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TEMU英国站4月21日上线了吗
TEMU英国站4月21日上线:一场延期后的跨境电商闪电战
网传消息终于落地,TEMU英国站确实在4月21日正式上线。这个时间点比原计划推迟了近一个月,原因谁都知道——爆仓那个。拼多多海外版TEMU用不到半年时间把美国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日均订单量突破300万单时物流链条终于顶不住了。3月25日本该是英国站上线的日子, 仓库里堆满了发往欧洲的包裹,招商经理只能无奈告诉卖家:“再等等,爆仓还没消化完。”
爆仓背后的延期:一次被动的节奏调整
延期不是TEMU第一次遇到。美国站上线初期,洛杉矶仓库曾堆积如山,包裹滞留率一度高达18%。英国站的爆仓更棘手,主要原因是欧洲物流网络比美国更碎片化。从广州到伦敦的海运要35天 清关后分拨到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再由本地快递配送,每个环节都可能卡壳。某跨境物流服务商透露,3月下旬TEMU英国仓的包裹处理效率只有平时的60%,压了超过200万件商品。这直接导致原定3月25日的上线计划不得不推迟, 直到4月中旬物流压力才缓解,4月21日终于敢开放用户注册。

有意思的是延期反而成了TEMU的“缓冲期”。招商团队利用这一个月时间优化了英国站的入驻流程,之前需要3天审核的商家资料,现在24小时内就能完成。开放品类也从一开始的3C数码、家居用品, 到男装、母婴、乐器等12个类目,商家选择空间更大。深圳某服装厂负责人老周说:“本来以为错过3月就赶不上了后来啊4月入驻反而更顺利,选品建议也更精准。”
英国站政策真香:0元入驻+全品类开放,商家为何抢着冲?
TEMU英国站的招商政策堪称“简单粗暴”。不需要保证金,不需要年费,甚至连佣金都是0——这在国内跨境电商圈里简直不敢想。亚马逊英国站抽成15%-20%,eBay还要叠加支付手续费,TEMU直接来个“白给”。更关键的是 入驻门槛低到离谱:个体工商户、香港企业、品牌方都能进,不需要招商小二审核价格,不需要复杂的运营培训,上传身份证和营业执照就能开店。
政策宽松带来的后来啊是商家蜂拥而至。据TEMU英国站招商页面显示, 4月21日上线当天入驻商家突破5000家,一周后这个数字涨到1.2万。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母婴用品类, 某母婴品牌负责人李姐透露:“我们3月底还在犹豫,看到0佣金政策立刻就申请了上线首周就卖了800单,比亚马逊同期高20%。”但也不是所有商家都高兴, 做高端家居的王老板就吐槽:“TEMU要求价格必须比其他平台低30%,我们的利润空间被压得太狠,只能走量。”
下载量霸榜背后:英国消费者买什么?数据不会说谎
上线就是王道。TEMU英国站APP在4月21日当天就冲进了英国区App Store免费榜前五,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4月再说说一周下载量达到280万次超过亚马逊英国站和SHEIN,成为购物类APP黑马。热销品类出乎意料:母婴用品占比28%, 家居小家电22%,3C数码15%,低价服饰才12%——这和美国站服饰占比35%完全不同。
英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很有意思。他们更愿意为“刚需低价品”买单, 9.9英镑的蓝牙耳机、19.9英镑的空气炸锅销量暴增,但29.9英镑以上的服饰就卖不动了。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的调研显示, 35%的英国用户认为TEMU“性价比碾压本地超市”,但也有28%的人抱怨“物流太慢,平均要等10天”。这种两极分化恰恰说明,TEMU抓住了价格敏感型用户,但体验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SHEIN的正面刚:低价策略在英国还吃得开吗?
提到跨境电商,SHEIN是绕不开的对手。这家快时尚巨头2025年在英国的市场份额已达18%,TEMU的加入让价格战白热化。SHEIN在4月25日突然宣布调价, 部分服饰上涨10%-15%,理由是“运营成本增加”——这明摆着是冲着TEMU来的。但TEMU更狠, 全站商品价格比SHEIN低15%-20%,9.9英镑的T恤、19.9英镑的牛仔裤直接把价格打到地板价。
不过低价不是万能药。SHEIN在英国有7个海外仓,订单能做到48小时达,TEMU依赖国内直发,物流时效慢了一倍。伦敦消费者艾米丽说:“我在TEMU买了双鞋, 等了两周才到,鞋还开胶了但才花9.9英镑,也不能指望什么。”这种“低价低质”的标签一旦贴上,很难撕掉。有行业分析师指出, TEMU英国站的复购率目前只有12%,远低于SHEIN的35%,说明单纯靠价格吸引用户,长期来看难以为继。
商家的真实声音:0佣金背后坑还是机遇?
