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媳妇熬成婆盈利后,为何还要进行裁员操作呢
裁员风波中的Shopee:盈利背后的“甜蜜负担”
2023年9月, 国内互联网圈炸开一则消息:东南亚电商巨头Shopee开启大面积裁员,部分部门比例高达30%至60%。有员工形容“上午开全员大会,下午就有人拿了赔偿走人”,这种迅猛的收缩让外界哗然。要知道, Shopee母公司Sea Ltd刚在2022年第四季度交出“首次季度盈利”的成绩单——净收入4.228亿美元,同比增长扭亏为盈这个。一边是盈利的“媳妇熬成婆”,一边是挥刀裁员的“婆婆作风”,这反差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算盘?
从“烧钱狂魔”到“盈利优等生”:Shopee的逆袭与隐忧
时间倒回2015年, Shopee在新加坡成立时东南亚电商市场早已是Lazada的地盘。谁能想到,这个被称作“东南亚拼多多”的新玩家,会用三年时间杀出重围。2018年, Shopee母公司Sea Group赴美上市,招股书里赤裸裸写着“亏损扩大”——那年全年净亏损22.5亿美元,但GMV却突破120亿美元,增长势头让资本市场又爱又恨。

狂飙突进的秘诀就俩字:烧钱。线下广告铺天盖地,明星代言拿到手软,东南亚街头巷尾都是Shopee的橙色logo。更狠的是补贴, 2020年疫情期间,Shopee在印尼、菲律宾等市场推出“免运费+红包雨”活动,单季度营销费用飙至6亿美元。这种“以亏损换市场”的打法, 让Shopee在2021年第二季度超越阿里巴巴海外零售总和,成为东南亚电商一哥。
但烧钱模式就像踩高跷,站得越高越怕摔跤。2022年,Sea Group的“现金奶牛”Garena突然失血——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91.8%断崖式跌至32.5%。要知道, Garena赚的钱一直是Shopee扩张的“输血包”,如今奶妈自己都营养不良,Shopee的烧钱游戏还能玩多久?
盈利后的“甜蜜负担”:GMV停滞与竞争白热化
2022年第四季度, Sea Group终于交出盈利答卷,但细看财报就会发现,盈利的“含金量”并不高。电商业务Shopee虽然贡献了60%的总收入, 但GMV和订单量却出现同比、环比双降,连续两个季度超越阿里巴巴海外零售营收总和的纪录也被打破。更扎心的是 2023年1月,Shopee突然宣布退出波兰市场,而就在2022年底,波兰负责人还信誓旦旦承诺“2023年要增加GMV和订单量”,打脸速度之快让行业瞠目。
GMV停滞的背后是老对手的反扑与新玩家的围剿。Lazada在阿里“输血”后订单量恢复增长, 单笔订单亏损持续收窄;TikTok Shop凭借短视频带货杀入东南亚,2022年三季度GMV已突破20亿美元;还有拼多多旗下Temu,用“低价+全托管”模式抢走不少中小卖家。Shopee就像站在中间的拳击手,左右挨打,腹背受敌。
有意思的是Shopee的“媳妇熬成婆”似乎没带来多少话语权。当Lazada背靠阿里技术中台深耕物流, Temu用算法精准匹配用户时Shopee还在用“人海战术”铺市场——2022年员工数量突破3万人,人均效率却远低于同行。内部员工透露, 不少部门存在“为扩张而扩张”的冗余岗位,比如某个东南亚小国的运营团队,光“本地化推广”就分了5个小组,职能重叠严重。
裁员不是“收缩”,而是“精准换血”
既然盈利了为什么还要裁员?Sea Group CEO李小冬在财报
具体看裁员方向,Shopee砍掉的主要是“非核心业务”和“低效岗位”。比如国内客服团队, 2023年3月被曝裁员不到500人,原因是印尼、菲律宾等市场的本地化客服已成熟,国内远程客服的成本优势不再;再比如欧洲站点,波兰、法国等团队几乎全撤,Sea Group CFO bluntly表示:“这些市场连续两年亏损,投入产出比比东南亚低3倍。”
更关键的,是“现金奶牛”Garena和“潜力股”SeaMoney的平衡。2022年三季度, SeaMoney信贷业务已实现“健康盈利”,未偿还贷款总额22亿美元,不良率低于4%。与其继续给亏损的欧洲站点输血,不如把资源倾斜到金融业务——既能反哺电商生态,又能开辟新增长曲线。这种“断臂求生”的取舍,在资本看来远比“死撑场面”更明智。
阵痛之后:Shopee的“二次创业”能成吗?
裁员带来的阵痛是真实的。2023年Q1, Sea Group股价一度因裁员传闻暴跌15%,内部员工士气低落,“优化”成了敏感词。但数据显示, 调整后效果已经开始显现:2023年二季度,Shopee东南亚市场的客单价提升8%,物流成本下降12%,GMV环比增长5%。这些数字印证了一个道理:砍掉冗余肉,才能跑得更快。
未来的挑战,是如何在“精简”和“增长”之间找平衡。Shopee正在尝试两条路:一是深耕东南亚核心市场, 比如在印尼自建海外仓,将配送时效从3天压缩至1天2023年Q2印尼订单量所以呢增长15%;二是发力高利润品类,3C电子、美妆个护的佣金率比普通商品高3-5个百分点,这些品类在Shopee平台的占比已从2022年的28%提升至35%。
不过电商行业的竞争永远没有终点。当TikTok Shop开始打通直播与商城, Temu用“低价心智”抢夺下沉市场时Shopee的“媳妇熬成婆”故事,或许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章节。裁员不是终点, 而是从一个“烧钱少年”蜕变成“盈利大人”的必经阵痛——能不能熬过去,得看下一张财报怎么写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