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蒙大拿州众议院通过全面禁用TikTok的决定了吗
蒙大拿州的“一刀切”:TikTok禁令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近刷海外社交媒体的朋友可能刷到了这么一条消息——美国蒙大拿州的议员们,又双叒叕对着TikTok举起了大刀。这事儿其实挺微妙的,一边是当地政府说要“保护平安”,另一边是普通用户和创作者急得跳脚。到底蒙大拿州众议院有没有通过全面禁用TikTok的法案?这禁令又藏着什么猫腻?咱们今天就来捋一捋。
从投票到细节:禁令到底怎么禁?
事情得从当地时间4月14号说起, 那天蒙大拿州众议院那边传出了动静,54票对43票,硬是把一个“全面禁用TikTok”的法案给推过了二读。说白了就是议员们里头支持的人比反对的多不少,这事儿往前走了一大步。美联社之前就报道过 13号的时候这个法案已经二读通过了14号可能是后续的确认流程,反正消息是实锤了——这法案确实过了众议院这一关。

那这法案具体禁啥呢?可不是简单说“你不能刷TikTok”那么粗暴。它规定, 在蒙大拿州境内,任何应用商店都不能提供TikTok的下载服务,违规的话,每次下载将被处以1万美元罚款。企业如果协助用户下载,同样面临处罚。更狠的是 要是这法案再说说落地,2024年1月1号就得生效,等于给所有蒙大拿州的用户和平台设了个“死线”。州长格雷格·詹福尔特那边还没松口, 办公室发言人只说“州长会仔细考虑任何法案”,潜台词嘛,懂的都懂——他可能签,也可能否决,但至少目前,这法案离落地就差他这一哆嗦了。
那些靠TikTok吃饭的人:禁令背后的“眼泪”
对普通蒙大拿州人这禁令可不是“少个APP”那么简单。有个叫monatana的本地博主,禁令消息传出来没几天就发了条含泪告别视频。她红着眼眶说:“TikTok主要原因是平安被封禁,可谁告诉我,到底啥平安问题?我靠这个账号养活自己三年了粉丝都认识我像家人一样。”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蒙大拿州总人口才100多万, 却有超过10万创作者在TikTok上活跃,有人接广告,有人卖自家种的蜂蜜,有人做户外探险视频,把蒙大拿的自然风光推广到了全美。
举个例子, 有个叫“蒙大拿农场主”的账号,主理人是个50多岁的老农,天天拍挤牛奶、喂牛的视频,镜头里全是蓝天白云和成群的牛。他靠这个账号攒了50多万粉丝, 去年还开了TikTok Shop,卖自家的草饲牛肉,月销售额能到5万美元,数据来自他2023年3月在直播时透露的。后来啊现在 这禁令一出,他的店铺直接面临关停,“牛肉卖不出去,牛饲料钱都愁”,他在评论区里留言,语气里全是无奈。
不光是创作者,普通用户也炸了锅。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问:“我女儿通过TikTok认识了同州的绘画伙伴, 每周一起线上画画,现在禁了她们咋联系?”还有人吐槽:“我小餐馆就靠TikTok短视频引流,每周能多来20桌,现在平台没了生意直接腰斩。”这些声音其实都在说一件事——TikTok在蒙大拿州早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 它成了社交、经济、文化传播的纽带,政府这一刀切,切掉的不只是APP,是很多人的生计和情感寄托。
跨境电商的“断头台”:流量没了生意怎么办?
对跨境电商蒙大拿州这禁令简直是晴天霹雳。TikTok Shop在2022年才正式进入美国市场, 蒙大拿州虽然人口不多,但消费能力不差,而且用户对“短视频+购物”的模式接受度特别高。某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 2023年第一季度,蒙大拿州通过TikTok Shop完成的订单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了17%,平均客单价也多了23美元,这些数据来自该平台2023年4月内部运营报告。说白了这里是跨境电商的“流量洼地”,现在好了直接被填平了。
做家居用品的卖家李姐就中招了。她的主要客户就是美国中部的家庭, 产品是创意收纳盒,之前在TikTok上找了几千个粉丝量不大的本地博主测评,视频播放量轻松破万,店铺销量直接翻了三倍。可禁令一出,这些视频在蒙大拿州直接变成“灰色地带”,用户点不开链接,咨询量暴跌60%。她现在急得团团转:“要么赶紧换平台, 要么就得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投广告,但那两个平台的获客成本是TikTok的两倍啊,我这小本生意哪扛得住?”
