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胶水品牌上线90天就脱销,TikTok上有人知道它是怎么爆红的吗
从洗衣店痛点到TikTok爆款:一个小众胶水品牌的90天逆袭路
25岁的澳大利亚女孩Annabel Hay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在大学时期一次糟糕的洗衣店经历,竟在四年后的2023年,让一款名不见经传的时尚胶水品牌在TikTok上掀起波澜。2022年12月1日 Clutch Glue品牌独立站正式上线,这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投入了超16万澳元研发资金,只为解决自己“连体睡衣太露”的尴尬。谁能想到, 这个没有专业营销团队、办公地点仅在家客厅的小品牌,入驻TikTok仅三个月,就凭借一条800万播放量的视频彻底爆红,第一批产品直接卖到脱销,如今已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这个案例背后藏着多少中小品牌逆袭的密码?
一场洗衣店事故, 催生了一个“粘”住市场的品牌
2018年,还在上大学的Annabel Hay赶去洗衣店,身上穿的连体睡衣让她总觉得不安——领口太低,后背镂空,走光风险像颗定时炸弹。她想起好莱坞胶水,那种据说能固定衣物的神奇液体,赶紧买来试试。后来啊现实给了她一记重拳:胶水不仅不防汗,运动两下就脱落,撕下来时却疼得撕心裂肺,整晚心情都糟透了。沮丧之余, 她开始在网上搜罗,想要一款能牢牢固定轻薄衣物、一边防汗、水溶、纯素、低过敏性,还不含棕榈胶的产品。后来啊翻遍全网,市场几乎一片空白。

这个发现像一道光闪过脑海——既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不自己创造一个?认真思索后Annabel Hay决定创业。从捕捉商机到研发生产, 她陆陆续续花了四年时间:反复测试配方,调整粘性,确保皮肤平安,甚至投入了超16万澳元积蓄。2022年,她终于研发出满足所有需求的胶水,品牌名定为Clutch Glue,寓意“牢牢抓住”。她原本以为, 这样的小品牌可能需要2-3年才能慢慢打开市场,没想到TikTok的突然爆火,直接把她的计划表撕得粉碎。
TikTok上的“粘性”魔法:一条视频如何点燃800万流量
2022年12月5日Clutch Glue正式注册TikTok账号。Annabel Hay和姐姐、朋友成了首批“野生模特”,周末有空就拍视频展示产品用法。一开始账号更新频率不高, 一周仅三条左右,内容也简单:如何用胶水固定吊带裙防止滑落,怎样把珠宝粘在胸前避免丢失,甚至有人尝试用它替代睫毛膏——毕竟产品无过敏性,防汗效果拔群。评论区渐渐热闹起来用户们纷纷抛出自己的“痛点”:“瑜伽时背心总往上滑怎么办?”“婚纱太透,后背空荡荡怎么遮?”Annabel Hay都会一一回复,并把这些互动拍成新视频。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2月11日。那天她回复网友“如何用Clutch Glue固定吊带裙”, 随手拍了个15秒的演示视频:挤出一点胶水涂在皮肤上,把吊带往上一按,轻轻按压几秒,衣服就像焊在身上一样稳当。她没料到,这条视频竟在一夜之间爆火。截至发稿日播放量高达800万,点赞数38万,评论近千条。评论区炸了:“天哪,这是什么神仙发明?”“再也不怕走光了!”“求链接!”流量像洪水一样涌来 独立站订单量直线飙升,第一批产品直接卖到脱销,她和家人每天在家打包包裹,餐桌、地板全被快递盒覆盖,累得直不起腰,却笑得合不拢嘴。
从“痛点”到“爽点”:小品牌如何精准击中用户情绪
Clutch Glue的走红,绝非偶然。它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中了当代消费者的多个情绪痛点。先说说是“平安感焦虑”。女性在穿吊带、 瑜伽服、低胸装时走光风险带来的心理负担远大于实际麻烦——谁都不想在公共场合突然“社死”。Clutch Glue提供的不仅是物理固定,更是心理上的“定心丸”。接下来是“懒人经济”下的便捷需求。传统平安肩带、 防走光贴要么闷热,要么容易移位,而这款胶水“涂-按-固定”三步搞定,像给衣服上了隐形保险。更有趣的是 用户还自发挖掘了“隐藏功能”:固定礼服头饰、防止袜子下滑,甚至有人用它粘假睫毛——这种“超出预期”的惊喜,让产品从“工具”变成了“话题”。
更深层的,它还踩中了“可持续消费”的浪潮。近年来欧美通胀加剧,“循环时尚”“慢时尚”理念盛行,消费者更愿意修复旧衣而非频繁购买新衣。Clutch Glue让那些“太露不敢穿”“太透不想扔”的衣服重获新生, 本质上是在帮用户延长衣物的生命周期,这恰好契合了当下环保主义的价值观。有用户在评论区说:“这件吊带裙我买了三年,一直不敢穿,现在终于能放心穿了比买新衣服省钱又环保。”这种情感共鸣,比任何广告都更有杀伤力。
社媒“小步快跑”:没有预算的团队如何玩转流量密码
作为没有营销预算的小品牌,Clutch Glue的TikTok策略堪称“草根逆袭”的典范。Annabel Hay放弃了“广撒网”式的投放,而是选择“精准互动”式运营。账号内容70%来自用户评论回复——当有人提问“运动时能用吗?”,她就拍个视频演示瑜伽场景;有人问“卸下来疼不疼?”,她就用卸妆湿巾轻轻擦掉,展示无残留。这种“用户提问-品牌解答”的模式, 不仅内容真实可信,还自带“问题共鸣”,让每个看到视频的人都觉得“这说的就是我”。
