脸”“那个导热快”,评论区直接被“求链接”刷屏。

这些视频的数据一个比猛, #guasharoutine 观看量6430万,#facialguasha 更是冲上热门。有个博主晒自己刮完痧的下巴,配文“第二天同事问我是不是瘦了”,点赞量直接破50万。老外评论区里 “Amazing”“Game changer”之类的词满天飞,还有人问“能每天刮吗”“孕妇能刮吗”,俨然把这事儿当成了正经护肤学问来研究。

博主赚钱实录:从流量到销量的“刮痧经济学”

说到靠刮痧赚钱,@lanshinskin 绝对是教科书案例。这是个针灸师账号,2020年开始发刮痧视频,到现在粉丝23万,每条视频播放量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人家聪明,主页直接挂独立站链接,专门卖刮痧产品。你猜怎么着?2022年11月她网站流量才29.1K, 12月直接飙到50.6K,一个月暴涨73.94%,美国用户占了88.63%,妥妥的“刮痧致富”模板。

再看另一个博主 @guasha50, 名字头像就明摆着“卖刮痧的”,主页直接挂购物车,视频里全是产品使用场景,什么“早上刮5分钟脸不肿了”“睡前刮一觉起来脸小了”,价格定在29.99美元到129美元不等,换算成人民币比国内贵好几倍,照样有人抢。1688上同款刮痧板才10块到20块,运过去卖25美元,利润空间有多大,算算就知道了。

亚马逊的“刮痧战争”:东方工具占领Best Sellers

别以为TikTok热闹就行,亚马逊才是真正的“战场”。搜“facial guasha”, 首页挂的几乎全是中国的刮痧板,水晶款、玉款、带按摩头的,价格从8美元到30美元不等,销量高的一个月能卖几千单。有款玫瑰石英刮痧板, 月销2000+,评价里全是“比贵妇面还好用”“用了一次就回购”,直接冲上了美容工具类Best Sellers 榜单。

这些卖家玩得也很溜, TikTok上找网红测评,视频里挂亚马逊链接,评论区引导用户“点购物车”,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流量和销量直接闭环。有个卖家透露, 他找了个5万粉的博主拍刮痧教程,视频火了之后他家的刮痧板日订单量直接翻了5倍,现在每月净利润能到6位数,就靠这小小的刮痧板。

文化乌龙:刮痧留下的“红印”,差点成了虐待凭据

不过刮痧出海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位美国妈妈给孩子刮痧,完事儿孩子背上留了一道道红印,邻居看了直接报警,说家长虐待儿童。捕快上门一查,才知道这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闹了个大乌龙。这种事不少见,老外一开始不理解刮痧的“出痧”原理,看到红印子就害怕,觉得是皮肤受伤了。

但奇怪的是这种“误会”反而成了反向种草。有博主专门拍视频科普“为什么刮痧会留红印”, 解释这是“气血循环的表现”,底下评论有人说“原来不是受伤,那我也要试试”,还有人分享自己第一次刮痧被吓到,后来爱上这种感觉的经历。文化差异有时候不是障碍,反而成了话题的引爆点。

用户真实反馈:从“怀疑”到“上头”的刮痧体验

老外用刮痧后的反馈,可比国内视频真实多了。有人吐槽“第一次刮完脸更肿了是不是买假了?”, 底下有人回“你刮太重了要顺着淋巴刮”;有人说“用了一个月,法令纹好像浅了点,继续坚持”;还有个姑娘晒了自己连续刮痧一周的脸,对比图显示下颌线确实清晰了配文“我老公问我是不是去做了医美,哈哈,其实就靠这块石头”。

评论区里问得最多的还是“怎么选刮痧板”“用什么油搭配”“能不能刮眼周”。这些问题直接带火了配套产品——刮痧油、 按摩面霜,甚至有人开始卖“刮痧教程电子书”,9.99美元一份,教你怎么刮、刮多久、注意事项,把老祖宗的手艺包装成了“科学护肤指南”,老外还买得津津有味。

不止刮痧板:中医美容的“出海机会清单”

刮痧火了带动的不只是刮痧板。拔火罐早就靠巨石强森的照片出圈了 TikTok上#cupping 标签播放量破亿,老外晒自己拔完罐的后背,说“肌肉酸痛缓解了”。艾灸盒、按摩精油、艾草足浴包,这些在国内平平无奇的东西,到了国外都成了“东方养生神器”。

有卖家卖艾灸套装, 配个说明书,教老外怎么“灸肚子”“灸脚底”,价格定到49.99美元,照样卖断货。还有的把养生壶做成ins风, 贴上“中医养生”的标签,在TikTok上教用户煮“养生茶”,说“每天喝,排毒养颜”,评论区全是求链接的。说白了 老外现在对“中国文化+美容养生”的组合毫无抵抗力,只要包装得好,哪怕是一把普通的刮痧板,都能卖出“奢侈品”的感觉。

再说说:刮痧热潮背后 是文化输出的新可能

刮痧能在TikTok上火成这样,说到底还是戳中了两个点:一是实用效果看得见,二是文化神秘感吸引人。老外不认那些复杂的中医理论,但他们认“刮完脸变小了”“刮完脖子不疼了”这种直接后来啊。再加上TikTok的算法推荐, 一个火了十个跟风,一个博主火了无数模仿者,就这么滚雪球一样滚出了10亿播放量。

对想入局的人光卖刮痧板已经不够了。得像 @lanshinskin 那样, 把专业知识融进内容里告诉用户“为什么刮”“怎么刮才平安”,再配合产品,才能把流量变成销量。或者换个思路,做“刮痧+精油”“刮痧+面霜”的组合套装,满足用户“一站式变美”的需求。毕竟刮痧热潮不会一直火,但“东方美容智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