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Shop英国新开母婴用品类目
英国母婴市场藏着多少金矿?TikTok新类目让商家看到真机会
英国新生儿数量不算多, 2023年也就65万左右,但你知道英国父母在婴儿用品上有多舍得花钱吗?平均每个宝宝从出生到两岁,父母要花掉2400英镑,折合人民币两万多。这还不包括大一点的孩子,婴童服饰、玩具、早教产品,英国父母眼睛都不眨一下。经济条件好是一方面关键是他们把“育儿”当成“投资”,宁愿多花钱买平安、买品质,也不愿意图便宜。加上英国电商渗透率已经超过45%,母婴用品在线上买早就成了常态,这就给跨境电商挖到了第一桶金。
更关键的是英国宝妈的消费逻辑变了。以前买奶粉尿布只看价格, 现在打开TikTok,刷到“英国妈妈实测”的视频,哪怕贵十块钱,也愿意买同款。她们不是被广告打动的,是被“真实感”感染的。有个宝妈在视频里说:“用了这个奶瓶后宝宝终于不胀气了晚上能睡整觉了这钱花得值!”底下评论一堆“求链接”“我也想买”。这种信任感,是传统广告给不了的。TikTok英国站盯上的,就是这种“宝妈群体”的信任红利。

TikTok杀入母婴赛道,不是“跟风”是“精准狙击”
你以为TikTok随便开个母婴类目就能火?错了人家是算过账的。2022年底, TikTok英国站的母婴话题播放量已经冲到了每月80亿,#DadsofTikTok、#FamilyTime这些标签下面全是父母晒娃、分享育儿日常的视频。有个爸爸拍了自己给娃换尿布手忙脚乱的搞笑视频, 居然得了200万播放,评论区全是“我家也是这样”“求同款尿不湿”。这说明什么?英国父母已经把TikTok当成了“育儿社区”,不是单纯的娱乐平台。
到了2023年初, 母婴内容浏览量像坐火箭一样,3个月涨了200%,从每月80亿飙到240亿。平台坐不住了——这么大的流量,不卖母婴产品太亏了。于是2023年3月, TikTok Shop英国站正式推出母婴用品类目,用户可以直接在短视频里点击购物车,买奶粉、尿布、婴儿床,甚至还有宝妈用的“背带神器”。这波操作,相当于把“流量”直接变成了“销量”,商家能不心动吗?
Enfa用7万条视频证明:母婴短视频带货不是“玄学”
说到TikTok母婴带货,奶粉品牌Enfa绝对是绕不开的案例。2023年4月, Enfa在英国搞了个#BabyBathChallenge活动,玩法简单到离谱:用他们家的婴儿洗护套装,给宝宝洗澡时跟着BGM摆个姿势,拍个15秒视频就能参与。你猜怎么着?近4.9万家庭参与了发布视频超7万个,活动期间Enfa的店铺销量环比增长了180%。这数据,够不够吓人?
为什么Enfa能成?关键抓住了“宝妈的炫耀欲”。活动门槛低到什么程度?不用专业拍摄,不用出镜,只要宝宝愿意配合就行。有个宝妈拍的视频里 宝宝光着屁股在澡盆里扑腾,她一边洗一边笑,配文“第一次用Enfa的沐浴露,宝宝居然没哭还笑出声”,底下直接炸了全是“求链接”“宝宝好可爱”。Enfa还聪明, 奖励不是现金,是购物券——排名前1000的家庭给50英镑购物券,宝妈们为了这点“小便宜”,疯狂转发视频,形成裂变。你看,母婴带货哪有那么复杂?抓住“参与感”和“小奖励”,宝妈们自己就帮你传播了。
Enfa的洗护套装也很有讲究。里面不只是沐浴露洗发露,还送洗澡玩具、防滑垫、水温计——全是宝妈在视频里吐槽过的“痛点”。有个宝妈说:“给宝宝洗澡最怕他哭,有了玩具和水温计,他玩得开心,我也省心。”你看,产品不是卖“功能”,是卖“解决方案”。TikTok上的宝妈最吃这套,你解决了她的育儿烦恼,她自然愿意买单。
新兴品牌怎么分一杯羹?“TinyTots”的12万粉丝逆袭术
Enfa是大品牌, 有预算有资源,那小品牌怎么办?英国新兴母婴品牌“TinyTots”给出了答案。2023年5月, TinyTots还是个0粉丝的小账号,到7月,粉丝涨到12万,产品转化率达到15.7%,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他们靠的不是砸钱,是“素人矩阵”。
TinyTots没请大KOL, 而是找了100个粉丝量在1万到10万的素人宝妈,让她们拍“真实测评”。有个叫“Emma的育儿日记”的博主, 粉丝才5万,她拍的视频特别接地气:“TinyTots的婴童睡衣,洗了三次没变形,宝宝穿着舒服,关键是价格只有大牌的一半。”视频里她还特意展示睡衣的弹性、洗后的效果,评论区一堆“已经下单了”“性价比太高了”。这些素人博主不像大KOL那么“端着”,说话像闺蜜聊天宝妈们更容易相信。
