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Inspire视频购物能否从30美分涨至5美元

这不Roll-Ups 糖果这两天就主要原因是 TikTok 的病毒式传播火爆网络。

该公司表示,亚马逊周四为部分客户推出了该功能,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在全美推出。公司命名为 Inspire 的门户网站将向用户展示连续不断的照片...

从30美分疯涨至5美元?对标TikTok,亚马逊押注视频购物Inspire
从30美分疯涨至5美元?对标TikTok,亚马逊押注视频购物Inspire

从30美分到5美元:一根糖果捅破的社交电商天花板

以色列海关2023年5月的消息让人咂舌:两名美国公民试图走私170公斤 Roll-Ups 糖果到以色列。这种平时卖30美分一包的廉价零食, 主要原因是 TikTok 上一段“怀旧童年”的视频,黑市价已经炒到5美元一包,还一包难求。

这事儿让跨境电商圈集体炸锅。亚马逊这时候推出 Inspire 视频购物功能,明摆着是想复制 TikTok 的“种草-转化”神话。但问题是亚马逊的土壤里能不能长出和 TikTok 一样猛的草?

Inspire 是什么?亚马逊版的“抖音商城”

说白了Inspire 就是亚马逊把 TikTok 和 Instagram 拆开揉碎了再捏出来的东西。打开亚马逊APP, 往下滑,不再是冷冰冰的商品列表,而是刷不完的图片和短视频——用户点赞、关注创作者、加购物车,一套操作下来跟刷抖音没区别。

算法逻辑也学 TikTok:刚注册时让你选一堆兴趣标签, 比如“露营装备”“宠物玩具”“复古零食”,后面刷到的内容就跟你裤腰带绑死了。品牌方和网红能直接把商品链接塞进视频里用户刷到心动款,手指一划就能下单,连购物车都不用切出去。

但亚马逊还是藏了点小心思。普通用户只能看内容,想发视频得先加入“亚马逊影响者计划”,门槛比 TikTok 高不少。毕竟亚马逊不是纯社交平台,它得先保证“卖货”这个核心功能不受影响。

亚马逊为啥急了?TikTok 抢走的票子太多了

Sensor Tower 2022年8月的数据扎心:抖音和 TikTok 那个月在全球赚了3.06亿美元, 其中美国市场占了16.5%,相当于每天从美国消费者口袋里掏800多万美元。更让亚马逊睡不着的是 TikTok 电商化越来越猛——2022年黑五期间,TikTok Shop 英国站的GMV同比涨了3倍,美国站的“短视频+购物车”转化率比传统商品详情页高27%。

亚马逊自己呢?虽然日均销售额6.03亿美元,但增速明显慢了下来。2023年Q1, 亚马逊北美市场活跃用户增速首次跌破5%,而 TikTok 同期在美国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5亿,相当于每两个美国人就有一个人刷 TikTok。

流量就是金钱,这话在跨境电商圈永远成立。用户时间花在 TikTok 上, 就少逛亚马逊;被 TikTok 种草了可能直接在 TikTok Shop 买,跳过亚马逊这个中间商。亚马逊再不搞个“自己的 TikTok”,迟早被 TikTok 反超。

Roll-Ups 糖果的启示:社交电商的“爆单密码”是什么?

Roll-Ups 糖果的故事值得所有卖家琢磨。这玩意儿本来是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零食,早被年轻人忘了。后来啊2023年3月,一个美国博主在 TikTok 上发视频:“你们还记得这种能卷起来的水果糖吗?现在居然还能买到!” 配上小时候吃糖的BGM,直接引爆评论区。

视频火了之后 TikTok 上的“怀旧零食”标签播放量飙到2.3亿次无数网友翻出 Roll-Ups 的购买链接,亚马逊上的第三方卖家库存一周内清空,有人加价10倍还在卖。以色列那边主要原因是没货,甚至有人从美国走私,被海关查了货。

这说明啥?社交电商的爆单,从来不是靠商品多牛,而是靠内容能不能戳中用户的“情绪点”。TikTok 上的爆款视频,要么让你笑出声,要么让你想起过去,要么让你觉得“这玩意儿我也需要”。亚马逊搞 Inspire,本质上也是想复制这套“情绪触发-冲动消费”的逻辑。

亚马逊能复制 TikTok 的奇迹?三大拦路虎

但话说回来 亚马逊的 Inspire 真的能像 TikTok 那样,把30美分的糖炒到5美元吗?未必。至少现在看,亚马逊面前有三座大山翻不过去。

座山是“创作者生态”。TikTok 上有无数素人博主, 拍个随手拍都能火;亚马逊的 Inspire 想发视频得先过影响者计划门槛,普通卖家根本挤不进去。2023年5月数据, Inspire 上90%的内容来自品牌大卖和头部网红,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刷两下就腻了。

卖家怎么玩转 Inspire?别学 TikTok,要学“亚马逊逻辑”

那跨境卖家是不是就放弃 Inspire 了?也不是。只是别指望照搬 TikTok 那套“爆款逻辑”,得结合亚马逊的玩法来。

2023年Q2, 深圳某3C卖家在 Inspire 上做了个实验:不拍搞笑剧情,只拍“产品使用场景”。比如卖充电宝的, 拍“户外露营时用这款充电宝给灯串供电一整晚”;卖蓝牙耳机的,拍“通勤路上降噪效果有多强”。后来啊视频平均播放量比剧情类高40%,转化率能到8%,比传统商品页高3个百分点。

这说明啥?亚马逊用户还是“目的性购物”居多,他们刷视频不是为了消遣,而是想“看看这东西到底怎么用”。所以视频内容要“实用”,别整虚的。具体咋做?给卖家三个实在招:

,每周固定3条“干货+软广”混合发。周一发“厨房收纳5个小技巧”, 周三发“这款收纳架我用了一个月”,周五发“粉丝问最多的收纳问题解答”,保持账号活跃度的一边,也能积累精准粉丝。

未来:Inspire 会是亚马逊的“印钞机”吗?

长远看,Inspire 能不能成,还得看亚马逊愿不愿意“下血本”。现在 Inspire 不接广告, 但亚马逊广告团队早就盯上了——2023年内部会议传出来的消息,Inspire 的广告系统可能在2024年Q3上线,到时候品牌方可以买“视频置顶”“标签推荐”之类的广告位。

要是广告真上了对卖家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坑。机会是流量入口更多了坑是“内容制作成本”会飙升。现在TikTok上的一条“带货视频”, 成本从5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亚马逊要是学 Facebook 搞竞价排名,没个几万美金预算,连前排都挤不进去。

但话说回来亚马逊的优势从来不是“内容”,而是“供应链”和“信任感”。用户在 TikTok 上买东西可能会怕“货不对板”,但在亚马逊上买,至少“7天无理由退换”是稳的。要是 Inspire 能把“TikTok式的内容吸引力”和“亚马逊式的购物平安感”捏在一起,说不定真能搞出个“30美分变5美元”的奇迹。

至于卖家,现在别急着All in,但也不能完全躺平。先花小钱测试视频内容, 看看自家产品适合“场景展示”还是“剧情种草”,等 Inspire 的算法和用户习惯成熟了再加大投入也不迟。毕竟跨境电商这行,永远“早入局的不一定能赚,晚入局的肯定没汤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