另一个关键是“低频高质”。她不追求日更,而是保证每条视频都有实用价值。比如一条“三招固定深V领”的视频,演示不同衣服的固定方法,时长60秒,信息密度拉满,用户看完就能用。这种“干货型”内容在TikTok上特别吃香,算法也更愿意推荐。还有啊, 她还巧妙利用了“视觉反差”:开头展示“走光尴尬”,中间演示“胶水固定”,呈现“自信穿搭”,强烈的对比让观众瞬间get到产品价值。没有华丽的剪辑,没有夸张的台词,却靠着“真实痛点+真实解决方案”,在三个月内撬动了千万级流量。
从爆红到长红:小品牌社媒营销的“幸存者偏差”陷阱
Clutch Glue的成功, 让不少中小品牌看到了TikTok的“造富神话”,但盲目跟风可能掉进“幸存者偏差”的陷阱。Annabel Hay自己也承认:“我完全没想到会火得这么快, 现在网上有人传播那段视频,每个看过的人都说‘天哪,我怎么现在才看到’,那种感觉太棒了但也挺后怕的。”她的经历背后 藏着几个残酷真相:先说说TikTok爆红有运气成分,据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TikTok上新增美妆个护类品牌超12万家,但真正能单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的不足1%;接下来产品本身必须过硬,Clutch Glue经过四年研发,粘性、平安性、易用性都经得起用户检验,否则即使流量来了差评也会迅速冲垮口碑;再说说供应链要跟上,爆红后订单量暴涨,如果出现断货或延迟发货,前期积累的好感度会瞬间崩塌——Annabel Hay第一批脱销后紧急联系代工厂加产,才没让用户等太久。
对想复制Clutch Glue路径的品牌 真正的借鉴点不是“做TikTok”,而是“做用户”。与其追热点、 买流量,不如像Annabel Hay一样,蹲在评论区里找问题,把用户的“痛点”变成自己的“爆点”。跨境电商行业资深人士林晓指出:“现在的社媒营销, 早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巷子里的酒好不好喝,得让喝酒的人说了算’。小品牌没预算砸广告, 那就用‘用户共创’代替‘品牌自嗨’——让用户参与产品测试,让用户决定内容方向,让用户成为品牌的‘野生代言人’。”这才是Clutch Glue能从90天爆红走向长红的底层逻辑。
“胶水经济学”:当小众产品撬动百亿级隐形市场
Clutch Glue的走红,意外揭开了个护用品领域一个被忽视的“隐形市场”——服装辅助用品。据市场研究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 2023年全球服装辅助用品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2%,其中“防走光固定类产品”增速最快,预计2025年细分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美元。这个市场长期被平安肩带、 防走光贴等传统产品占据,但存在体验差、功能单一等痛点,而像Clutch Glue这样的创新产品,正用“科技+场景”的方式重新定义赛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类产品往往能带动“连带消费”。有数据显示, Clutch Glue的用户中,72%一边购买过瑜伽服、吊带裙等“需要固定”的衣物,43%表示“主要原因是有了胶水,更敢买以前不敢穿的款式”。这意味着,胶水不仅是独立产品,更成了服装消费的“催化剂”。跨境电商卖家王磊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去年跟进了几个类似‘小众刚需’的产品, 比如隐形文胸贴、防滑鞋垫,虽然单个客单价不高,但复购率高达35%,用户粘性特别强。这些产品不像服装鞋包那样竞争激烈,只要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就能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或许, Clutch Glue给行业的最大启示是:跨境电商的红海之外藏着无数个“解决一个小麻烦”的蓝海机会。
从大学洗衣店的尴尬, 到TikTok上的千万流量,再到全球30多个国家的包裹,Annabel Hay和Clutch Glue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小品牌社媒营销的可能性——没有雄厚资本,没有明星代言,但只要能抓住用户最真实的痛点,用最真诚的方式沟通,哪怕是一瓶小小的胶水,也能在90天内粘住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场逆袭没有终点,对更多创业者真正的爆红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把用户的需求,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