更麻烦的是蒙大拿州的禁令可能形成“示范效应”。加州、德州这些跨境电商重镇,估计也在盯着这事。要是蒙大拿州的禁真能落地,其他州说不定会跟着学。到时候, 跨境电商的“TikTok流量红利”可能直接终结,卖家们要么被迫分散到多个平台,要么就得花大价钱做私域流量,转型成本高得吓人。
国家平安还是“贸易保护”?禁令的争议点在哪
政府说禁TikTok是为了“国家平安”, 理由是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是中国企业,用户数据可能被中国政府获取。可这话站得住脚吗?TikTok早就声明过 美国用户的数据都存在美国服务器,由美国公司甲骨文管理,还请了第三方审计机构检查,后来啊啥问题都没有。202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委员布伦丹·卡尔自己都承认,没有凭据证明TikTok窃取了美国数据。
那到底为啥非要禁?有人觉得,这其实是“贸易保护”的遮羞布。TikTok在美国太火了月活用户超过1.5亿,直接抢了Instagram、YouTube的风头。美国本土的短视频平台,比如Triller、Rizzle,市场份额加起来都没TikTok零头多。禁了TikTok,本土平台就能趁机上位,这背后是不是有利益输送?不得而知。
还有个更扯的点——言论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不是写着“国会不得制定律法……剥夺言论自由”吗?TikTok用户说这禁令就是变相剥夺他们使用平台的权利,属于“政府过度行为”。TikTok在声明里也怼得挺狠:“我们将继续为蒙大拿州的TikTok用户和创作者而战,他们的生活和宪法第一修正案应享有的权利受到威胁。”之前2022年, 蒙大拿州旁边的南达科他州也想过禁TikTok,后来啊联邦衙门直接给否了理由就是“凭据不足,侵犯言论自由”。这次蒙大拿州的禁令,估计也难逃律法挑战。
未来会怎样?其他州会跟风吗?TikTok会反击吗?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蒙大拿州州长詹福尔特会不会签字。他之前对科技公司的态度就比较强硬, 2023年还签署过法案,限制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的使用,所以这次签字的可能性不小。一旦签字, 2024年1月1号禁令生效,TikTok和用户肯定会提起诉讼,到时候联邦衙门会不会 出手,还是个未知数。
要是蒙大拿州的禁令真落地了其他州估计会“抄作业”。北达科他州、爱达荷州这些蒙大拿的邻居,本来对TikTok就有戒心,说不定很快就会提出类似的法案。而加州、纽约州这种大州,可能会观望,毕竟本土科技企业多,利益牵扯大,不会轻易跟风。
对TikTok这事儿也不是死路一条。他们可以继续打“律法牌”, 起诉禁令违宪;也可以搞“技术妥协”,比如把美国业务彻底独立出来让甲骨文100%控股,甚至找美国大公司收购。之前就有消息说微软、甲骨文都考虑过收购TikTok美国业务,只不过没谈成。现在禁令压力这么大,TikTok说不定会松口,用“卖身”换一线生机。
对普通用户和创作者眼下能做的,就是赶紧“备份”自己的社交圈。有人开始把TikTok视频同步到YouTube Shorts, 有人跑去Instagram Reels,还有人建了私域社群,把粉丝引流到WhatsApp里。虽然效果一般,但总比坐以待毙强。毕竟 互联网的世界里今天少了个TikTok,明天可能就会冒出个“新TikTok”,只要用户有需求,平台就永远不会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