更绝的是TinyTots的内容“钩子”扎得特别准。英国妈妈最怕什么?哄睡难、换尿布手忙脚乱、宝宝胀气。他们的视频开头3秒就戳痛点:“宝宝晚上哭闹不睡?可能是睡衣不舒服!”然后自然引出自家的“透气睡衣”。有个视频拍的是爸爸给宝宝换尿布, 手忙脚乱把尿布戴反了再说说用TinyTots的“防漏尿裤”解决了问题,搞笑又实用,播放量直接破50万。你看,母婴短视频不是比谁拍得好看,是比谁更懂“宝妈的痛”。
别高兴太早, 母婴TikTok带货的3个“坑”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冲进TikTok英国母婴类目了?先别急,我见过太多商家一头扎进去,后来啊亏得底裤都不剩。你以为TikTok母婴带货是“捡钱”?其实里面全是坑。
第一个坑:信任崩塌。英国宝妈可不是“傻子”, 你拍个视频说“我的宝宝用了这个奶粉,长得特别快”,后来啊视频里宝宝明明在哭,评论区直接骂“虚假宣传”。有个商家为了销量,找演员冒充宝妈,后来啊被扒出来账号被封,产品全下架。TikTok的宝妈群体就像“侦探”,任何一点不真实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做母婴带货, 你得像对待朋友一样真诚,甚至要“自曝短处”——比如“这款奶瓶设计得好,但清洗有点麻烦,不过宝宝喝得香,值得”。真实比“完美”更重要。
第二个坑:内容同质化。Enfa火了之后满屏都是“宝宝洗澡挑战”,你拍我也拍,宝妈都看腻了。有个商家拍的视频,跟Enfa的BGM、动作一模一样,后来啊播放量不到1000。TikTok的算法最讨厌“复制”,你模仿别人,平台就不给你流量。想突围,得找“差异化”。比如“爸爸带娃搞笑日常”“二胎妈妈哄睡技巧”“英国妈妈测评中国母婴黑科技”, 这些没人拍过的内容,才能抓住眼球。
第三个坑:本土品牌围剿。英国本土母婴品牌像“Mamas & Papas”“JoJo Maman Bébé”,早就把市场占得死死的。他们有线下门店,有老客户基础,价格比跨境电商低10%-20%。你一个新入局的外国品牌,凭什么跟人家竞争?靠“差异化产品”。比如中国产的“婴儿背带”, 英国宝妈觉得“轻便、透气”,本土品牌没有;或者“有机棉婴童服饰”,强调“无荧光剂、欧罗巴联盟认证”,打“平安牌”。记住英国市场不缺“便宜货”,缺“有特色的好东西”。
2024年母婴TikTok运营, 这3招比“卷内容”更有效
坑都避开了那到底怎么做才能在TikTok英国母婴类目里杀出一条血路?别再学别人“拍视频、卖货”了那都是初级玩法。2024年的母婴TikTok运营,得靠“精细化”和“场景化”。
第一招:UGC内容分层。普通用户发“日常种草”,达人发“深度测评”,品牌发“权威背书”,三层内容一起发力。比如普通宝妈拍“宝宝用了TinyTots的玩具, 玩了一小时不哭”,达人拍“拆解玩具材质,对比其他品牌的平安性”,品牌拍“欧罗巴联盟检测报告,为什么我们的玩具适合0-1岁宝宝”。这样从“感性”到“理性”,再到“信任”,宝妈一步步被说服,转化率自然高。有个商家这么做,3个月内复购率提升了40%。
第二招:短视频+直播场景化。别再干巴巴地展示产品了 直播“宝宝辅食制作”,边用辅食机做辅食,边讲“这款辅食机为什么适合英国宝宝,主要原因是转速慢,不会破坏营养”;直播“哄睡技巧”,用自家“安抚巾”演示,怎么拍、怎么哄,观众边看边买,转化率能提升30%。场景化带货,让宝妈觉得“这个产品能解决我的问题”,而不是“这个产品很好”。
第三招:数据化选品。别凭感觉选品,得看数据。TikTok热词里“organic baby food”搜索量每月涨30%, Google趋势显示“eco-friendly baby toys”在英国的搜索量比去年高了50%,亚马逊上“婴儿背带”的评论里“轻便”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选“有机婴儿食品”“环保婴儿玩具”“轻便婴儿背带”,精准打击用户需求。有个商家用这招,选品成功率提高了60%,再也不怕“卖不动货”了。
英国母婴市场就像一块大蛋糕,TikTok新开的母婴类目就是递到你手里的刀。但能不能切到蛋糕,取决于你有没有“读懂宝妈”的能力。Enfa的成功不是偶然 TinyTots的逆袭也不是运气,他们抓住了“信任”“痛点”“差异化”这三个核心。2024年, TikTok母婴类目的竞争只会更激烈,但只要你避开“坑”,用“精细化”运营,分一杯羹不是梦。记住母婴带货不是“卖产品”,是“卖解决方案”,是“卖信任”。你把宝妈当朋友,她们才会把你当“带货神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