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越南社交媒体实名化政策实施,TikTok账号实名认证是否会受影响

越南社媒的“土壤”:实名化不是突然袭击

说到越南的社交媒体, 你可能会想到TikTok上那些跳着传统舞蹈的年轻人,或是Shopee直播间里抢购的狂欢——但最近这股热闹里藏着点不一样的味道。2023年10月5日下午, 越南信息通信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广播电视和电子信息司司长黎光图杜公布了对TikTok运营情况的全面检查后来啊。消息一出,不少做跨境的卖家心里咯噔一下:这风,是不是要变了?

其实翻翻越南的互联网发展史,就能发现实名化这事儿,早有苗头。2021年底, 越南智能手机用户就突破了6500万,占总人口的70%左右,年轻人更是社媒的重度用户——他们刷TikTok学新梗,用Facebook跟家人联络,在Instagram上晒旅行照。社媒成了越南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也正主要原因是如此,乱子跟着来了:诈骗广告刷屏、虚假信息传播、甚至有人用社交账号搞人口拐卖。2023年5月越南国会司法委员会的听证会上, 信息传媒部副部长阮青林直接点明:社交账号必须实名注册,不然诈骗根本防不住。

越南恐将社媒进行全面实名化,TikTok账号或将受到影响
越南恐将社媒进行全面实名化,TikTok账号或将受到影响

从手机号到社交账号:实名化的链条正在收紧

越南政府的动作,可不是嘴上说说。早在这之前, 手机号实名制就已经开始发力——双向停机政策一出,120万个未实名的手机号被揪了出来其中不少都跟犯法挂钩。公安部副部长阮维玉还透露,下一步要跟银行合作,推支付账号实名认证,把犯法分子的“工具箱”一个个端掉。而社交账号实名,只是这条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具体怎么操作?信息传媒部和公安部已经搭好了配合机制:地方调查机关一旦发现违法社交账号, 直接发函给信息传媒部,下面的信息平安局、越南互联网中心、广电和电子信息局就会联动,查清楚账号持是谁。更关键的是越南政府正在修改《电信法》,专门针对外国OTT服务和国内社媒平台立规矩。2024年12月25日之后 90天内,所有给越南提供跨境信息的组织、企业,还有国内外社媒服务商,都得把活跃账户的身份认证搞定——这事儿没得商量。

TikTok在越南:既是“蛋糕”也是“靶子”

越南社媒实名化,TikTok首当其冲。不是主要原因是它做错了什么而是主要原因是它太“肥”了。Metric.vn的数据显示, 2023年第一季度越南电商市场总收入16.5亿美元,增长22%,其中TikTok Shop虽然去年4月才进场,占比已经达到15.5%,营收超2.5亿美元,直逼老牌玩家Lazada。卖家们挤破头想进去分一杯羹,政府自然也盯着这块蛋糕——怎么切,切多少,都得有规矩。

电商增速与审查压力:TikTok的双重角色

TikTok在越南,早就不是单纯的娱乐平台了。2023年5月, 越南信息传媒部就放出话,要全面审查TikTok,理由是平台上“有毒害性、攻击性、虚假和迷信内容太多”。更狠的是政府明确说:不删违规内容就禁了你。这话说完, TikTok立马老实了——2023年第一季度,他们自己就删了243万个违规视频,越南用户上传的。

但删归删,生意还得做。TikTok Shop在越南的增速太快了2023年Q1营收2.5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比去年同期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卖家们靠直播带货赚得盆满钵满,平台也乐见其成。可政府不这么想:一边是经济拉动,一边是内容风险,怎么平衡?实名化, 大概就是越南政府想出的答案——既能管住内容风险,又不至于把TikTok彻底赶跑,毕竟它还带动了就业、推广了文化,甚至帮越南产品卖到了国外。

TikTok的“求生欲”:配合整改, 但不会轻易放弃

面对审查,TikTok的态度很明确:配合。2023年10月越南信息通信部公布检查后来啊后TikTok立刻回应说会按要求整改。这不是第一次了2023年5月审查时他们就表态要“加强内容审核,保护用户平安”。但配合不代表认怂, TikTok在越南的根基太深了——数据显示,越南社媒用户7200万,占总人口的73.7%,年轻人几乎人人都刷TikTok。它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广了越南文化,还拉动了旅游业。

政府也不是真的想一刀切禁了TikTok。毕竟它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2023年TikTok在越南的广告收入估计超过5亿美元,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更重要的是 越南自己也在推本土社媒平台——2018年就要求VNG等三家科技公司把50%的社媒用户留在本国平台,但Facebook、TikTok这些外国平台还是太受欢迎了。实名化,更像是一种“敲打”:你可以在越南赚钱,但得守规矩。

实名认证后卖家该怎么“活”?