TEMU英国站的商家分成两派:狂热拥护者和谨慎观望者。做3C配件的张先生是前者, 他4月15日入驻,上架了50款手机壳,首周订单量突破5000单,利润比亚马逊高15%。“TEMU给流量扶持,新店前两周能上首页,而且回款快,7天到账。”但做家居用品的刘女士就踩了坑, 她囤了10万件收纳盒,后来啊TEMU突然要求降价,否则下架,“利润从30%降到5%,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更麻烦的是规则变动太快。有商家反映, TEMU英国站4月25日悄悄修改了“包邮政策”,之前满15英镑包邮,现在改成满25英镑,导致转化率直接掉了18%。某大卖运营总监说:“TEMU就像个赌场,规则随时变,商家只能赌它给流量。但谁都知道,赌场到头来赢的永远是庄家。”这种不确定性让很多中小商家犹豫,他们既想抓住TEMU的流量红利,又怕成为“炮灰”。
物流难题待解:爆仓阴影会 笼罩吗?
爆仓的根源还没解决。TEMU英国站的物流主要依赖中国邮政、燕文等传统物流商,时效不稳定,丢包率时有发生。4月下旬就曝出新闻,某批发往爱丁堡的包裹因海关查验积压,导致部分用户订单延迟15天。为了缓解压力,TEMU正在和英国本地物流商DPW谈判,计划在伯明翰建海外仓,预计6月启用。但建仓需要时间,在此之前,物流问题依然是悬在TEMU头上的剑。
更致命的是成本。海运费虽然比疫情期降了30%, 但从广州到伦敦一个集装箱还是要2000英镑,加上关税、增值税,成本压力全部转嫁给商家。某服装厂老板算了笔账:“一件成本10英镑的衣服, 运费+关税要5英镑,TEMU要求卖12英镑,利润只有7英镑,还要承担退货风险。”这种模式下商家只能靠走量维持,一旦销量下滑,很容易亏本。
欧洲下一站:德法意荷西,TEMU的全球化野心有多大?
英国站只是开始。4月23日TEMU德国站、荷兰站、意大利站、法国站、西班牙站一边上线,一周内覆盖欧洲5大核心市场。这种“多国连发”的节奏在跨境电商史上前所未见,亚马逊用了5年才进入欧洲5国,TEMU只用了1年。但速度背后是风险, 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消费习惯差异巨大,德国人注重品质,法国人追求设计,西班牙人偏爱低价,TEMU能一套打法打遍欧洲吗?
本地化运营是关键。TEMU英国站已经开始招募本地员工,计划推出“英国特色商品”专区,比如下午茶茶具、英式园艺工具。但在德国,它需要更多3C数码和汽车用品;在法国,美妆和家居会更受欢迎。品类能否, 如果TEMU能在2025年欧洲10国站稳脚跟,年交易额可能突破200亿美元,成为SHEIN之后又一个跨境电商巨头。
合规与风险:低价背后的关税与数据平安隐忧
低价策略可能触礁关税。英国脱欧后 对欧罗巴联盟以外商品征收20%进口增值税,TEMU很多商品标价不含税,用户下单后还要额外支付税费,体验很差。更麻烦的是 英国贸易部门正在调查“低价倾销”行为,如果认定TEMU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可能征收反倾销税。这会让TEMU的低价优势荡然无存,毕竟9.9英镑的商品,加上关税和运营成本,几乎不赚钱。
数据平安也是个坎。欧罗巴联盟GDPR法规对用户数据保护极其严格,要求所有用户数据必须存储在欧洲境内。TEMU目前主要数据还在国内服务器,能否通过欧罗巴联盟认证还是未知数。某跨境合规讼师说:“去年某电商平台主要原因是数据存储问题被欧罗巴联盟罚款5000万欧元, TEMU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可能被英国市场禁入。”这些合规成本,到头来都会分摊到商家和消费者头上。
TEMU英国站的上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它用低价和流量红利吸引了商家和用户,但也暴露了物流、合规、体验等诸多问题。当欧洲消费者习惯了9.9英镑的包邮商品,当商家在低价利润中挣扎求生,TEMU的闪电战还能持续多久?或许答案就在下一个爆仓的仓库里在下一次关税调查的公告中,在那些等待了15天才到手的包裹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