对跨境卖家 越南社媒实名化不是小事,特别是那些靠TikTok直播带货、社媒营销吃饭的。账号实名意味着什么?内容审核会更严,直播时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放大镜”盯着,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封号。更麻烦的是实名认证需要提交身份信息,这对习惯了“多账号操作”的卖家门槛直接拉高了。

内容合规:别再“打擦边球”了

以前做越南社媒营销, 卖家们喜欢玩“擦边球”——夸张的宣传话术、模糊的产品效果、甚至用一些低俗内容吸引眼球。但现在这些套路可能行不通了。实名化之后平台和政府都能追查到账号背后的真人,违规成本大大增加。2023年5月越南审查时就有不少卖家的直播间主要原因是“虚假宣传”被掐断,直接损失几百万订单。

有经验的卖家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把产品卖点往“真实体验”上靠, 比如卖美妆的,不再吹“一白遮百丑”,而是展示不同肤色的上脸效果;卖食品的,拍用户试吃的真实反应,而不是靠滤镜摆拍。某家做家居用品的跨境卖家告诉我, 他们2023年Q2调整了社媒内容风格,合规率提升了30%,直播转化率反而提高了15%——看来真实才是王道。

服务商的机会:合规化不是成本, 是门槛

政策收紧,对服务商来说反而是机会。越来越多的卖家意识到,自己搞不定越南的合规问题,需要专业的人帮忙。比如账号实名认证的流程、内容审核的规则、直播时哪些话不能说——这些细节,本地服务商更懂。2023年9月, 越南一家做社媒合规的服务商告诉我,他们接的单量比去年同期翻了2倍,其中70%都是TikTok卖家的需求。

服务商能做什么?帮卖家做账号身份认证, 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审核直播脚本和视频内容,提前规避风险;甚至提供“应急响应”——万一账号被封,24小时内帮忙申诉。有服务商还推出了“合规套餐”, 包含账号注册、内容审核、风险预警,一年费用大概5000-10000元人民币,对卖家比自己踩坑划算多了。

未来已来:东南亚社媒监管的“多米诺骨牌”

越南社媒实名化,不是孤立事件。看看整个东南亚, 印尼早就要求社媒实名,泰国在2023年也讨论过类似政策,马来西亚更是明确说要对TikTok Shop征税。这股风潮刮过来跨境卖家得提前想清楚:下一个会是谁?印尼?菲律宾?还是越南的邻居老挝?

提前布局:别等政策来了才着急

有远见的卖家已经开始行动了。某家做3C产品的跨境卖家告诉我, 2023年6月,他们就在越南注册了本地公司,招聘了5个越南员工专门负责社媒合规。现在实名化政策落地, 他们的账号早就认证好了内容审核流程也跑顺了反而趁机抢了不少市场份额——那些还在观望的卖家,现在手忙脚乱找服务商,已经晚了一步。

提前布局不只是注册公司、找员工,更重要的是理解当地的监管逻辑。比如越南政府为什么要强调实名?为了防诈骗、护平安。那卖家在运营时就要把“平安”放在第一位:不卖假货,不夸大宣传,甚至主动配合平台打击违规内容。某家做服装的卖家说 他们现在每款产品上架前,都会让越南员工“背书”,确保符合当地审美和文化——这不仅是合规,更是贴近用户。

长期主义:社媒不是“流量快钱”, 是“用户生意”

很多卖家做越南社媒,只盯着短期流量:搞个爆款视频,卖一波货就跑。但现在监管趋严,这种“捞一笔就走”的模式越来越难走通了。实名化之后平台会更注重用户的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的流量爆发。那些能沉淀用户、建立信任的卖家,才能活到再说说。

比如某家做母婴产品的卖家, 他们在TikTok上不直接带货,而是分享育儿知识、产品使用教程,慢慢积累了10万越南粉丝。2023年实名化政策出来后 这些粉丝主动帮他们做认证,甚至自发举报违规账号——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个账号是“自己人”。现在这家卖家的复购率达到了3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越南社媒实名化,对卖家既是挑战,也是洗牌。那些靠“擦边球”赚钱的,会被淘汰;那些愿意合规、踏实做产品的,反而能赢得机会。TikTok账号实名认证会不会受影响?肯定会,但影响的不只是账号,更是整个行业的玩法——想活下去,就得跟着规则变,甚至提前一步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758.html